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並殖吸蟲(學名:Paragonimus hueit ungensis Chung et al.,1975),分布於黔陽地區會同縣、常德地區及鄰近省(貴州省)縣。
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會同並殖吸蟲
拉丁學名:Paragonimus hueit ungensis Chung et al.,1975
界:動物界
門:扁形動物門
綱:吸蟲綱
目:復殖目
科:並殖科
亞科:並殖亞科
屬:並殖屬
模式標本產地:湖南會同縣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物種研究,主要價值,
外形特徵
新鮮標本為粉紅色,體形均為長條形,兩端較尖,固定輕壓標本最寬處約在體前1/3部位,腹吸盤亦多位於此水平。蟲體大小正模標本為3.0 x 8.4,寬長比例為1:2.8,10個副模標本平均為3.13×8.63,寬長比例平均為1:2.76,口吸盤比腹吸盤略小,其後為咽球,並以一粗短食管連線向左右分岔的腸管,腸管向後有三大彎曲,以盲端終止於近尾端處。蟲體兩側滿布濃密的卵黃腺,與四川肺吸蟲相似,卵黃總管較粗,卵巢位於腹吸盤後外下方,較腹吸盤稍大,分枝較多,中心塊較明顯,由此分出3—6個短粗的初級分枝,每枝又有2—3個粗短的二級分枝,在個別二級分枝上尚可見短小突起或三級分枝。睪丸左右各一,位於體後1/3處,呈長條形,較為粗大,具長條形中心塊,由此分出5—6個塊狀分枝,有的尚有2—3個粗短的二級分枝。但在少數由貓肺取得的標本,睪丸中心塊較小,具有長條形分枝。體棘屬單生型,其外形細長,呈尖釘型,有的基部稍寬,呈尖刀型,但在口、腹吸盤周圍及蟲體尾部則較短。體棘偶有根部縱裂,或貫穿整個體棘。蟲卵多數較對稱,最寬處在蟲卵的中部稍前,殼較薄,厚度較均勻,末端多稍加厚,少數具小結節,個別有小長尖尾樣突起,卵蓋多低平,較寬,肩峰可見,大小為64.6—88.8×40.8—55.5微米,平均為74.7×46.0微米,寬長比例為1:1.63,卵殼平均厚度為1.6微米。會同並殖吸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