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村窯遺址
扒村窯遺址東起龍母奶奶廟,西至虎頭山下,南起花果崗,北至扒村北,東西約1500米,南北寬約800米,總面積百萬平方米。這一地區的文代堆積層分元、宋、五代、晚唐四層,五代堆積層較薄。野地里到處散落著“
白地黑花瓷”碎片,這些碎瓷片同
磁州窯產品極其相似,應屬於“磁州窯系”。
概述
扒村窯產品白地黑花瓷,以折沿花卉大盆最具代表,遺址里此類殘片散布較多。盆內用黑釉彩繪,紋飾布局層次繁密,為扒村窯裝飾一大特色。宋代白瓷有很大發展,善於利用化妝土美化瓷面,釉色純白或白中閃青。白地黑剔花中的高貴品,多見於北宋晚期至金代。其法是在瓷胎上先施白化妝土,稍乾後施黑化妝土,刻劃出紋飾再剔掉花紋以外的黑化妝土,露出白色化妝土底子。這種工藝的關鍵是不傷底層的白化妝土,要求工匠有很高的技術,只有當瓷坯和化妝土的濕度恰到好處,半乾半潮時才易操作,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燒制。白地黑花是剔花裝飾中工藝最複雜難度最大的品種。
扒村窯的深剔刻
扒村窯的深剔刻不但剔去了化妝土,因下刀深還剔去了一層胎,瓷器上的浮雕,立體感非常強。此外還有黑釉剔花、翠青地印花、珍珠地劃花、白釉劃花、宋三彩、
宋加彩白地繪紅褐花及白地繪黑花等品種。線條流暢、灑脫,極有活力。其中紅色尤其鮮艷,襯以淺綠色,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製作精工造型優美。有的已達到紅如朱、白如脂、黑如漆、綠如翠的水平。並且做到了粗料細做,精益求精,合乎實用、經濟、美觀的大眾需要。扒村窯是研究宋、金、元時期北方制瓷業的一處重要遺址。
紋飾特點
扒村窯的裝飾技藝有繪畫、劃花兩種。分釉下和釉上兩種彩繪。扒村窯燒制白地黑花瓷為主,黃白釉、黑花、花瓷、青瓷等亦有,品類較多。胎有深灰和米黃,其質堅硬,但胎骨顯粗。宋代扒村窯的釉下黑褐彩器在器表題寫書畫詩句作裝飾,在碗、盆中心畫一枝花葉或書寫大字,如“風花雪月”、“花”、“書”、“張”、“道”、“忍”等字。
扒村窯器的構圖嚴謹,一般裝飾多用花草、蓮瓣、水藻、魚、人物、鳥獸、荷花等。紋樣線條流暢,生意盎然,富有濃厚的民間生活氣息。格調樸拙粗獷,取材來源於生活。扒村窯瓷器以富有鄉土氣息與民間色彩而見稱,在宋代瓷中別具一格。特別是畫面裝飾多取材於當時人們喜聞樂見的生活小景,極富有生活意趣與幽默感。
文字類
文字元號作為陶器的裝飾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陶器上已有刻符,這些符號是漢字的萌牙形態,後來才出現在甲骨和青銅禮器之上。春秋戰國之際陶器上的文字逐漸增多,一般為工匠的名字或地方官營制陶作坊的名字。早期的文字元號大多以刻劃和模印為主,線條僵硬,筆劃滯澀,結構疏鬆,字型單調,缺少變化。陶瓷上的書法藝術遠遠滯後於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直到唐朝書法才開始在陶瓷上大量運用,在經歷了晉代書法的黃金期後,陶瓷書法藝術得以在較高層次上發展。
扒村窯的文字裝飾可分為單子、吉語格言、詞與賦這幾種。宋代理學發達,是一個愛讀書的時代,講學問的時代,重義理的時代,書卷氣的濃郁揮之不去。
山水、花鳥類
扒村窯的瓷繪裝飾中動物、花卉題材占了很大比例,寫實、寫意形態俱存,正與兩宋畫壇取得的成就相仿佛。
宋代山水畫壇百花爭艷,紛然雜呈,與此相反的是,扒村窯瓷繪中很少出現山水的形象,或者作為人物的背景與簡化的樹木、樓閣一起出現,極簡略、草率。花鳥類的形象由於與人們心中和美的意願相符合,所以出現頻率比較高。
人物類
宋代是人物紋飾發展的成熟時期,人物形象生動、活潑,充滿生活氣息,形象地再現了當時的民情風俗。扒村窯人物類紋飾形象栩栩如生,種類繁多,一般人物、禮儀人物、仕女圖、嬰戲人物等等都極具特色。
動物類
扒村窯紋飾豐富,祥瑞、麒麟引頸向上,長尾、大鼻、長虬,眼似銅鈴。整體圖案線條簡練,粗細長短,隨意流暢,形體把握生動威嚴,與景德鎮、福建等地出土的明景泰年間犀牛望月紋盤畫法相近,後者明顯受其影響。
藝術特色
白如臘
扒村窯產品的主要特徵是:胎質粗松,無論是白釉、綠釉、黃釉或白地繪黑花、宋三彩、宋加彩等。釉下均施有一層白色的化妝土。該窯燒制的白地黑花瓷構圖比較嚴謹。
黑如漆
扒村窯在燒制白地黑花瓷時,受到河北磁州窯的技術影響,但它又具備自己的獨特風格。它不僅產品豐富,而且種類俱全,既有高溫的黑白瓷,又有低溫的釉上彩。但該窯還是以燒制白地黑花瓷。
綠如翠
扒村窯產品繁多,影響廣泛,如白地黑花瓷的碗、盤、盆等器,長期以來為北方民間所喜用,但它的其他品種釉彩瓷器更是獨具特色,有的已達到紅如朱、白如臘、黑如漆、綠如翠的水平。
瓷如畫
扒村窯瓷器的繪畫具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因格調樸拙粗獷,不為宋時上層人士重視,是很自然的。扒村窯的裝飾不拘一格,除常見的白地黑花以外,還有白地褐黑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