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書架上的神明續編
- 副標題:66位學者談影響他們人生的書
- 出版年:2016-5
- 頁數:總396頁
- 定價:58
- 裝幀:平裝
- 叢書:漢唐陽光人文圖書
- ISBN:978720309557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當代知識分子的思想資源和心路歷程
什麼才叫純粹的讀書?什麼才叫正確的閱讀?
《我書架上的神明續編》
66位學者談影響他們人生的書
大學者是怎樣煉成的?如何成為像他們那樣的大學者?
66位著名學者的秘密書架,通往智慧之路的書單
哪些書影響了他們的人生?他們是怎樣讀書的?
陳力衛 諶洪果 崇 明 崔衛平 耿占春 李 劼 李 淼 李銀河 梁小民 劉軍寧 劉仲敬 柳立言 盧敦基 盧周來 平新喬 邱澎生 沈旭輝 蘇 傑 萬維鋼 王小妮 王曉漁 于建嶸 余英時 趙毅衡 趙 勇 周澤雄 朱正
*****
內容提要:
關於大學問者的秘籍,東漢有“不見異人,當得異書”的故事,說的是王充的《論衡》寫得清通,當初卻只在吳、越地區流行,“中土未有傳者”。後來,才女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流落到江南,讀之學問大有長進;再後來,經學家王肅的父親王朗任會稽太守,也是讀了《論衡》,學問大長,“時人稱其才進,或曰:‘不見異人,當得異書’”。
然而,對於一般人來說,“異人”“異書”是不常見的,幸而有了《我書架上的神明》,將當今各個領域成就巨大的“異人”所讀“異書”展示給讀者。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學、科學等領域出類拔萃,其閱讀歷程當然能給我們很多啟發。書中諸位提到的書,不只是其研究領域的經典,還有在特別時刻給予其巨大觸動,引領其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書籍,讀來心有戚戚。
正如作家王小妮所說:所謂的正確閱讀,怕是從來就沒有的。恐怕只有好的閱讀,它會不斷地啟示和塑造,讓我們從全新的角度另眼看世界,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才是閱讀的目的吧。
****
名人談讀書:
關於讀書,《怎么辦》中的拉赫美托夫的名言對我影響很大,他說:“每種學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過是把這少數著作里說得更充分而清楚的話加以重複、沖淡和損害罷了……我僅讀那具有獨創性的東西,並且只要理解了這獨創性就不再多讀。我所念過的每本書都是最精彩的,免得多讀好幾百本書。”
——李銀河
我是苛刻的辭章鑑賞者,經常歧視那些口齒笨拙而材料豐富的作者和學者。文筆是視野、境界和洞察力的鏡子,這些比材料重要得多。在我內心最深一層的價值天平上,博雅比專業分量更重。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純粹技術性的研究能打動我。
——劉仲敬
我絕不是看不起科普書或者反對非物理專業的人談物理。我認為任何人都有資格欣賞和談論物理學,乃至經過思考之後提出自己對物理問題的見解。我甚至認為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寫成科普讀物去豐富公眾的思想。
——萬維鋼(同人於野)
作者簡介
劉小磊,主編,《南方周末》副刊部執行總監。
李銀河,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博導。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性學家。師從於中國社會學奠基人費孝通。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
劉仲敬,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在讀博士,網名數卷殘編。1996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後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擔任法醫長達10年,2012年在四川大學獲得世界史碩士學位。
萬維鋼,物理學家,科學作家。
王小妮,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畢業後做電影文學編輯。作品除詩歌外,涉及小說、散文、隨筆等。2001年夏受德國幽堡基金會邀請赴德講學。2003年獲得由中國詩歌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聯合頒發的“中國2002年度詩歌獎”。曾獲美國安高詩歌獎。
于建嶸,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曾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進行過學術交流。已發表和出版過《中國工人階級狀況:安源實錄》《抗爭性政治:中國政治社會學基本問題》《訪法札記》等大量著述。2010年12月,被30多萬網民公推為與郎鹹平、戴旭、郭亦平、張宏良等人並列的“中國網際網路九大風雲人物”之一。
