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所選軍事家涵蓋了中國古代歷史的大部分時期,反映了中國兵家思想發展的基本線索,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如果傳主有多重身份,也只以其軍事事跡為主,以突出本叢書特色。由朱清澤編著的《成吉思汗評傳/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為該叢書的其中一冊 評傳採取夾敘夾議的方式,既介紹傳主的事跡,也介紹其軍事思想,並作出評論。在寫作方法上,既要講人,也要講故事,要求語言生動,敘事精彩,引人入勝。
基本介紹
- 書名:成吉思汗評傳/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
-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 頁數:254頁
- 開本:16
- 作者:朱清澤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6567237
內容簡介
《成吉思汗評傳/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由朱清澤編著。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少年英傑
一、草原搶親
二、父親遇難
三、月倫教子
四、患難真情
五、結拜安答
六、韜光養晦
第二章 大漠喋血
一、初試鋒芒
一、自立門戶
三、針鋒相對
四、聯金破敵
五、猛虎添翼
六、決戰闕奕壇
七、疆場情緣
八、初頒“札撒”
九、相互鬥智
十、艱難一戰
十一、渾水盟誓
十二、計滅克烈
十三、大破乃蠻
十四、請君入“瓮”
第三章 稱雄漠北
一、立國稱汗
二、黃金家族
三、推行千戶制
四、擴建“怯薛”
五、推廣蒙文
六、制訂法典
七、鞏固汗權
八、指點江山
第四章 揮師滅夏
一、虎視眈眈
二、奇思妙想
三、武力逼和
四、滅亡西夏
第五章 蒙金戰爭
一、宿怨淵源
二、知己知彼
三、整軍備戰
四、首戰告捷
五、血戰會河堡
六、東西並進
七、蒙遼結盟
八、奪關逼和
九、組建炮軍
十、中都大捷
十一、選將授權
第六章 西征風雲
一、西遼之爭
二、訛答剌事件
三、師出有名
四、四路進擊
五、猛追窮寇
六、英雄惜英雄
七、雪山講道
八、班師凱旋
九、西征略評
第七章 逝世前後
一、滅金戰略
二、心事重重
三、逝世原因
四、特殊葬禮
五、英魂永在
第八章 兵家翹楚
一、各擅勝場
二、建軍高明
三、治軍有方
四、戰略超凡
五、戰法靈活
第九章 功過評說
一、領導人評說
二、國內學者評說
三、國外學者評說
四、筆者簡評
五、成功之道
附錄1 成吉思汗生平大事年表
附錄2 主要參考資料
後記
文摘
嬰兒的母親月倫夫人,是蒙古高原上一位秀外慧中、有膽有識、聰明能幹的女性。她與也速該結婚後,備受也速該的愛戀和尊重,因而夫婦兩人逐步加深了感情,恩愛彌篤,相敬如賓。眼下,月倫本來就因為早生貴子而甜美滋滋的,又看到凱旋的丈夫,更是喜不勝喜,流出了幸福的熱淚。她恭請丈夫也速該給新生兒子起一個響亮的名字。也速該興奮地說:“今日咱家是雙喜臨門,一來我領兵打了一個漂亮仗,二來你幸運地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為了祝賀作戰勝利和喜得貴子,永遠記住這個喜慶的日子,我看就以被俘虜的塔塔兒部首領之名,叫他鐵木真吧!”月倫拍手叫好。
從此,鐵木真的名字,隨著歲月的變遷,飛出氈房,後來又隨著他的征戰活動,連同其尊號“成吉思汗”,逐漸從蒙古高原向著中原大地、向著整個地球傳播開來了。
二、父親遇難
也速該與月倫結婚十年,幾乎每隔一兩年,月倫便生一子女,前後共有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鐵木真,次子合撒兒,三子合赤溫,四子鐵木哥斡赤斤,女兒帖木侖。
鐵木真漸漸由幼兒進入童年。按照當時當地的風俗習慣,他的婚姻大事被提到了家庭的議事日程上。不過,這時蒙古高原正常的婚姻儀式,除了強行搶婚之外,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程式,即相親、求婚、許婚、下聘禮、設許婚筵席、迎親、送嫁、行見公婆之禮,以及大擺結婚筵席,等等。
鐵木真的初次婚姻,已經與他父母的婚姻大相逕庭,基本是遵循上述正常婚姻程式辦理的。
