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20歲的戊戟投筆從戎參加了
廣東粵中縱隊時改名為王影。革命勝利以後戊戟先後在粵贛等地的文化部門工作。在反
胡風集團時,他被當成“胡風分子”被揪了出來。1959年,又被列為“特嫌分子”而被內控使用。“文革”開始,毫無疑問被視為“
臭老九”受造反派們對他的“
教育”和“
改造”。文革結束後他被擢升為佛山文藝創作研究室副主任,同時出任《
佛山文藝》副掌門。
首部武俠小說《武林傳奇》
這時候,以
金庸、
梁羽生為代表的港台
武俠小說家的作品在
大陸搶灘登入。1985年,為了讓《佛山文藝》走出低谷戊戟開始試著去寫第一部武俠小說《武林傳奇》,一邊寫一邊在雜誌連載。不料還未連載完畢,竟在文藝圈子內激起軒然大波。有人公開指責這部作品是“
歪門邪道”、“不正統”、“品味低”的東西,“離曬大譜”。與此反應截然不同的是,許許多多讀者對這部小說持肯定的態度,並盛讚寫得好,“弘揚了中華民族
路見不平出手相助的傳統美德,給人一種積極的不畏邪惡的向上的勇氣。”
“戊戟現象”成為廣大讀者喜愛的武俠小說家
自此戊戟的武俠小說創作也從此一發不可收,即使是1989年離休後的十多年裡也從未停下過手中的筆。最忙的時候他得同時創作4部武俠小說,為4家報刊供稿,
月產量近10萬字。說來也真奇怪,論哪家報刊登載了戊戟的武俠小說,發行數量都會節節攀升,占領不少市場份額。這一現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稱為“戊戟現象”。2006年初,完成《刀客傳奇》後,便正式封筆。至此共完成十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另外還有一部《
嶺南一劍》中篇傳奇故事,總計一千一百多萬字。其中有八部在
台灣出版,《青鳳傳奇》在
香港的《
武俠世界》雜誌上連載。這些作品的問世不僅贏得了廣大讀者對他由衷的崇敬與喜愛,也奠定了他在我國武俠小說界的地位。
人物平生
出身商賈
戊老祖籍江西
吉安,幼年遷居
廣西柳州。祖父給他取的名字叫
劉祖漢,後來他
投筆從戎參加革命時改名為王影。戊戟是他開始寫武俠小說時才取的一個筆名。他的人生經歷其實也頗富有傳奇色彩。他出身於商賈之家,卻並沒有秉承父輩那種經商的天分,自小偏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並且特別鐘愛《
七俠五義》、《
施公案》、《
彭公案》之類的
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的小說,往往讀得
盪氣迴腸熱血沸騰。那時他心中有個願望,有朝一日也要一柄
青鋒一匹瘦駒一襲長袍行走江湖。後來他果真偷偷離家出走,憑藉年輕人一腔熱血衝動跑到一江之隔的廣東參加了粵中縱隊,成為一名游擊隊員。那年他20歲。
文革坎坷路
在
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了大半年,全國解放了。戊老先後在粵贛等地的文化部門工作。不料在反胡風集團時,他莫名其妙被當成“胡風分子”被揪了出來。1959年,他一不留神又被列為“特嫌分子”而被內控使用。“文革”開始,因他一直在文化單位任職,所以毫無疑問被視為“臭老九”而打入另冊,經常要接受造反派們對他的“教育”和“改造”。其間幾多風雨,幾多坎坷,真是一言難盡!
文革結束,倒轉的乾坤扭正過來。戊老這才感到可以透一口氣了。然攬鏡自顧,華發早生,幾十年拋擲的光陰再也拾撿不回了,激憤之情難以言表。此時他被擢升為佛山文藝創作研究室副主任,同時出任《佛山文藝》副掌門。
武俠小說家
可是當時擺在他眼皮底下的窘況是,作為地市級的文藝期刊《佛山文藝》發行上不去,讀者不愛看,攤派到基層文化部門的雜誌被人們一捆一捆拎回去做了枕頭。怎么辦?
