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標準

扶貧標準

扶貧標準是為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旨在扶助貧困戶或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2011年度全國扶貧工作會議於11月在北京召開,扶貧線標準或再上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扶貧標準
  • 背景:社會經濟發展,消費價格指數升高
  • 對象:全國低收入貧困人口數
  • 國家:中國
扶貧標準的演變,扶貧標準的影響,

扶貧標準的演變

我國在2008年前有兩個扶貧標準,第一個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絕對貧困標準,該標準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熱量的最低營養需求為基準,再根據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結構來進行測定。後來此標準隨物價調整,到2007年時為785元。第二個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標準,到2007年年底,調整為1067元。2008年,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合一,統一使用1067元作為扶貧標準。此後,隨著消費價格指數等相關因素的變化,標準進一步上調至1196元。但1196元的新扶貧標準仍被視作偏低。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一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將納入扶貧範圍。
2012年12月8日起遼寧省扶貧標準將提高至3200元,比原來1500元的扶貧標準提高了113%。在這一標準下,全省低收入貧困人口數為314萬人,約占全省農村人口的14.8%。

扶貧標準的影響

過去5年,全國貧困人口從6431萬減少到2688萬。據新華網訊息,2300元的新扶貧標準意味著貧困人口增至1.28億人,占農村總人口13.4%,占全國總人口(港澳台除外)的近1/10。
經過此次大幅上調,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大致相當於每日1美元,是中國國家扶貧標準線與世界銀行的國際標準線的距離為史上最近。2008年世界銀行宣布,將國際極端貧困標準從每天生活費1美元提升至1.25美元。
扶貧新標準的出台,引發網友熱議。“你需要被扶貧嗎?”一時成為新浪微博中的熱門話題,參與該話題的相關微博數超過40萬條。有網友指出,這是很好的政策應該支持,但關鍵要看是否真正落到實處,為百姓謀福,而不是炫耀取得的成就,因為貧富差距的增長比貧困標準快多了。
“此次扶貧標準的上調力度可謂史上最大,但因以往標準過低,很大程度上屬‘補課’性質。”中國社科院農村所貧困室主任吳國寶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表示,我國每年會根據物價指數對扶貧標準進行微調,但階段性調整缺乏制度化,像越南除了年度調整外,還有5年一次的階段性調整。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撰文認為,隨著工資、房價劇增,收入差距擴大和持續上漲的物價,這次提高雖然貧困人口數大躍進,紙面不好看,但不能讓上億民眾“被脫貧”。同時,他指出,我國區域差距太大,各地的生活標準調整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另外,調整當下的貧困縣標準也應成為當務之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