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復位

手法復位是骨傷科的治療手段,利用徒手將骨折、脫位之關節復位。骨折的手法復位有八種基本手法,分別為拔伸、旋轉、折頂、迴旋、端提、捺正、分骨、屈伸等;脫位的手法復位名稱很多,根據脫位關節的不同而名稱各異,但總的理論基礎是一樣的,先順畸形方向牽拉,再運用旋轉、屈伸、端提擠按等手法將脫位的骨端輕巧地送回原位,術時手法要輕柔,用力要穩緩,逐漸加大牽引力,避免因手法粗暴而引起關節囊或肌腱的撕裂及血管神經損傷,甚至骨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法復位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套用規範化的徒手操作,使骨折、脫位之關節復位。絕大多數骨折、新鮮脫位都可用手法復位治療。

解讀

手法復位是中國古代對骨傷疾病的治療方法,徒手操作,使骨折、脫位之關節復位。
骨折的手法復位要求是及時、準確、輕巧而不增加損傷,力爭一次手法整復成功。大多數骨折都可用手法復位解決。《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曰:“夫手法者,謂以兩手安置所傷之筋骨,使仍復於舊也。但傷有重輕,而手法各有所宜。”
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關節脫位應儘早進行復位,日後可完全恢復關節的活動功能。若脫位時間較久,由於關節囊內、外血腫機化,疤痕充填於關節腔內或脫位的關節頭與周圍軟組織形成粘連,可以造成復位困難。