余英時,曾師從錢穆、楊聯升,當代華人世界著名歷史學者、漢學家,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普林斯頓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現居美國。余英時是公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之一,44歲當選台灣地區“中央研究院”院士。2006年11月,余英時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目錄
陳力衛 001
在日本各地舊書店裡購得的書,內容五花八門,只要能反映那個時代的語言歷史,對我來說都是有用的,有時僅僅是為了書中的一個例證、一個詞,便解囊購之。一位日本同事曾說過買舊書的經驗:只要看上了,就該立即出手,錯過了追悔莫及。令我十分贊同。
諶洪果 005
我更願意推薦一些適合所有專業大學生讀的書,總結以前開書單的經驗教訓,這次確立了大致的選書標準,即少而精,有較為集中的主題;可讀性強,能讓思維受到挑戰。
崇明 011
年少時的好奇和單純,歡迎那些偶然闖入的書,並常常沒有保留地向它們帶給自己的衝擊敞開,而當成為研究者後,則往往以審視甚至審判的眼光把所有書都轉化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讓它們為我們說話。
崔衛平 018
人年輕的時候都有一個形上學時期。年輕的生命豐沛飽滿,所見到的世界也是那么晶瑩完整,充滿含義。對於閱讀來說,最大的幸事莫過於在需要的時候,就有適當的東西出現。
范世濤 026
我發現我們所閱讀的歷史,通常經過了仔細的篩選,而篩選之後留下來的事實,也經過精心的梳妝打扮,以有些變形的方式呈現出來。權力的強勢蠻橫,作者的奉承順從,都在當代歷史著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樊星 032
不論我們怎樣發奮,想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但先天的不足使我們中的絕大多數讀書人都很難望“五四”那一代人的項背,這是無情的事實,也是命運的安排。不過,我們這一代人也因此在關注、研究當代社會、文化、政治、人生問題方面傾注了更多的目光,也正是我們的局限性與特長吧。
馮金朋 036
從思想上看,我們的確同時生活在過去、現在和未來;因為,我們總是生活在對過去的認識里和對未來的期望里,否則,我們將會成為行屍走肉,無知無欲。
乾春松 041
從嚴格的學術標準來看,李澤厚的書問題不少,與其說他是書齋里的書蟲,毋寧說,他是一個思想的引領者。他始終是在提出問題並做出自己的解釋,而這種解釋的新穎性、敏銳性足以引領人們的興趣。我對中國思想史的興趣就發端於此。
高建群 047
我坦白地說,筆墨功夫我沒有,不過“和諧”我是懂一點的,寫《最後一個匈奴》時,我案頭必備的兩本書,一本是《唐璜》,一本就是《印象派的繪畫技法》!
郭小凌 051
我覺得好書如同好菜,雖然色香味美,但吃多了也會變得乏味,甚至倒胃。我還覺得好書也不必句句皆是珠玉,一本書有一兩個章節寫得精彩,有幾個段落寫得耐人尋味,有幾句話寫得令人拍案叫絕,就該算是好書了。
何茲全 057
任何歷史問題都是它所在的社會整體的一點、一面。人類歷史是發展變化著的,是變動不居的,時時地發展著,變化著,任何歷史現象、歷史問題,都是歷史發展長河中的一點、一面,只有從發展變化中看問題,才能真正透徹地了解任何一點、一面的問題。
侯楊方 060
我本人也涉獵過專門化較強的經濟史、人口史,它們均試圖運用社會科學化的方法來分析、研究歷史,但現在卻越發認為經典的歷史學還是傳統的敘事,它的本質是藝術,而非科學,因為科學的最基本的標準是能夠重複檢驗,而經典的歷史學絕無可能達到這一標準。
季衛東 064
為了保持思考的獨立性,當然也是出於“兼聽則明”的謹慎,我一般喜歡同時閱讀論戰雙方的代表作,或者把採取不同觀點和方法的著作反覆對照。
景凱旋 070
我覺得專家大抵是這樣,花費一生時間去研究某個對象,但絕不會讓自己與研究對象產生絲毫人生的關係。這不是我的秉性,文學是我的專業,同時也形成了我的基本人生觀。我在讀書時更喜歡作為一個讀者,關注文學與人生。
康正果 075
我們的閱讀狀態多種多樣,總在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特別是專業的讀書人與非專業的讀書人,“為己”的閱讀與“為人”的閱讀,其間的差別尤其懸殊。“為己”的閱讀只需滿足於吸收別人所寫的文字,“為人”的閱讀則必須把個人的閱讀感受編織成文本,進而供他人去讀。
賴建誠 080
如果你對經濟學的認知,被“效率”、“最適化”、“均衡”這類的數學概念占據,那就應該清靜地思考一下,你是否得了知識上的狹心症。
李家同 086
每個人因為成長的背景、環境,還有他接觸到的人事物的不同,對於觸發他的感受、引起他好奇和興趣的文章或書籍,一定都不太一樣,即使是讀同一本書,從中得到的體會和感觸,亦隨之而異。我非常在意的一點是:作家應該替弱勢階層發聲。
李劼 096
書本之間的區別,可能在於,有的書把意思全部寫在字裡行間;有的書,卻要讀完過後,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意蘊。前一類書的比例,大約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後一類書,最多不超過百分之十。