這時候,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港台武俠小說家的作品在大陸搶灘登入,《
射鵰英雄傳》、《
七劍下天山》等風靡一時,讀者爭相購買,一睹為快。戊老以一個編輯家敏銳的觸角感覺到這是一個
市場。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文化市場一定要自己占領,你不占領就會被資產階級占領。出於一種責任感,戊老開始試著去寫第一部武俠小說《武林傳奇》,一邊寫一邊在雜誌連載。不料還未連載完畢,竟在文藝圈子內激起軒然大波。有人公開指責這部作品是“歪門邪道”、“不正統”、“品味低”的東西,“離曬大譜”。不少同事私下勸他注意把握分寸,別去冒風險,小心吃虧。與此反應截然不同的是,許許多多讀者對這部小說持肯定的態度,並盛讚寫得好,“弘揚了中華民族路見不平出手相助的傳統美德,給人一種積極的不畏邪惡的向上的勇氣。”當時任
廣東省文化廳廳長的
唐瑜同志以及佛山市文化局局長
謝金雄同志看過連載後,也對他的創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鼓勵他繼續寫下去。
讀者的支持與領導的鼓勵使戊老心裡有了底,他堅信自己走的路子是對的。文藝作品就是要絕大多數民眾看的,只要民眾喜歡就說明是成功的。很快,他又投入到第二部小說《江湖傳奇》的創作中去,沒想到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並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武俠小說家。
“戊戟現象”
隨著戊老的知名度愈來愈高,擁有的讀者群人數愈來愈多,不少報刊雜誌把提高發行量擴大影響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說來也真奇怪,論哪家報刊登載了戊老的武俠小說,發行數量都會節節攀升,占領不少市場份額。這一現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稱為“戊戟現象”。
初戰告捷
江門市一家文藝刊物在連載戊老的作品之前,僅印8000份,還有積存現象,乾脆改為內部攤派發行。自推出了戊老的《江湖傳奇》後,銷量一下躍升了10倍,喜煞了該刊的老總。廣州市一家民眾文化性質的雜誌以前的發行量僅1萬份,因為印數不大,當時在一個機關小印刷廠印刷。自登載了戊老的《奇俠傳奇》後,印數提高到十幾萬份,只好拿到外面規模較大的
印刷廠去印。
戊老的第一部小說連載完畢準備結集出版時,當時不少人擔心,這部小說已經在雜誌上面連載過了,出書還會有人買嗎?出版代理商也憂心忡忡害怕賠錢。等書印出來的時候,戊老專門跑到印刷廠去觀察效果,結果發現廠門外排了一條長龍,很多經營書店的個體老闆等候批發。印刷廠一位老工人告訴他,出現這么火爆的情況他僅見過兩次,一次是印
賈平凹的《
廢都》,一次就是這回了。結果首印的3萬冊被搶購一空,代理商不但沒賠錢,還賺了錢買了房子裝了空調。
嚴謹務實
不少報刊編輯部的老總正是看中了戊老作品中所蘊藏的巨大市場潛力,所以才紛紛登門求稿的。有一段時間,他不得不同時為三家月刊一家周報供稿,四部長篇武俠連載同時要“按揭”出籠,月產量接近10萬字。儘管這樣,還是難以應付更多的登門約稿者。無奈之下,戊老只好以“年事已高力不從心”為由婉拒了。的確,他當時已是60多歲的老人了,每天早上8:00起床開始動筆,中午休息1個半小時又要繼續寫作。深夜一點半後上床休息,大腦又在醞釀第二天的故事情節。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對於一個花甲老人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負累。若沒有一種熱愛和奉獻精神,是很難做到這點的。