鐵木真九歲時,跟隨他的父親也速該到舅舅家去為自己訂婚。在途中遇到了一位老人,名叫特薛禪,屬於弘吉刺部人。特薛禪老人特別有眼力,他看出鐵木真長得英武、聰明,頗有點像他父親也速該的“勇士”氣質。老人問明也速該父子的情況後,便快活地說:“我家有個女兒叫孛兒台(又譯孛兒帖),今年十歲,有仕女之貌,有后妃之狀,有善良之心。這是神靈讓我們的姑娘長得像仙女一般。依我之見,咱們兩家做親家,是頂頂合適不過的!”據歷史地方志記載,弘吉刺部的女子長得特別美麗,可見,特薛禪老人對女兒的形容是接近真實的。
也速該見老人如此熱誠,便帶著也速該和鐵木真來到特薛禪的家中,見到了少女孛兒台。姑娘的確長得十分俊美,面有光,目有燁,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與特薛禪老人所言完全一致。所以,也速該非常喜歡她,鐵木真也一見鐘情,於是馬上說定兩家訂親。按照當時蒙古人的習俗,雙方訂親後,男方鐵木真須暫留岳父家中,為的是一面熟悉人情世故,一面讓小兩口逐漸建立感情,這是一種“夫從婦”即男就女婚的制度。
P4-P5
後記
早在1981年,我為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和《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蒙、元軍事人物、思想和戰爭條目釋文,經常去南京大學歷史系,請教著名的蒙、元史泰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亞文明史》編委副主席韓儒林教授。時年80歲高齡的韓先生,十分熱情、十分深刻地多次給我講授成吉思汗生平和蒙古軍征戰的若干學術問題及其爭論焦點,講授他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蒙元史學的經驗,還為我開列了長長的必讀書目單,介紹我參加蒙、元史學會,向期刊推薦我的拙文。鼓勵我說,軍人寫軍事人物和戰爭有特殊優勢。又說,他的圖書資料無償地供我閱讀使用。直到1983年,韓先生在逝世前兩個月,依然滿腔熱情地惦記著我承擔的軍事百科條目的編審出版工作。韓先生精心於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熱心啟迪後學和誨人不倦的精神,讓我永誌不忘。
此外,我還得到著名學者楊志玖教授、蔡美彪教授、陳高華教授、周清澍教授、周良霄教授、賈敬顏教授、楊訥教授以及韓先生的學生陳得芝教授、邱樹森教授等在學術上的熱心指導和幫助。
作者曾多次參加蒙元史學研討會,結識了包括珠榮嘎、達林太、成吉思汗34代嫡孫達遴等多位蒙古族史學專家,從他們身上得到許多教益。我還到了成吉思汗陵及成吉思汗進軍中原時涉及的戰場進行實地考察,從而對成吉思汗這位世界偉人的業績及其軍事思想、指揮藝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992年,經軍事科學出版社王顯臣社長的督導,我出版了小冊子《成吉思汗》。1996年,經軍事科學院范中義研究員推薦,加入了戴逸、毛佩琦兩教授主編的“中華歷史文化名人評傳·兵家系列”叢書,以《成吉思汗評傳——一代天驕》之名出版。眼前這本小書,是在毛佩琦、黃敏等學者指導下,在上述兩本小冊子基礎上修改加工而成的。
現趁修訂出版之機,向所有幫助我的專家學者和女婿鄭建新表示誠摯謝意。
筆者已屆耄耋之年,精力和視力大不如從前,文稿可能存有許多錯謬,敬請方家教正。
序言
成吉思汗(1162—1227年),是其“官銜”稱號,他的名字叫鐵木真。鐵木真這個名字,既包含有“鐵一樣”、ct鐵的變化”、“鐵之最精者”和“勇士”的意思,又包含有cc大樹”、“珍木”之意。
鐵木真的性格特徵,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剛柔相濟,大智大勇、大酷大愛兼融,將人性的文明與野蠻兩個極端集於一身。其表現,一面是剛正不阿,剛毅果決,鐵面無私,冷酷無情,殺人不眨眼,做事或打仗有著鋼鐵般的決心和意志:另一面是胸懷寬廣,柔性似水,仁慈相加,溫情纏綿,對待他的部屬和順民關愛備至。