李俊慧 101
經濟學,不是因為有經國濟世之能而崇高,也不是因為專門談錢而銅臭低俗,而是因為它很有趣。這是為什麼我喜歡《經濟解釋》,也是為什麼我因為這本書而終於對自己的專業有了“遲來的愛”。
李淼 107
如果你去問任何一位科學家哪一本書對他影響最大,估計很少有人提教科書或者學術專著。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教科書固然會起到其他書籍不可替代的作用,卻很少有一本或兩本教科書脫穎而出。
李強 113
什麼是政治?不管人們對政治如何解釋,我以為政治的基本關懷就是在一個群體內部維持穩定與秩序,當該群體與其他群體發生衝突時,保障安全與尊嚴。如果用這一標準來閱讀西方歷史,就會得出一些與哲學史專家全然不同的結論。
李申 120
學習中國歷史,有條件者,我認為都該從原著讀起,而第一部該讀的原著就是《史記》。《史記》不虛美,不隱惡,是可靠的“實錄”。
李天綱 125
讀書生涯,不外是見“異人”,讀“異書”,惟教師爺不能多見,教科書不能多讀。然而,每一個時代,“異人”“異書”並不是很多,要帶著眼睛去發現,這又是見仁見智,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李銀河 130
關於讀書,《怎么辦》中的拉赫美托夫的名言對我影響很大,他說:“每種學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過是把這少數著作里說得更充分而清楚的話加以重複、沖淡和損害罷了……我僅讀那具有獨創性的東西,並且只要理解了這獨創性就不再多讀。我所念過的每本書都是最精彩的,免得多讀好幾百本書。”
梁小民 135
讀教科書讓初學者掌握這門學科的基本概念與理論,讀好了終身受益無窮。一些人講話寫文章犯常識性錯誤,還是教科書沒讀好。教科書只是入門的,要學好還必須讀經典。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經典,沒有幾本經典墊底,做學問就底氣不足。
林國華 140
從來沒有什麼“救國文化”,文化就是文化,靈魂世界的裝飾品,政治世界的緘默者,它既出於必死之人,它自己也必將死去。凡以文為生者,都當如斯賓諾莎那樣感知到命運所給予的平凡。
劉軍寧 145
我以為,在今天研究和傳播中國古代的經典,其根本的使命,就是在老子、孔子等古代先知所奠定的精神家園之上,重新確立價值中樞,重建現時代的精神家園。所以,衡量一部研究中國傳統經典的書是不是一本好書,要看這裡面是不是承載著這種精神家園,要看它對上述事業有無重大的貢獻。
劉清平 149
如果說自然科學提供的主要是關於世界萬物和人體生理的單純知識,如果說各種技術和社會科學提供的主要是人生在世的一般性智慧,那么,人文領域的“文史哲宗”奉獻的,則可以說是人生在世的終極性智慧——我是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大家的活法為啥不同等等。
劉瑞華 154
魯迅少年時求學的“三味書屋”老師壽鏡吾所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經濟學也有讀書三味,讀理論味如稻粱,讀歷史味如肴饌,各家學派,味如醯醢。
劉星 160
我不認為書的裝幀漂亮一定低於內容漂亮,前者也是陶冶情趣的方式,為培養適度“布爾喬亞”的人文精神所必需,但是,我的確更喜歡書的內容“漂亮”——即先要讓人覺得有“想法”,次之有“伸展”,接下來就是帶上“想像”。
劉仲敬 164
我是苛刻的辭章鑑賞者,經常歧視那些口齒笨拙而材料豐富的作者和學者。文筆是視野、境界和洞察力的鏡子,這些比材料重要得多。在我內心最深一層的價值天平上,博雅比專業分量更重。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純粹技術性的研究能打動我。
柳立言 169
法史學人和司法官員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共同點,就是儘量運用理性、客觀和科學的方法,找出案件的真相,試圖實現法律的最終目的:公平公正公義。
盧敦基 175
“我的秘密書架”,我對這個題目的看法是:必須講一點自己有獨特體驗的書。如果這點對,那就必然要迴避名家的巨著。歸根結底,名家的巨著是哺育我等這些讀點書的人的乳汁。但這種大著,讀者既多,也難講出點讓人覺得些許意外的體驗,魯迅就不談李、杜。
盧周來 179
經濟研究應該尊重常識(Common Sense),經濟學家作為深深影響社會歷史進程的一個群體,不僅僅要以知識貢獻、同時還要以清醒的道德良知參與現實世界建設。
羅韜 184
市場專制的時代,學者“不甘於當時”的氣象少了,他們做“市場專制”之下的順民而甘之。近年暢銷書繁榮而傑作寥寥,學者的氣象與底蘊,也有所不及。
馬斗全 187
讀古人書,與接受知識同等重要、甚至比接受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學習古人如何為人行事,即所謂讀書尚友。可惜今人已多不知此,只是把讀書當作換取回報之付出,殊失古來讀書之義。
毛丹 193
有學養的政治學家,會承認《利維坦》比洛克等人的著作更重要。它像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一樣,表明政治本質上只是處理俗人在俗世如何共處,只有靠公眾認可而獲得合法性,此外沒有任何神聖性可言。