一次,廣西一家雜誌主編打來電話,請戊戟無論如何給他們一部長篇。戊老自然不敢答應。那位主編十分奇怪地問:“你不是有個寫作班子嗎?鼓搗一部長篇還難嗎?”令戊老哭笑不得。戊老哪來的“寫作班子”?他寫作甚至連電腦也沒用上,至 今都是一筆一畫在稿紙上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地爬。寫到不滿意的地方,還要撕掉重新再來。可以問心無愧地說,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稱得上是
心血之作。他曾經對家人說過,愈是讀者愛著我的作品,就愈是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去寫,儘可能把最精美的東西奉獻給他們。
文壇獲殊榮
鑒於戊老在武俠小說創作領域取得的突出成績,廣東省文聯於1993年向他頒發了“廣東省通俗文學獎”榮譽證書。據悉,榮膺此項殊榮的戊老是第一人。順德市一位農民企業家因為喜愛讀戊老的作品,聯合了一家文化單位為他頒獎。農民獎作家在文藝界還是破天荒的事情,當時各大傳媒均對此事作了報導,在文壇一時傳為佳話。
封筆之作
現 在,戊老已推掉其它刊物的稿約任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刀客傳奇》的創作中去。畢竟年事已高,寫完這部長篇,便打算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頤養天年了。
順便提一句,戊老並不是
武林高手,也沒有什麼“
武林秘笈”之類的東西。不過,他是一位通曉中國歷史的作家,曾在國內一所名牌大學面壁修行了4年。想拜師學武藝的朋友可能覺得失望嘍。
作品
其中《青鳳傳奇》只發表幾期,戊戟只寫了大概五十萬字,現稿存於《佛山文藝》。
外界評價
在戊老的武俠世界中,邪惡與正義相逐,奸佞與忠善相爭。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奇詭多變的人物個性以及險惡異常的江湖環境使人如身臨其境,讀後有一種酣暢淋漓十分盡興的感覺。他的小說沒有多渲染個人之間的
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沒有陷入江湖幫派之間相互仇殺的小圈子裡,他的小說中始終
張揚著一股正氣,一種使命,這股正氣和這種使命往往與民族大義與家國憂患緊緊聯繫在一起。可以說,一腔熱血,錚錚鐵骨,凜凜正氣,鑄就了他的作品與眾不同的魅力。
在談及讀者為什麼熱衷於去讀武俠小說時,戊老頗有感慨地對記者說:“任何一個時代和社會,都有自身的不足或局限。人們總有一些想說不能說的話,想做又不能做的事,所以人們就希望能夠有一個‘超人’出來,替他們說話做事,伸張正義。而武俠小說正迎合和滿足了人們的這種心態,所以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緊接著,戊老話鋒一轉:“一部好的武俠小說,絕不僅僅寫一些打打殺殺的故事,它要告訴人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要激起人們心中對正義的追求,對尊嚴的嚮往,對民族氣節的捍衛。可惜眼下這類作品太少了,包括港台的一些武俠作品的格調品味都不太高,老是把人物定位在‘小我’上面,從而失去了很多有益的東西……”
關於戊戟的評論文章:
“大陸的金庸”大器晚成的嶺南武俠大腕 文 / 華發生 戊戟,這個名字你聽過沒有?
