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評傳/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

韓信評傳/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

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所選軍事家涵蓋了中國古代歷史的大部分時期,反映了中國兵家思想發展的基本線索,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如果傳主有多重身份,也只以其軍事事跡為主,以突出本叢書特色。由孫家洲編著的《韓信評傳/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為該叢書的其中一冊 評傳採取夾敘夾議的方式,既介紹傳主的事跡,也介紹其軍事思想,並作出評論。在寫作方法上,既要講人,也要講故事,要求語言生動,敘事精彩,引人入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信評傳/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
  •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 頁數:177 頁
  • 開本:16 開
  • 作者:孫家洲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656714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由孫家洲編著的《韓信評傳/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主要介紹:韓信,淮職(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首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被貶為淮陰侯。為漢朝的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勞,但後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後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將星初耀
一、崎嶇蜀道失意人
二、蕭何月下追韓信
三、首建大策 笑談逐鹿
第二章 決勝千里
一、暗渡陳倉 還定關中
二、馳援漢王 力撐危局
三、聲東擊西 木罌渡軍
四、背水布陣 井陘揚威
五、先聲奪人 不戰而勝
六、兵不厭詐 奇襲破齊
七、擊敵半渡 智斬龍且
八、雄踞一方 不忍背漢
九、垓下會戰 烏江悲歌
第三章 兔死狗烹
一、錦衣榮歸
二、雲夢驚變
三、滅族之禍
第四章 青史有情
一、千古重良將
二、幾多不平聲