倪梁康 198
什麼才叫純粹的讀書?如果將它定義為不帶功利目的的讀書,那么兒時的讀書也不算純粹,因為那時也有滿足好奇和興趣的基本意向。如果說純粹,那時的讀書可說是純粹地審美。這樣一來,現時的讀書也就可以或多或少地稱作純粹地求真。
彭剛 203
帕斯卡說,人是會思考的葦草,雖然脆弱,卻因其思想而高貴。思想史研究所要做的,就是沿著人類艱難生存的濕地,探尋那曾經迎風搖曳過的葦草的蹤跡。
平新喬 209
維新人士的所謂西學、新學,多是從一些不成熟的譯本中生硬借鑑過來,整箇中國處於一種“學問飢餓”之環境中,構成一種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之新學派。其實不僅是在嚴復時代,就是在今天,也一直是這種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學派占據上風。
邱澎生 220
以“溫情的敬意”看待自己或他者人群的歷史,不必然是想為既得利益者文過飾非,也並非就是“幫閒”的文人,相反地,以“溫情的敬意”看待歷史,更有可能區別不同地區歷史文化間的相似與相異處,進而平等地對待人類各地不同的歷史遺緒。
沈旭暉 226
政治科學就是講究“劃線”的藝術,其實人生也是,每一個決定,都是劃一條線,如何用沙盤推演未來,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主動為必然出現的對手設計預案,怎樣利用敵人,《矛盾論》都令人深有啟發。
蘇傑 233
讀書與生產的共同點,其結果都是改變。不同在於,生產(比如製造)改變的是操作對象(原材料),讀書改變的卻是操作者本人(英語中把這稱作operational closure)。
童元方 239
屠格涅夫的筆實在太細膩,每本書都只有三五個人,而情感卻如長江大河,表面並沒有太大的波濤,但你投足於河水中時,方知水流之湍急。
萬維鋼 244
我絕不是看不起科普書或者反對非物理專業的人談物理。我認為任何人都有資格欣賞和談論物理學,乃至經過思考之後提出自己對物理問題的見解。我甚至認為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寫成科普讀物去豐富公眾的思想。
王小妮 252
所謂的正確閱讀,怕是從來就沒有的。恐怕只有好的閱讀,它會不斷地的啟示和塑造,讓我們從全新的角度另眼看世界,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才是閱讀的目的吧。
王曉漁 259
“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據說這是卡萊爾說過的。可是,書中不僅橫臥著過去的靈魂,也隱藏著未來的靈魂;不僅橫臥著作者的靈魂,也隱藏著讀者的靈魂。
王毅 266
我們在介紹理解域外經典的同時,尤其應該致力的,乃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自己的問題;中國文獻典籍向稱浩瀚(也被視為陳陳相因),能否以有別於傳統方法的某些視角,從前人未曾留意的地方發現一些有重要價值的東西?
王則柯 276
因為在一片為東亞叫好的聲音中獨具慧眼準確預言東亞金融危機,克魯格曼聲名鵲起。他說,整個世界的主流經濟學都在對付通貨膨脹,現在必須對付相反的問題。他給衰退已經10年的日本開出的藥方是:印鈔,減稅。他說:“只有堅持通貨膨脹,日本經濟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王曾瑜 281
依我個人之見,《皇帝與皇權》是21 世紀國中國史學的重要著作之一,應當作為大學歷史系學生包括研究生的必讀書,有助於學生們深入理解中國古史,以透視現在。
吳迪 285
不論是李大釗、郭沫若,還是後來的高爾基、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雨果、羅曼·羅蘭,都比不上魯迅給我的影響。我所理解的魯迅被我或真或假、亦正亦邪、不知不覺地貫徹到方方面面:對主流的反感,對一元化的厭惡,對辛辣簡約文風的推崇,對我行我素的酷愛,以及為人處世的尖刻孤冷,滴滴點點似乎都與魯迅有關。
吳銳 290
疑古意味著自絕於大多數,意味著遠離科研經費。反疑古則是隨大流。史學家習慣用才、學、識三個方面評價一個史學家地位的高低。古往今來。有才有學的史學家比比皆是,史識突出的史學家則比較少見。像顧頡剛、郭沫若、陳寅恪那樣才、學、識俱佳的天才更是鳳毛麟角。錢穆、石泉稍遜,但絕對是第一流的人物。
薛憶溈 296
英語作家奈保爾曾經說,個人的“語言”和“傳統”是寫作的兩大要素。作為一個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七十年代給了我取之不盡的語言,而七十年代又是我用之不竭的傳統。
徐賁 302
不少關心公共生活倫理的讀者不一定讀得進條分縷析、面面俱到的道德哲學著作,也不一定對道德勸善或公民手冊有興趣。我建議不妨試著讀一讀另一類討論公共倫理問題的書,如博克的《撒謊》和《秘密》,霍耐特的《爭取承認:社會衝突的道德規則》,古丁的《保護易受傷害者》,和馬格利特的《正派社會》。
易憲容 307