在九十年代的廣東地區,戊戟和金庸是幾乎可以劃等號的。甚至號稱“大陸的金庸”。戊戟的武俠小說影響之巨大已經成了一個傳奇。戊戟的武俠小說發跡之地在《佛山文藝》,一部將近百萬字《武林傳奇》在《佛山文藝》刊登以來,如平地一聲雷,使該雜誌銷量飆升,《佛山文藝》也因此聲明鵲起,成為全國首家文學期刊。
緊接著,這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一氣呵成地寫到今天,作品有《江湖傳奇》、《神州傳奇》、《黑鷹傳奇》、《奇俠傳奇》、《隱俠傳奇》、《黑豹傳奇》、《武林傳奇》、《神女傳奇》、《嶺南一劍》以及現在連載的據說是封筆之作《刀客傳奇》共11部。作品從數量上看不算多,可字數已近一千五百萬。除了《嶺南一劍》是部只有三十萬的長篇外,其它各部都上六部頭到十部頭一兩百萬字的大作。這個數字,金庸從而立之年開始花了十五年,戊戟卻在花甲之年開始大概十年左右。看到那一套《戊戟作品集》的時候,你不禁對這位大器晚成的嶺南武俠大腕的創作力嘆為觀止。
帶動了廣東一代的文藝期刊的超高速發展
戊戟的成功帶動了廣東一代的文藝期刊的超高速發展。在那個時候,無論哪家報刊登載了戊老的武俠小說,發行數量都會節節攀升,占領不少市場份額。這一現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稱為“戊戟現象”。《
江門文藝》在連載戊老的作品之前,僅印8000份,還有積存現象,乾脆改為內部攤派發行。自推出了戊老的《江湖傳奇》後,銷量一下躍升了10倍。現在還不止20倍。《
珠江》本為
廣州市一家民眾文化性質雜誌,以前的發行量僅1萬份。因為印數不大,當時在一個機關小印刷廠印刷。自登載了戊老的《奇俠傳奇》後,印數提高到十幾萬份,只好拿到外面規模較大的印刷廠去印。(這些數據不太準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可能少了,不會多了。)
其後,戊戟的小說出單行本,銷量也是驚人。光一本《武林傳奇》就出了幾十萬冊,其餘的作品也是節節攀升,戊戟武俠風靡整個廣東地區,影響巨大。連那本寫得實在很水的《嶺南一劍》首版也是五萬冊,之後不停再版。戊戟小說明明屈指可數,可盜版商也不能放過這棵搖錢樹,於是許多莫名其妙的《xx傳奇》、《xx傳奇》等冠上戊戟的名字也賣到滿地攤都是。那時戊戟小說接近於神,凡是沾上戊戟的光都會成功。甚至連當時的“講故佬”(電台
說書人)
鄭達因為講《武林傳奇》也一炮而紅,成為廣東最受歡迎的“講故佬”之一,甚至後來還到了電視台發展。其作品也一再被“講故佬”在電台傳播,那時電台最受歡迎的小說是《射鵰英雄傳》,而《武林傳奇》(播的時候改名《武林雙傑》)的收聽率可以與之抗衡。還有某一本雜誌幾年後將他的《武林傳奇》改成連環畫連載,依然很受歡迎。戊戟後來也成立了一家“戊戟文化傳播公司”(名字大概是這樣),專門傳銷自己的作品,並與香港某雜誌某君合作寫小說,進軍香港去了。古來文人注定是窮困潦倒的,像戊戟一支妙筆致富的確實是異數。
除去金古梁三大師之外(當時內地溫黃尚未紅火),戊戟締造了另一個
武俠神話。可現在回頭看來,戊戟的小說並不能用一 流這樣的詞語來形容。他的作品沒有全部看過,不過一直覺得沒有什麼大的突破,很多時候
墨守成規。