中醫套用

1、骨折的手法復位
(1)復位標準
①解剖復位:解剖復位是最理想的復位標準,就是使骨折移位完全糾正,恢復了骨的正常解剖關係,對位(指兩骨折端的接觸面)和對線(指兩骨折段在縱軸線上的關係)完全良好。對所有骨折都應爭取達到解剖復位。
②功能復位:骨折復位後,移位仍未完全糾正,但肢體力線正常,長短相等,骨折在此位置癒合後,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妨礙者,稱為功能復位。
功能復位的標準是:
A、對線:骨折部的旋轉移位必須完全矯正。成角移位若與關節活動方向一致,日後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時有一定的矯正和適應,但成人不宜超過10°,兒童不宜超過15°。膝關節的關節面應與地面平行,否則日後可以繼發損傷性關節炎。上肢骨折在不同部位,要求亦不同,肱骨幹骨折一定程度的成角對功能影響不大;但前臂雙骨折則要求復位後能達到良好的對位對線,若有成角畸形將影響前臂旋轉功能。
B、對位:長骨幹骨折,對位至少應達1/3以上,乾骺端骨折對位至少應達3/4左右。
C、長度:兒童下肢骨折縮短不得超過2cm,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時期,若無骨骺損傷,可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自行矯正;成人要求縮短移位不超過1cm。
(2)復位前準備
①麻醉:對簡單骨折,良好的麻醉可使肌肉鬆弛,有利於骨折整復。早在元代《世醫得效方》、明代《瘍醫準繩》等著作中均已主張“凡骨節損傷,肘臂腰膝出臼蹉跌,須用法整頓歸原,先用麻藥與服,使不知痛,然後可用手法治之”。說明古人對套用麻藥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肉痙攣,使筋絡鬆弛,有利於正骨復位已早有認識。可選用針刺麻醉、中藥麻醉、局部麻醉、神經阻滯麻醉、硬膜外麻醉等,還可配合套用肌肉鬆弛劑,對兒童必要時可採用全身麻醉。完全有把握在極短時間內獲得滿意復位者,可以不用麻醉。
②摸診:在麻醉顯效後,要根據肢體畸形和X線照片的圖像,先用手細摸其骨折部,了解骨折移位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復位時得心應手。
(3)復位基本手法
骨折復位必須穩、準、用力恰當,切忌動作粗暴。以“子求母”是復位原則,即復位時移動遠斷端(子骨)去湊合近斷端(母骨)。常用復位手法有八種。
①拔伸:拔伸為基本方法之一,主要是克服肌肉收縮力,矯正重疊移位。拔伸時可由術者和助手分別握住骨折的遠段和近段,對抗牽引。手法開始時,按肢體原來的體位先順勢牽引,然後再沿肢體的縱軸對抗拔伸,借牽引力矯正患肢的縮短畸形,達到“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的目的。用力應由輕到重,穩定而持久,促使變位的骨折斷端分開,常須持續數分鐘之久。在施行其他手法時仍需維持一定的拔伸牽引力,直至敷貼藥膏及夾板夾縛妥善後方可停止。
②旋轉:主要是矯正骨折斷端間的旋轉及成角移位。肢體有旋轉畸形時,可由術者手握其遠段,在拔伸下,圍繞肢體縱軸向內或向外旋轉以恢復肢體的正常狀態。尤其在關節附近骨折往往須用本法。
③折頂:橫斷或鋸齒形骨折,單靠手力牽引不易完全矯正重疊移位時,可用折頂手法。術者兩手拇指向下抵壓突出的骨折端,其他四指重疊環抱於下陷的另一骨端,加大成角拔伸,至兩斷端同側骨皮質相遇時,驟然將成角矯直,使斷端對正。操作時,助手與術者動作應協調、穩妥、敏捷。折頂手法要防止骨鋒損傷重要的軟組織。
④迴旋:用於矯正背向移位的斜形、螺旋形骨折,應根據受傷機理和參照原始X線照片判斷發生背向移位的旋轉途徑施行迴旋手法。術者可一手固定近端,另一手握住遠端,按移位途徑的相反方向迴旋復位。如操作中感到有軟組織阻擋,那可能對移位途徑判斷錯誤,應改變迴旋方向,使骨折端從背對背變成面對面。
施行迴旋手法不可用力過猛,以免傷及血管、神經。兩骨折端間有軟組織嵌入時,亦可用迴旋手法解脫之。
⑤端提:重疊、成角及旋轉移位矯正後,還要矯正側方移位。上、下側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操作時在持續手力牽引下,術者兩手拇指壓住突出的遠端,其餘四指捏住近側骨折端,向上用力使“陷者復起,突者復平”。
⑥捺正:有側方移位時,術者藉助掌、指分別按壓遠端和近端,橫向用力夾擠以矯正之。
⑦分骨:尺橈骨、脛腓骨、掌骨、跖骨骨折,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側方移位而互相靠攏時,術者可用兩手拇指及示、中、無名指,分別擠捏骨折處背側及掌側骨間隙,矯正成角移位及側方移位,使靠攏的骨折端分開。
⑧屈伸:術者一手固定關節的近段,另一手握住遠段,沿關節的冠軸擺動肢體,以整復骨折脫位。
⑨縱壓:在橫斷骨折復位過程中,為了檢查復位效果,兩手固定骨折部,沿縱軸方向擠壓,若骨折處不發生縮短移位則說明骨折對位良好。
復位後需檢查復位情況。觀察肢體外形,撫摸骨折處的輪廓,與健肢對比,並測量患肢的長度,即可了解大概情況。X線透視或攝片檢查,可進一步肯定復位的效果。
2、脫位的手法復位
手法復位時,應先順畸形方向牽拉,再運用旋轉、屈伸、端提擠按等手法將脫位的骨端輕巧地送回原位,術時手法要輕柔,用力要穩緩,逐漸加大牽引力,避免因手法粗暴而引起關節囊或肌腱的撕裂及血管神經損傷,甚至骨折。《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曰:“但傷有重輕,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遲速,及遺留殘疾與否,皆關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盡其法也。”
脫位的手法復位名稱有很多種,散在於各個關節脫位中,但復位機理均為抗訴理論,如顳頜關節脫位手法復位分為口內復位法和口外復位法;肩關節手法復位名叫坐位拔伸復位法、臥位足蹬復位法等等,詳見各關節手法復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