在一個沒有公共價值觀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就會不斷發生衝突。目前我們社會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就在於沒有讓觀念與思想轉化為德性,從而建立起一個有道德理想的社會。
于建嶸 311
中國工人和農民在維權過程中所主張的權利,實際上是一種根據法定的“規則”所引申出來的,而不是“天賦的權利”。
余英時 316
我一生讀書只不過是一個多方面摸索的過程,“困知”、“日知”的感受很深,大徹大悟的境界則從未到達過,這也許是學術研究不同於宗教信仰的緣故,始終支持著這個摸索過程的動力則是一種與日俱增的求知樂趣。
張京華 320
近百年來學科發展,均以“民主自由”為基礎,文學學科之所以自立,即以推翻“文以載道”為前提。實則不只文學載道,史學、哲學亦當載道,萬物莫不皆載道。
張巍 327
我的讀書生涯始於1980年代後期,那個年代對我最大的饋贈之一,是與“書”結下了非同一般的緣分。當時的我懷著虔誠的心,像訪求聖物那樣,在平凡俗常的世界裡尋找賴以超凡脫俗的書籍。
張旭 333
“我的秘密書架”相應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滿足我“享樂主義”樂趣的,另一類就是滿足我“唯智主義”需要的。前者的快樂近乎聽古典音樂的純粹快樂,後者的快感是夾雜著痛苦的近乎受虐的快感,每次重讀時都會被折磨得有點身心俱疲。當然,痛苦有時是解放的標誌,經歷一番智力的折磨,可能會獲得蒼蠅飛出瓶子的自由感。
張治 340
若談影響自己最深的書,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從小反覆讀,影響基本性格的書;一類是人生關鍵時刻遇到,樹立自己志業方向的書;還有一類,則是在摸索學問傳統之過程中繞不開的高山、必須親臨的深淵,雖然未必讀得通了,但是“祭如在”,影響自然揮之不去。
趙勇 346
只有當書讀得足夠多時,書與書之間才能形成一種交往互動的關係。面對一個問題,首先看你有無聯想的能力,但聯想的基礎卻是廣泛的閱讀。書讀得到位了,它們就會呼朋喚友搞派對。而一旦它們動起來,你就變得省心了。
趙毅衡 351
當今的讀者越來越少藝術情趣。越短的作品,越需要藝術鑑賞能力。短篇小說是讓人重讀的,耐得起重讀的作品,才真正給人快感。就耐重讀而言,短篇小說,是一種無可替代的藝術,藝術中的藝術。
周澤雄 355
書有好壞之分。好書也可粗分兩種,其一是泛泛的好,讀過之後我們會想到掌聲鼓勵,其二則大有不同,讀完後我們不僅會惘然悵然,還可能體驗到一次全新的人生,我們會認為,今生若與此書錯過,我們的人生極可能缺胳膊斷腿。
朱學勤 363
有什麼樣的閱讀經歷,就有什麼樣的精神年輪。二十多年前我在報考研究生時,曾盼望試卷中有一道類似的題目,讓自己敞開心扉,與導師做一次深層次交流。二十多年後,我給考生出題目,總想還此夙願,卻總是被主管考試的有關規定攔住。
朱正 367
讀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心》,我和書中寫的那些同學一起,學得了怎樣讀書、怎樣作文的知識,成年以後,能夠以文字工作為業,現在老了,也還能寫點文章,真可說是受益終身。
在日本各地舊書店裡購得的書,內容五花八門,只要能反映那個時代的語言歷史,對我來說都是有用的,有時僅僅是為了書中的一個例證、一個詞,便解囊購之。一位日本同事曾說過買舊書的經驗:只要看上了,就該立即出手,錯過了追悔莫及。令我十分贊同。
諶洪果 005
我更願意推薦一些適合所有專業大學生讀的書,總結以前開書單的經驗教訓,這次確立了大致的選書標準,即少而精,有較為集中的主題;可讀性強,能讓思維受到挑戰。
崇明 011
年少時的好奇和單純,歡迎那些偶然闖入的書,並常常沒有保留地向它們帶給自己的衝擊敞開,而當成為研究者後,則往往以審視甚至審判的眼光把所有書都轉化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讓它們為我們說話。
崔衛平 018
人年輕的時候都有一個形上學時期。年輕的生命豐沛飽滿,所見到的世界也是那么晶瑩完整,充滿含義。對於閱讀來說,最大的幸事莫過於在需要的時候,就有適當的東西出現。
范世濤 026
我發現我們所閱讀的歷史,通常經過了仔細的篩選,而篩選之後留下來的事實,也經過精心的梳妝打扮,以有些變形的方式呈現出來。權力的強勢蠻橫,作者的奉承順從,都在當代歷史著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樊星 032
不論我們怎樣發奮,想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但先天的不足使我們中的絕大多數讀書人都很難望“五四”那一代人的項背,這是無情的事實,也是命運的安排。不過,我們這一代人也因此在關注、研究當代社會、文化、政治、人生問題方面傾注了更多的目光,也正是我們的局限性與特長吧。
馮金朋 036
從思想上看,我們的確同時生活在過去、現在和未來;因為,我們總是生活在對過去的認識里和對未來的期望里,否則,我們將會成為行屍走肉,無知無欲。
乾春松 041
從嚴格的學術標準來看,李澤厚的書問題不少,與其說他是書齋里的書蟲,毋寧說,他是一個思想的引領者。他始終是在提出問題並做出自己的解釋,而這種解釋的新穎性、敏銳性足以引領人們的興趣。我對中國思想史的興趣就發端於此。
高建群 047
我坦白地說,筆墨功夫我沒有,不過“和諧”我是懂一點的,寫《最後一個匈奴》時,我案頭必備的兩本書,一本是《唐璜》,一本就是《印象派的繪畫技法》!
