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動機作用理論

成就動機作用理論(theory of achievement),對人的動機作用的認知解釋。最初由麥克里蘭德提出。後來 J.W.阿特金森等人發展並制定許多公式。基本觀點是:個體在基本人格結構方面彼此不同。由於兒童期有為數不多的跨文化問題要解決,因而形成一組較穩定的常見動機。其中有力求成功的動機(Ms)、避免失敗的動機(Mf)、交往動機(Maff)、權力動機(Mpow)和其他反映外部誘因的動機。人在某項求成活動中結果傾向(Tres)的方向及強度取決於 Ms 與 Mf 的相對強度以及對成功的自信程度。

用公式表示為 Tres=(Ms-Mf)(Ps)(1-Ps)。 Tres是求成活動的結果傾向,(Ms-Mf)是力求成功與避免失敗的動機之差,代表個體的人格特徵,Ps代表成功的可能性或機率(其值從 0 到 1),(1-Ps)是活動任務的誘因值,Ps越小誘因值越高。這一公式表示:個體對某項任務的動機傾向是個體的人格特徵、該任務成功可能性的預期以及誘因作用大小的相互作用的結果。J.W.阿特金森認為,當任務具有中等難度(Ps=0.50)時,正的求成動機或失敗的焦慮均高出任務極易或極難的情況。Ms>Mf,結果為求成傾向,且當 Ps=0.50 時為最強。這種 Ms>Mf的人往往喜歡中等難度與中等風險的任務。若 Mf>Ms,則面臨任何失敗的威脅時,總的傾向是抵制,在 Ps=0.50 時為最強。這種抵制當伴有外在誘因(如讚許、金錢)的出現,而任務又極易或極難時,較易克服。1974 年雷諾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