序言

韓信,西漢淮陰(治所在今江蘇漏付獄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是傑出的古代軍事家。
韓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悲劇色彩。
他出生於平民家庭,家境清貧,卻喜讀兵書,胸船辣斷懷大志。寄食於漂母,受辱於胯下,他在逆境中忍辱負重,待機而起。秦末大亂,韓信仗劍從戎,先投項梁,繼隨項羽,均不得重用;後改投漢王劉邦,幾經曲折,在漢相蕭何的極力推薦之下,登壇拜將,從此成為楚漢之爭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輔佐漢王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重定關中。此後,他作為側翼戰場上的統帥,獨立作戰,馳騁疆場,接連取得了伐魏、平代、破趙、降燕、定齊的赫赫戰果,創造了“木罌渡軍”、“背水布陣”、“壅沙決水”等戰爭範例,憑藉其出神入化的軍事指揮藝術,多次以弱勝強,為漢王朝打出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韓信又指揮了圍殲楚霸王項羽的垓下之戰,為西漢欠多坑的開國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韓信的軍事天才,使他成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同時也招致了漢高祖劉邦的疑忌和防範。項羽剛滅,劉邦就將韓信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一年之後,劉邦又以“謀反”之罪,誘擒韓信,廢其王位,貶為淮陰侯,軟禁於京師。最後,韓信又因撲朔迷離、真偽難辨的第二次謀反之罪,被呂后和蕭何誘捕處死,慘遭滅族之禍。
韓信的軍事天才,乎請受到了當時人及後世人的一致推崇。
蕭何說他是“國士無雙”;張良說他是唯一能獨當一面的漢軍將領;劉邦說他是“連百萬寒驗達應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人傑”。唐代尊韓信為兵家“十哲”之一;宋人稱讚他的用兵之道為“千古一人而已”;明代更有人盛讚他為“兵家智聖”、“兵家之仙”。其評價之高,為歷代兵家人物所僅見。
韓信不僅是百戰百勝的沙場名將,而且是精研古代兵法並加以繼承和發展的軍事謀略家。他與張良一道,對古代傳世兵書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將一百八十三家古代兵法,精選刪定為二十五家;他本人還寫過兵法著作,即登錄於《漢書·藝丈志》中的《韓信三篇》;此外,韓信還曾主持整理、頒布“軍法”,對我國軍事理論、用兵之道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韓信之所以成為名垂青史的歷史文化名人,當然首先是由於他的赫赫戰功和傑出的軍事體翻判籃才華,但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由於他的悲慘結局,引起了後人廣泛的同情,於是,為韓信的“謀反”之罪辯誣、嗚冤,就成了持續兩千年而不衰的歷史文化現象。“勝者王侯敗者賊”的常規,在這裡被否定了。人們運用史論、札記、詠史詩、楹聯等多種方式,對韓信寄予無限的同情和惋惜;而對製造這一慘案的劉邦、呂后,及其追隨者蕭何、張良、陳平等人,則給以無情的揭露和批判。這種辯誣的意義,實際上已超出了對韓信“謀反”是否屬實這個具體問題的考索,您紋乘在客觀上升華為批判君主專制制度的黑暗,從而具備了更為積極的思想意義。它本身已成為傳統文化中值得珍惜的精華部分。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筆者深感要寫好這位著名的軍事家,絕非易事。
首先,某些具體的問題,需要做出考訂。由於《史記》記載楚漢之爭各場戰役過程的文字極為簡潔,許多問題沒有明確記載,這對於從軍事史的角度來再現這一過程,是極為不利的。如:韓信是否參加了東征彭城之戰?井陘之戰中曹參、灌嬰兩位名將是否參戰?追斬陳余和後來濰水之戰中斬殺龍且的將領分別是誰?這些問題,有的直接影響到評價韓信的軍事才幹,有的則會使某一戰役的戰況得到更生動、全面的描述。由於本書的體例所限,不能以考證的方法,廣徵博引,只能在一般敘述中,把自己的考訂結果反映出來。其中的檢索考辨之苦,恐非一般局外人所能理解。
其次,關於韓信“謀反”(特別是第二次謀反)是否屬實的問題,是兩千年的歷史懸案,至今在史學界仍存在多種不同看法。本書作為一般通俗性著作,對此既不能多作考論,又不容迴避,應該怎樣表述,如何評判?確實令人大費神思。
最後,筆者把古人的辯誣,分作理智型、感情型和過甚其辭型三類,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傾向性,同時,對某些曲筆誅心之論,也指出了它們的獨特思想價值。
俗語有云:“孩子看著自己的好。”這部小書從醞釀到修訂完稿,恰恰亦近十月之期,雖然它凝聚著筆者的心血,但卻絕不敢自認為此書在眾多介紹韓信的書籍和文章中有何出類拔萃之處。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祈各界讀者教正。
假若讀者能夠認為本書的寫作是認真的,或者說還有一些特點,可供一讀,對於筆者而言,就是於願已足,不敢再有他求了。
蕭何說他是“國士無雙”;張良說他是唯一能獨當一面的漢軍將領;劉邦說他是“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人傑”。唐代尊韓信為兵家“十哲”之一;宋人稱讚他的用兵之道為“千古一人而已”;明代更有人盛讚他為“兵家智聖”、“兵家之仙”。其評價之高,為歷代兵家人物所僅見。
韓信不僅是百戰百勝的沙場名將,而且是精研古代兵法並加以繼承和發展的軍事謀略家。他與張良一道,對古代傳世兵書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將一百八十三家古代兵法,精選刪定為二十五家;他本人還寫過兵法著作,即登錄於《漢書·藝丈志》中的《韓信三篇》;此外,韓信還曾主持整理、頒布“軍法”,對我國軍事理論、用兵之道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韓信之所以成為名垂青史的歷史文化名人,當然首先是由於他的赫赫戰功和傑出的軍事才華,但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由於他的悲慘結局,引起了後人廣泛的同情,於是,為韓信的“謀反”之罪辯誣、嗚冤,就成了持續兩千年而不衰的歷史文化現象。“勝者王侯敗者賊”的常規,在這裡被否定了。人們運用史論、札記、詠史詩、楹聯等多種方式,對韓信寄予無限的同情和惋惜;而對製造這一慘案的劉邦、呂后,及其追隨者蕭何、張良、陳平等人,則給以無情的揭露和批判。這種辯誣的意義,實際上已超出了對韓信“謀反”是否屬實這個具體問題的考索,在客觀上升華為批判君主專制制度的黑暗,從而具備了更為積極的思想意義。它本身已成為傳統文化中值得珍惜的精華部分。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筆者深感要寫好這位著名的軍事家,絕非易事。
首先,某些具體的問題,需要做出考訂。由於《史記》記載楚漢之爭各場戰役過程的文字極為簡潔,許多問題沒有明確記載,這對於從軍事史的角度來再現這一過程,是極為不利的。如:韓信是否參加了東征彭城之戰?井陘之戰中曹參、灌嬰兩位名將是否參戰?追斬陳余和後來濰水之戰中斬殺龍且的將領分別是誰?這些問題,有的直接影響到評價韓信的軍事才幹,有的則會使某一戰役的戰況得到更生動、全面的描述。由於本書的體例所限,不能以考證的方法,廣徵博引,只能在一般敘述中,把自己的考訂結果反映出來。其中的檢索考辨之苦,恐非一般局外人所能理解。
其次,關於韓信“謀反”(特別是第二次謀反)是否屬實的問題,是兩千年的歷史懸案,至今在史學界仍存在多種不同看法。本書作為一般通俗性著作,對此既不能多作考論,又不容迴避,應該怎樣表述,如何評判?確實令人大費神思。
最後,筆者把古人的辯誣,分作理智型、感情型和過甚其辭型三類,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傾向性,同時,對某些曲筆誅心之論,也指出了它們的獨特思想價值。
俗語有云:“孩子看著自己的好。”這部小書從醞釀到修訂完稿,恰恰亦近十月之期,雖然它凝聚著筆者的心血,但卻絕不敢自認為此書在眾多介紹韓信的書籍和文章中有何出類拔萃之處。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祈各界讀者教正。
假若讀者能夠認為本書的寫作是認真的,或者說還有一些特點,可供一讀,對於筆者而言,就是於願已足,不敢再有他求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