郭小凌 051
我覺得好書如同好菜,雖然色香味美,但吃多了也會變得乏味,甚至倒胃。我還覺得好書也不必句句皆是珠玉,一本書有一兩個章節寫得精彩,有幾個段落寫得耐人尋味,有幾句話寫得令人拍案叫絕,就該算是好書了。
何茲全 057
任何歷史問題都是它所在的社會整體的一點、一面。人類歷史是發展變化著的,是變動不居的,時時地發展著,變化著,任何歷史現象、歷史問題,都是歷史發展長河中的一點、一面,只有從發展變化中看問題,才能真正透徹地了解任何一點、一面的問題。
侯楊方 060
我本人也涉獵過專門化較強的經濟史、人口史,它們均試圖運用社會科學化的方法來分析、研究歷史,但現在卻越發認為經典的歷史學還是傳統的敘事,它的本質是藝術,而非科學,因為科學的最基本的標準是能夠重複檢驗,而經典的歷史學絕無可能達到這一標準。
季衛東 064
為了保持思考的獨立性,當然也是出於“兼聽則明”的謹慎,我一般喜歡同時閱讀論戰雙方的代表作,或者把採取不同觀點和方法的著作反覆對照。
景凱旋 070
我覺得專家大抵是這樣,花費一生時間去研究某個對象,但絕不會讓自己與研究對象產生絲毫人生的關係。這不是我的秉性,文學是我的專業,同時也形成了我的基本人生觀。我在讀書時更喜歡作為一個讀者,關注文學與人生。
康正果 075
我們的閱讀狀態多種多樣,總在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特別是專業的讀書人與非專業的讀書人,“為己”的閱讀與“為人”的閱讀,其間的差別尤其懸殊。“為己”的閱讀只需滿足於吸收別人所寫的文字,“為人”的閱讀則必須把個人的閱讀感受編織成文本,進而供他人去讀。
賴建誠 080
如果你對經濟學的認知,被“效率”、“最適化”、“均衡”這類的數學概念占據,那就應該清靜地思考一下,你是否得了知識上的狹心症。
李家同 086
每個人因為成長的背景、環境,還有他接觸到的人事物的不同,對於觸發他的感受、引起他好奇和興趣的文章或書籍,一定都不太一樣,即使是讀同一本書,從中得到的體會和感觸,亦隨之而異。我非常在意的一點是:作家應該替弱勢階層發聲。
李劼 096
書本之間的區別,可能在於,有的書把意思全部寫在字裡行間;有的書,卻要讀完過後,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意蘊。前一類書的比例,大約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後一類書,最多不超過百分之十。
李俊慧 101
經濟學,不是因為有經國濟世之能而崇高,也不是因為專門談錢而銅臭低俗,而是因為它很有趣。這是為什麼我喜歡《經濟解釋》,也是為什麼我因為這本書而終於對自己的專業有了“遲來的愛”。
李淼 107
如果你去問任何一位科學家哪一本書對他影響最大,估計很少有人提教科書或者學術專著。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教科書固然會起到其他書籍不可替代的作用,卻很少有一本或兩本教科書脫穎而出。
李強 113
什麼是政治?不管人們對政治如何解釋,我以為政治的基本關懷就是在一個群體內部維持穩定與秩序,當該群體與其他群體發生衝突時,保障安全與尊嚴。如果用這一標準來閱讀西方歷史,就會得出一些與哲學史專家全然不同的結論。
李申 120
學習中國歷史,有條件者,我認為都該從原著讀起,而第一部該讀的原著就是《史記》。《史記》不虛美,不隱惡,是可靠的“實錄”。
李天綱 125
讀書生涯,不外是見“異人”,讀“異書”,惟教師爺不能多見,教科書不能多讀。然而,每一個時代,“異人”“異書”並不是很多,要帶著眼睛去發現,這又是見仁見智,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李銀河 130
關於讀書,《怎么辦》中的拉赫美托夫的名言對我影響很大,他說:“每種學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過是把這少數著作里說得更充分而清楚的話加以重複、沖淡和損害罷了……我僅讀那具有獨創性的東西,並且只要理解了這獨創性就不再多讀。我所念過的每本書都是最精彩的,免得多讀好幾百本書。”
梁小民 135
讀教科書讓初學者掌握這門學科的基本概念與理論,讀好了終身受益無窮。一些人講話寫文章犯常識性錯誤,還是教科書沒讀好。教科書只是入門的,要學好還必須讀經典。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經典,沒有幾本經典墊底,做學問就底氣不足。
林國華 140
從來沒有什麼“救國文化”,文化就是文化,靈魂世界的裝飾品,政治世界的緘默者,它既出於必死之人,它自己也必將死去。凡以文為生者,都當如斯賓諾莎那樣感知到命運所給予的平凡。
劉軍寧 145
我以為,在今天研究和傳播中國古代的經典,其根本的使命,就是在老子、孔子等古代先知所奠定的精神家園之上,重新確立價值中樞,重建現時代的精神家園。所以,衡量一部研究中國傳統經典的書是不是一本好書,要看這裡面是不是承載著這種精神家園,要看它對上述事業有無重大的貢獻。
劉清平 149
如果說自然科學提供的主要是關於世界萬物和人體生理的單純知識,如果說各種技術和社會科學提供的主要是人生在世的一般性智慧,那么,人文領域的“文史哲宗”奉獻的,則可以說是人生在世的終極性智慧——我是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大家的活法為啥不同等等。
劉瑞華 154
