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抑鬱症單胺假說
- 分類:經典、現代單胺假說
詳細內容,經典單胺假說,現代單胺假說,
詳細內容
單胺假說認為:抑鬱由單胺能神經元活動不足引起。抑鬱症能夠被MAO抑制劑以及5一羥色胺或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所緩解的事實為單胺假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由於抑鬱症狀對強多巴胺激動劑(如安非他明和古柯鹼)沒有反應,研究者們便主要將注意力放在了另外兩種單胺類物質上:去甲腎上腺素和5一羥色胺。
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說從多巴胺激動劑能夠誘發陽性症狀的事實中獲得了支持。同樣,單胺拮抗劑能夠誘發抑鬱的事實為抑鬱症的單胺假說提供了支持性證據。數百年前,人們發現,從東南亞的一種灌木——蛇根木(Rauwolfia serpentina)——中提取到的生物鹼具有治療蛇咬傷、循環系統疾病和精神錯亂的作用。
經典單胺假說
儘管各類抗抑鬱藥結構不同且作用於單胺能神經元不同位點,但均可急性提高突觸單胺水平。某些抗抑鬱藥(如TCAs、SSRIs、NRIs)阻斷特定單胺的重攝取進入神經末梢。某些抗抑鬱劑(如苯乙肼)抑制MAO,增加單胺存貯與釋放。阻斷突觸前膜α2自身受體同樣增加單胺釋放。另外耗竭腦內單胺的藥物(如利血平)可誘發抑鬱症。1965年,Schildkraut提出經典的“單胺假說”,即抑鬱症發生與腦內NE和5-HT等單胺水平低下密切相關。但該假說對許多現象無法解釋,如:①有些增加單胺功能的藥物(如古柯鹼,苯丙胺等)並無抗抑鬱活性;②並非所有抑鬱病人對同樣抗抑鬱藥都有同樣效應;③抗抑鬱藥提高腦內單胺在幾小時就完成了,而其抗抑鬱療效的產生卻需要2~6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