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與啟蒙》是2019年崇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曉芒。
基本介紹
- 書名:批判與啟蒙
- 作者:鄧曉芒
- 出版社:崇文書局
- ISBN:9787540352462
《批判與啟蒙》是2019年崇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曉芒。
《批判與啟蒙》是2019年崇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曉芒。內容簡介鄧曉芒教授在本書的前言中寫道:“在紀念五四新文化運動100周年前夕,本書以‘批判與啟蒙’為主題面世,對於我具有特別的意義。多年來,我致力於實踐我所提出的...
啟蒙與批判 《啟蒙與批判》是一本2012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志庚。內容簡介 本書所收錄的百餘幅新聞漫畫是從十餘種近代報刊中整理出來的,對這些漫畫的呈現採取以時間為主線,以歷史事件為節點,通過“左圖右文”的形式,讓漫畫述說歷史,以歷史解讀漫畫。
最後一章,集中探討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啟蒙”在一般意義上指的是思想進步,反對蒙昧,使人們從恐懼中解放出來,並成為自己的主人。“啟蒙運動”是發端於17世紀晚期的英格蘭,盛行於18世紀的歐洲各國,波及廣泛、影響深遠的近代西方歷史事件。這一聲勢浩大的啟蒙形塑了現代世界的各個方面,...
批判理論主張對社會生活的實際狀況加以啟蒙,啟蒙即揭露個人及團體的真正利益所在,利益則是指特殊團體(優勢的、弱勢的)的需求與關切,尤其是指在自利的意識與原則下對既得利益或不利地位的關注。對於優勢群體來說,他們總是維持既得利益,從屬的的、弱勢的團體則傾向於改變困境,爭取權力和利益。批判理論就是要揭露...
《走出啟蒙的神話:霍克海默社會批判理論研究》是2013年9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晶剛。內容簡介 啟蒙企圖擺脫神話,卻又陷入了新的神話。“知識就是力量”被啟蒙精神演繹成了“技術就是權力”。人和自然的分離以及人和自然的對立,使人對自然的統冶變成了人對人的統治。走出啟蒙的神話,找回自我,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園。
啟蒙運動(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ärung),指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是歐洲繼文藝復興後的又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以法國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碟機散愚昧的黑暗。這次運動有力批判了封建主義,宗教愚昧,...
《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是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 Horkheimer, Max / Adorno,Theodor,譯者: 林宏濤。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著作, 批判理論最重要的文本, 繁體中文完整版首度問世,華語世界引頸期待已久。 馬克斯‧霍克海默與提奧多‧阿多諾所合著《啟蒙的辯證》是批判理論最...
《什麼是批判》是2016年1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米歇爾·福柯 、 汪民安,主要講述關於批判,批判是在哲學周圍不斷成形、擴展、再生的,它指向一種未來哲學,或者暗示著取代所有哲學的可能。內容簡介 對福柯來說,批判的重要性在於:試圖弄清在何種條件下,可以使啟蒙這個問題——即權力、真理與...
3.立足本土的新啟蒙:本土性與馬克思主義 4.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兩種啟蒙辯證法 5.對激進啟蒙的批判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建 6.歷史唯物主義對浪漫派啟蒙批判的超越 7.歷史唯物主義的啟蒙辯證法 第一篇 馬克思、恩格斯與啟蒙 第一章 歷史唯物主義與合理啟蒙 1.推進啟蒙與反思啟蒙的張力 2.激進啟蒙、溫和啟蒙與合理...
《解放和教育德國批判教育學研究》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第一章 批判教育學概述 第二章 解放教育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啟蒙教育學的建構 第四章 對啟蒙教育學的早期批判 第五章 批判理論和教育 第六章 精神科學教育學及其批判 第七章 經驗教育學及其批判 第八章 德國教育學的解放轉向 第九章 人的...
此外,書中還揭示了一系列概念和主題,正是它們將批判理論與更為傳統的哲學理論區分開來。圖書目錄 導言 什麼是批判理論 第一章 法蘭克福學派 第二章 方法問題 第三章 異化和物化 第四章 啟蒙的幻象 第五章 烏托邦實驗室 第六章 幸福意識 第七章 大拒絕 第八章 從退卻到新生 譯名對照表 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
第一章 批判教育學概述 第二章 解放教育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啟蒙教育學的建構 第四章 對啟蒙教育學的早期批判 第五章 批判理論和教育 第六章 精神科學教育學及其批判 第七章 經驗教育學及其批判 第八章 德國教育學的解放轉向 第九章 人的成年狀態 第十章 意識形態批判和大眾文化批判 第十一章 批判教學論 第...
批判模式 批判模式(critical model)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定義 課程編制模式之一。強調課程研究要批判性地考察意識形態和經濟對人的發展的影響;如果要理解課堂或學校生活的文化,就必須探究課堂和學校所處的社會文化;應探究教育權力、教育機會、教育質量不平等的根源。出處 《教育學名詞》第一版。
書名《啟蒙與反叛》點出過去哲學發展中循環再現的歷史特徵:台灣當代哲學始於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化啟蒙,卻在反抗日本殖民中成長茁壯;戰後來自中國的知識分子帶來自由主義與實用主義的洗禮,卻同樣成為批判黨國威權與推動民主化的動力。本書十六篇專章,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台灣哲學理論概念。第二部分檢視探究日據...
與歷史主義相反,啟蒙史學並沒有建立起歷史編纂史研究的特殊形式。直到20世紀中期,人們——例如弗里德里希·梅尼克(Ffiedrich Meinecke,1936)——認為,它是非科學性的,甚至是非歷史性的。自20世紀70年代晚期起,啟蒙史學在一定程度上被再次發掘。它被用來批判歷史主義,建立新的科學範式——即歷史社會科學。在此期間...
第二節 啟蒙精神的實質與合法性 一“啟蒙”的問題域 二“啟蒙”視域中的哲學與政治 三“啟蒙”批判的限度 第三節 馬克思的自由理論與“啟蒙”一西方政治哲學話語中的自由主義傳統 二馬克思對西方傳統邏輯的顛倒 三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啟蒙”意蘊 第四章 後形上學思想的“啟蒙”意蘊與啟蒙的遺產 第一節 拯救...
此外,書中還揭示了一系列概念和主題,正是它們將批判理論與更為傳統的哲學理論區分開來。作品目錄 序言 導言 什麼是批判理論?第一章 法蘭克福學派 核心集體 結語 第二章 方法問題 第三章 異化和物化 苦痛的根源 啟示與形上學 回望過去 第四章 啟蒙的幻象 進步的幻象 遠離歷史 何去何從?第五章 烏托邦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