魯迅少年時求學的“三味書屋”老師壽鏡吾所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經濟學也有讀書三味,讀理論味如稻粱,讀歷史味如肴饌,各家學派,味如醯醢。
劉星 160
我不認為書的裝幀漂亮一定低於內容漂亮,前者也是陶冶情趣的方式,為培養適度“布爾喬亞”的人文精神所必需,但是,我的確更喜歡書的內容“漂亮”——即先要讓人覺得有“想法”,次之有“伸展”,接下來就是帶上“想像”。
劉仲敬 164
我是苛刻的辭章鑑賞者,經常歧視那些口齒笨拙而材料豐富的作者和學者。文筆是視野、境界和洞察力的鏡子,這些比材料重要得多。在我內心最深一層的價值天平上,博雅比專業分量更重。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純粹技術性的研究能打動我。
柳立言 169
法史學人和司法官員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共同點,就是儘量運用理性、客觀和科學的方法,找出案件的真相,試圖實現法律的最終目的:公平公正公義。
盧敦基 175
“我的秘密書架”,我對這個題目的看法是:必須講一點自己有獨特體驗的書。如果這點對,那就必然要迴避名家的巨著。歸根結底,名家的巨著是哺育我等這些讀點書的人的乳汁。但這種大著,讀者既多,也難講出點讓人覺得些許意外的體驗,魯迅就不談李、杜。
盧周來 179
經濟研究應該尊重常識(Common Sense),經濟學家作為深深影響社會歷史進程的一個群體,不僅僅要以知識貢獻、同時還要以清醒的道德良知參與現實世界建設。
羅韜 184
市場專制的時代,學者“不甘於當時”的氣象少了,他們做“市場專制”之下的順民而甘之。近年暢銷書繁榮而傑作寥寥,學者的氣象與底蘊,也有所不及。
馬斗全 187
讀古人書,與接受知識同等重要、甚至比接受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學習古人如何為人行事,即所謂讀書尚友。可惜今人已多不知此,只是把讀書當作換取回報之付出,殊失古來讀書之義。
毛丹 193
有學養的政治學家,會承認《利維坦》比洛克等人的著作更重要。它像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一樣,表明政治本質上只是處理俗人在俗世如何共處,只有靠公眾認可而獲得合法性,此外沒有任何神聖性可言。
倪梁康 198
什麼才叫純粹的讀書?如果將它定義為不帶功利目的的讀書,那么兒時的讀書也不算純粹,因為那時也有滿足好奇和興趣的基本意向。如果說純粹,那時的讀書可說是純粹地審美。這樣一來,現時的讀書也就可以或多或少地稱作純粹地求真。
彭剛 203
帕斯卡說,人是會思考的葦草,雖然脆弱,卻因其思想而高貴。思想史研究所要做的,就是沿著人類艱難生存的濕地,探尋那曾經迎風搖曳過的葦草的蹤跡。
平新喬 209
維新人士的所謂西學、新學,多是從一些不成熟的譯本中生硬借鑑過來,整箇中國處於一種“學問飢餓”之環境中,構成一種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之新學派。其實不僅是在嚴復時代,就是在今天,也一直是這種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學派占據上風。
邱澎生 220
以“溫情的敬意”看待自己或他者人群的歷史,不必然是想為既得利益者文過飾非,也並非就是“幫閒”的文人,相反地,以“溫情的敬意”看待歷史,更有可能區別不同地區歷史文化間的相似與相異處,進而平等地對待人類各地不同的歷史遺緒。
沈旭暉 226
政治科學就是講究“劃線”的藝術,其實人生也是,每一個決定,都是劃一條線,如何用沙盤推演未來,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主動為必然出現的對手設計預案,怎樣利用敵人,《矛盾論》都令人深有啟發。
蘇傑 233
讀書與生產的共同點,其結果都是改變。不同在於,生產(比如製造)改變的是操作對象(原材料),讀書改變的卻是操作者本人(英語中把這稱作operational closure)。
童元方 239
屠格涅夫的筆實在太細膩,每本書都只有三五個人,而情感卻如長江大河,表面並沒有太大的波濤,但你投足於河水中時,方知水流之湍急。
萬維鋼 244
我絕不是看不起科普書或者反對非物理專業的人談物理。我認為任何人都有資格欣賞和談論物理學,乃至經過思考之後提出自己對物理問題的見解。我甚至認為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寫成科普讀物去豐富公眾的思想。
王小妮 252
所謂的正確閱讀,怕是從來就沒有的。恐怕只有好的閱讀,它會不斷地的啟示和塑造,讓我們從全新的角度另眼看世界,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才是閱讀的目的吧。
王曉漁 259
“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據說這是卡萊爾說過的。可是,書中不僅橫臥著過去的靈魂,也隱藏著未來的靈魂;不僅橫臥著作者的靈魂,也隱藏著讀者的靈魂。
王毅 266
我們在介紹理解域外經典的同時,尤其應該致力的,乃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自己的問題;中國文獻典籍向稱浩瀚(也被視為陳陳相因),能否以有別於傳統方法的某些視角,從前人未曾留意的地方發現一些有重要價值的東西?