鐵木真的貌相,史書上有許多記載。《蒙古秘史》云:“這孩子滿面紅光,有一雙炯炯發光的眼睛”。南宋出使蒙古的官員趙珙所著《蒙韃備錄》一書,講到成吉思汗外貌時說:“其身魁偉而寬額,長髯,人物雄壯,所以異也。”常年來到中國旅遊,並在元世祖忽必烈身邊共事多年的義大利學者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將聽到的有關成吉思汗的長相傳說,記載了下列文字:“據我所知,成吉思汗的外貌,非常像他的孫子忽必烈”;“忽必烈個頭不高不低,四肢勻稱,整個身材非常得體。臉面秀麗而寬厚,有時像爭艷奪開的紅玫瑰一樣滿面紅光。雙眼黑黝黝,鼻樑高而直”。又說:“成吉思汗體格健壯,聰明機智,擅長辭令,更以勇敢而著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有一幅成吉思汗的老年半身畫像,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一月,由嫡孫忽必烈令其宮廷畫師和禮霍孫繪製的。成吉思汗長著四方大臉,寬寬的額頭,額前有發微露,左右分披,深而長的額頭皺紋,略彎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略高而直的鼻樑,肥大的耳垂,灰白色的頭髮和連鬢鬍鬚,寬大的胸脯和肩膀,魁梧的身材,透出一幅威風凜凜和慈祥福態融為一體的偉人形象。這跟史書上的記載,大體上是一致的。
成吉思汗,是中外歷史上一位少見的偉大軍事統帥,也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偉大軍事家、戰略家和政治家。在他去世後,嫡孫元世祖忽必烈,奉其廟號‘‘太祖”,追尊諡號“聖武皇帝”。後來,忽必烈的重孫元武宗海山,又加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是成吉思汗順應歷史潮流,運用“大統一”觀念和戰爭手段,把災難深重、動亂不止、廝殺不斷的蒙古高原若干個部族,統一在“也可·蒙古·兀魯思”(大蒙古國)的旗幟下,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實體——蒙古族,出現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舞台之上。他對蒙古族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空前絕後的卓越貢獻,不愧為蒙古族發展史上的一位最傑出、最偉大的民族英雄。
是成吉思汗順應歷史潮流,運用“大統一”觀念和戰爭手段,針對中國大地上的蒙古、西夏、西遼、金國、南宋、大理、吐蕃等許多政權並存的狀況,進行了一次偉大的g-事、政治變革,為元王朝的創立掃除了障礙。元王朝,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執掌全國政權、國土之遼闊遠遠勝於強盛漢唐王朝、地位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當然,元王朝實現全國大統一的局面,最終是由成吉思汗的嫡孫忽必烈領導完成的:然而,它的牢固基礎,是由成吉思汗親手奠定的。因此說,成吉思汗確實不愧為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位推動民族融合和歷史前進的偉人。
是成吉思汗親自發動和指揮了蒙古軍西征,運用“大統一”觀念和戰爭手段,嚴懲了肆意殺害蒙古使者和商隊、妄圖吞併中國的中亞大帝國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蒙古軍第一次西征,遠抵裏海與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席捲亞歐,使萬邦震駭。當然,蒙古軍西征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歷史問題,至今世上眾說紛紜。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第一,西征是一種軍事擴張行為,確實給中亞、西亞和歐洲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所以,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被人稱為“世界征服者”;第二,西征衝破了亞、歐各國的封閉狀態,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聯繫,把中國發明的火藥、造紙術、印刷術、羅盤及驛站制度等傳到西亞和歐洲,也使西方的醫藥、織造、天文、歷算等傳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