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在歸納其他學者對房地產制度及其稅制改革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介紹了房地產制度、配套稅制及其改革的相關含義、理論和交匯現狀,並分別對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代表國家及地區的房地產制度及其稅制改革的銜接進行經驗總結,重點分析了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入市、去“土地財政”和城鄉一體化的改革大趨勢下,中國房地產制度改革與稅制改革的銜接難題和解決對策,提出保障兩項改革良好交匯的配套制度,並進一步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體系化構想。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房地產制度與稅制改革的概念內涵、理論及交匯現狀 第三章 房地產制度與稅制改革銜接處置的他國及地區經驗 第四章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入市與稅制改革的銜接 | 第五章 去“土地財政”後房地產制度改革與稅制改革的銜接 第六章 城鄉一體下房地產制度改革與稅制改革的銜接 第七章 完善房地產制度及其稅制改革的協調配套制度 第八章 鄉村振興視域下房地產和稅制改革動態銜接制度體系化構想 |
創作背景
房地產制度是人類文明社會制度建立的基石,既是各國財政稅收的主要來源,也離不開稅收對房地產產權的確認、保障與調控,二者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天然不可分割。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房地產制度發生巨大變化,形成相對健全的市場體系,廣大農村卻受限諸多、停滯不前。十八屆三中全會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宅基地的試點流轉,在加快農村建設用地市場化的同時,也為地方政府“土地財政”資金來源帶來挑戰,如何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成為房地產領域體制改革的關鍵。基於此,《房地產制度與稅制改革銜接機制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強調以稅收制度保障住房居住屬性的同時,對房地產保有稅的研究進行擴圍,提出將因城鎮化、城鄉統籌和土地市場化而使房地產價值激增並明顯受益的城鄉接合部農村納入徵稅範圍,實施與城市保有稅體系設定一致,但具體要素適當區別的調節機制,對緩解農村內部因地理位置而產生的土地非農使用級差收益差距及不公平有積極意義。
該書對農村宅基地流轉及房屋保有進行稅收設計,主張建立與宅基地取得制度相協調、不同於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的差別化稅收體系,區分對待集體成員內部、成員以外、集體轉讓、農戶轉讓、非城鎮居民受讓和城鎮居民受讓等多種不同情形,設計初次流轉與再流轉環節的不同稅收體系。同時,將農村房地產納入保有稅徵稅範圍,並以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的推進、城鎮規劃、用途為標準,結合負擔能力確定免稅過渡期,充實了房地產稅制改革的內容。
該書主張根據公益程度採用完全無償、優惠劃撥、協定劃撥和公開競價方式提高增量公益性國有建設用地收益;鼓勵存量國有建設用地轉變用途,支持市場化運作,增加經營性收益,從而與維持地方政府產權界定公權力、構建“租、稅、費、債”歸位的土地出讓制度、市場化公益優先購買權為核心的征地儲備制度和可持續地方政府稅收財政一起,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土地財政轉型體系,彌補去“土地財政”後的財政缺口。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孫阿凡,女,1980年2月出生,甘肅省隴南市人,經濟學博士,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經濟學及金融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