王則柯 276
因為在一片為東亞叫好的聲音中獨具慧眼準確預言東亞金融危機,克魯格曼聲名鵲起。他說,整個世界的主流經濟學都在對付通貨膨脹,現在必須對付相反的問題。他給衰退已經10年的日本開出的藥方是:印鈔,減稅。他說:“只有堅持通貨膨脹,日本經濟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王曾瑜 281
依我個人之見,《皇帝與皇權》是21 世紀國中國史學的重要著作之一,應當作為大學歷史系學生包括研究生的必讀書,有助於學生們深入理解中國古史,以透視現在。
吳迪 285
不論是李大釗、郭沫若,還是後來的高爾基、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雨果、羅曼·羅蘭,都比不上魯迅給我的影響。我所理解的魯迅被我或真或假、亦正亦邪、不知不覺地貫徹到方方面面:對主流的反感,對一元化的厭惡,對辛辣簡約文風的推崇,對我行我素的酷愛,以及為人處世的尖刻孤冷,滴滴點點似乎都與魯迅有關。
吳銳 290
疑古意味著自絕於大多數,意味著遠離科研經費。反疑古則是隨大流。史學家習慣用才、學、識三個方面評價一個史學家地位的高低。古往今來。有才有學的史學家比比皆是,史識突出的史學家則比較少見。像顧頡剛、郭沫若、陳寅恪那樣才、學、識俱佳的天才更是鳳毛麟角。錢穆、石泉稍遜,但絕對是第一流的人物。
薛憶溈 296
英語作家奈保爾曾經說,個人的“語言”和“傳統”是寫作的兩大要素。作為一個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七十年代給了我取之不盡的語言,而七十年代又是我用之不竭的傳統。
徐賁 302
不少關心公共生活倫理的讀者不一定讀得進條分縷析、面面俱到的道德哲學著作,也不一定對道德勸善或公民手冊有興趣。我建議不妨試著讀一讀另一類討論公共倫理問題的書,如博克的《撒謊》和《秘密》,霍耐特的《爭取承認:社會衝突的道德規則》,古丁的《保護易受傷害者》,和馬格利特的《正派社會》。
易憲容 307
在一個沒有公共價值觀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就會不斷發生衝突。目前我們社會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就在於沒有讓觀念與思想轉化為德性,從而建立起一個有道德理想的社會。
于建嶸 311
中國工人和農民在維權過程中所主張的權利,實際上是一種根據法定的“規則”所引申出來的,而不是“天賦的權利”。
余英時 316
我一生讀書只不過是一個多方面摸索的過程,“困知”、“日知”的感受很深,大徹大悟的境界則從未到達過,這也許是學術研究不同於宗教信仰的緣故,始終支持著這個摸索過程的動力則是一種與日俱增的求知樂趣。
張京華 320
近百年來學科發展,均以“民主自由”為基礎,文學學科之所以自立,即以推翻“文以載道”為前提。實則不只文學載道,史學、哲學亦當載道,萬物莫不皆載道。
張巍 327
我的讀書生涯始於1980年代後期,那個年代對我最大的饋贈之一,是與“書”結下了非同一般的緣分。當時的我懷著虔誠的心,像訪求聖物那樣,在平凡俗常的世界裡尋找賴以超凡脫俗的書籍。
張旭 333
“我的秘密書架”相應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滿足我“享樂主義”樂趣的,另一類就是滿足我“唯智主義”需要的。前者的快樂近乎聽古典音樂的純粹快樂,後者的快感是夾雜著痛苦的近乎受虐的快感,每次重讀時都會被折磨得有點身心俱疲。當然,痛苦有時是解放的標誌,經歷一番智力的折磨,可能會獲得蒼蠅飛出瓶子的自由感。
張治 340
若談影響自己最深的書,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從小反覆讀,影響基本性格的書;一類是人生關鍵時刻遇到,樹立自己志業方向的書;還有一類,則是在摸索學問傳統之過程中繞不開的高山、必須親臨的深淵,雖然未必讀得通了,但是“祭如在”,影響自然揮之不去。
趙勇 346
只有當書讀得足夠多時,書與書之間才能形成一種交往互動的關係。面對一個問題,首先看你有無聯想的能力,但聯想的基礎卻是廣泛的閱讀。書讀得到位了,它們就會呼朋喚友搞派對。而一旦它們動起來,你就變得省心了。
趙毅衡 351
當今的讀者越來越少藝術情趣。越短的作品,越需要藝術鑑賞能力。短篇小說是讓人重讀的,耐得起重讀的作品,才真正給人快感。就耐重讀而言,短篇小說,是一種無可替代的藝術,藝術中的藝術。
周澤雄 355
書有好壞之分。好書也可粗分兩種,其一是泛泛的好,讀過之後我們會想到掌聲鼓勵,其二則大有不同,讀完後我們不僅會惘然悵然,還可能體驗到一次全新的人生,我們會認為,今生若與此書錯過,我們的人生極可能缺胳膊斷腿。
朱學勤 363
有什麼樣的閱讀經歷,就有什麼樣的精神年輪。二十多年前我在報考研究生時,曾盼望試卷中有一道類似的題目,讓自己敞開心扉,與導師做一次深層次交流。二十多年後,我給考生出題目,總想還此夙願,卻總是被主管考試的有關規定攔住。
朱正 367
讀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心》,我和書中寫的那些同學一起,學得了怎樣讀書、怎樣作文的知識,成年以後,能夠以文字工作為業,現在老了,也還能寫點文章,真可說是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