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囊並殖吸蟲

扁囊並殖吸蟲

扁囊並殖吸蟲(學名:Paragonimus asymmetricus Chen,1977),分布於廣東惠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扁囊並殖吸蟲
  • 拉丁學名:Paragonimus asymmetricus Chen,1977
  • :動物界
  • :扁形動物門
  • :吸蟲綱
  • :復殖目
  • :並殖科
  • 亞科:並殖亞科
  • :並殖屬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外形特徵

蟲體活時不斷收縮,靜止時呈橢圓形,經壓扁、染色後呈兩端鈍圓的短橢圓形或兩端較細小的長橢圓形,前者寬與長之比例為1:1.44—1.83,後者寬與長之比例為1:1.93—2.36, 最寬處在腹吸盤水平。 口吸盤位於頂端稍向腹面傾斜,腹吸盤位於體前半,在體長前1/3處的底部或中1/3的前部。在高度成熟的個體,口吸盤大於腹吸盤,而未成熟或較成熟者,其口吸盤往往小於腹吸盤。體棘以單生為主,在口吸盤周圍、體之兩側及兩睪後可見有2—3個棘集聚而生者,絕大多數棘身細長形,遠端呈鑿形或尖形,偶見基部有裂開現象。經特殊染色,體棘可全部顯出,按其形態與排列情況,似可分為位於體兩側和位於體中間的兩部分:(1)體棘密布於口吸盤周圍至腸叉後的部位,然後經兩側向後伸延,至睪丸後匯合在一起,達體末端,這些體棘絕大部分向體中心傾斜排列,有者棘身細長如披毛狀;(2)體棘縱列於腸叉後開始至睪丸後為止的中間部位,排列比較稀疏,多數棘身較短,也較纖細,容易脫落。
扁囊並殖吸蟲扁囊並殖吸蟲
成蟲(正模標本)測量結果:蟲體大小為4.66×2.55,口吸盤寬徑0.441,腹吸盤為0.529×0.401,卵巢0.517×0.690,左睪0.519×0.483,右睪0.655×0.586,卵黃囊0.261×0.481。睪丸緊靠卵黃囊之後,有4—5個大小不等的分支。卵巢位於腹吸盤右側(亦有個別位於左側),其前方達腹吸盤的中橫線部位,卵巢外形結構近似衛氏型的卵巢, 分5—6葉,有的可見由中心體發出,每葉又有若干明顯或不明顯和大小不等的似瘤狀結構(或小分支)。卵黃囊粗大,橫置或斜置於卵巢或梅氏腺團後,卵黃腺頗發達,在蟲體兩側可見粗大的卵黃管及呈樹枝狀的支管,於體前後端背面,兩邊的卵黃腺接壤匯合。子宮與卵巢相對,常見位於腹吸盤左側。生殖孔開口於腹吸盤後緣下方。蟲卵短而寬,大小為60.00-73.75×45.00—54.13微米(平均68.12×49.87微米)。卵蓋扁平,緊貼卵口,蓋緣不明顯,也有缺卵蓋的,卵形多對稱(不對稱的占9/50),卵殼厚薄均勻,表面有乳頭狀突起。排泄囊向前伸至腹吸盤與腸叉的中間位置。

生活習性

終末宿主 自然感染待查。實驗動物(犬)人工餵食囊蚴後於86天至116天剖檢,在犬肺臟及胸腔內檢獲成蟲。
第一中間宿主:待查。
第二中間宿主:鋸齒華溪蟹Sinopotamon denticulatus,囊蚴寄生於肌肉。
研究情況 本由於1977年在廣東惠陽地區首次發現,定為新種,根據其囊蚴的特殊外形而取名。國內、外其它地區尚未見報告。
生活史 囊蚴寄生於蟹的肌肉,囊體絕大多數不對稱,呈橢圓形、豆形、蟯蟲卵狀、鉤蟲卵狀、橄欖核狀等。大小為0.336—0.453×0.235—0.336(平均0.389×0.293),囊體具兩層囊壁,外壁薄,1—3.5微米,內壁較厚,兩側處厚7—28微米(平均19),兩端處9—14微米(平均13),兩壁之間有空隙。囊內藏收縮狀的後尾蚴,偶有蟲體呈摺疊狀的。蚴體與內壁之間偶見空隙。
脫囊的後尾蚴蚴體形狀和大小視收縮和壓扁程度而各異,可呈近圓形、長形、三角形、卵圓形、矛形等,全身披細小體棘,深埋於組織內,以在體前端的比較密集易見,向後逐漸稀疏,不易見到。口具椎刺一條,長約20微米,容易脫落。腹吸盤稍大於口吸盤,位於體前1/3至1/2處。從口吸盤至腹吸盤之間,體內滿布腺細胞。腸管彎曲比較複雜,在略加壓的標本可見到10個左右的大小盤曲,在腹吸盤前的部分被腺細胞遮蓋。雌性生殖原基在腹吸盤後,睪丸原基不明顯,位於腸彎曲凹人處。排泄囊之前緣到達腸叉後,與腸叉略有距離。焰細胞排列公式為:2[(3+3+3+3+3)+(3+3+3+3+3)]=60。後尾蚴測量(4個)平均值為蟲體大小596×289微米,口吸盤79×75微米,腹吸盤96×84微米。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廣東惠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