首先,書名呆板。從《武林傳奇》開始,然後有《江湖傳奇》、《神州傳奇》、《黑鷹傳奇》、《奇俠傳奇》……,每一部書都是xx+傳奇這個模式,而且xx兩字通常含混晦澀,像武林、江湖這樣的字眼外延深廣,從字面上看根本不知書的內容是什麼,難免有愚弄讀者之嫌。武林和江湖的定義本就沒什麼區別,即使把《武林傳奇》和《江湖傳奇》兩書名字調換,竟然也是可以的。後面的《奇俠傳奇》、《黑鷹傳奇》等多少透露了一點內容,可依然顯得晦澀。大概是像江湖那么磅礴的字眼畢竟不多,基本用完了吧。其實,書名怎么改,作者有充分的自由,不過若總是一成不變,看著讓人心煩,至少看完這本也大概了解那一本了。一部好書,書名有概括內容、點睛之用,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的往往是書名,像《
鹿鼎記》、《
雲海玉弓緣》、《劍·花·煙雨·江南》、《
尋秦記》無不個性鮮明。與之相比,這些xx傳奇無疑相形見絀。
其次,歷史背景呆板。從第一部《武林傳奇》開始,是以明朝中葉為背景開始,以後每一部都是它的續集,主角
慕容子寧的後人層出不窮,分別擔當各書的主人公。《神州傳奇》的
慕容小燕是《武林傳奇》
白燕燕的孫女,《黑鷹傳奇》的痴兒又是慕容家的後代。《隱俠傳奇》的
公孫不滅的是《武林傳奇》、《江湖傳奇》、《神州傳奇》中的
江南公孫世家的後代,而公孫家與慕容家又是緊密聯繫著。後來另闢出來的《黑豹傳奇》中的
聶十八與誰也沒有關係,可是走著走著,也成了大牌,續集就跟著他來。然而,戊戟的書不是以歷史為主題,對於
明朝的歷史事件是從來不提的,背景不過是蜻蜓點水而已,主要都是江湖故事。官方代表是
東廠、
西廠、
錦衣衛,他們的目的都是挑起江湖仇殺,消滅江湖人士。明朝的歷史也不過兩百多年,按照“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來推算的話,戊戟筆下的俠士該延續了好幾百年,明朝卻一直沒有垮台,甚至連衰敗的跡象也沒有出現,怎么也說不過去。
再次,武功問題。戊戟對於武功是走半虛半實的路子,有時會進行單調地一招一招地比劃,到高潮時則是
古龍的法子,眾人什麼也看不見,然後勝負就分了出來。在《武林傳奇》開始,
西門子創立一套
西門劍法,然後傳給小魔女白燕燕,這套劍法打遍江湖,堪稱第一。然後在續集裡面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以後所有武功也動搖不了其權 威的地位。而事實上,戊戟對於
西門劍法的解釋說是西門子在
廬山觀光,感於廬山“幽、雄、奇、絕、險”的特點而創出這套包羅萬象的劍法來,對於劍理不曾有過闡述,始終沒有表達出它究竟有何與眾不同或者為什麼厲害。金庸的
降龍十八掌大派用場的也只有《
射鵰》、《
天龍》而已,在《神鵰》、《
倚天》便不是重點,
黯然銷魂掌、
乾坤大挪移等也陸續登場。戊戟的武功竟然有打遍千秋萬代的可能!當然,戊戟也有成功的,個人認為“分花拂柳掌”,一套不在於傷人,而在於消耗敵人體力,令人知難而退的慈悲掌法;“迎風柳步”,敵人掌風刀風一到,身體便如柳枝一樣輕飄飄躲開,有自己的理念是成功的。至於後來的“百變千幻身法”“
天亟掌”等等,就顯得比較蒼白。戊戟的武功有時也有取巧的地方,如《武林傳奇》的董子寧無意學會
九陽神功,練最後一重的時候,跌入敵人陷阱中的犀牛皮袋中,真氣源源外瀉,最後鼓破皮袋,
龍虎匯聚,打通
任督二脈,學已大成,這像不像
張無忌在說不得布袋中的情景?《隱俠傳奇》中津津樂道的“錯武門”,戊戟一再大行其道,什麼錯掌、錯刀、錯劍等等,卻總讓我想起
陳家洛那套還打不過
張召重的“
百花錯拳”。
最後,人物和題材問題。戊戟的人物刻畫實在有點單調,男主角通常都是老老實實、大智若愚,整天被女主角欺負,女主角就是機智聰明、帶點辣椒氣味。《
武林》的董子寧之與
小魔女,《
江湖》的小蛟兒與
甘鳳鳳,《
神州》的
墨明智與慕容小燕,《
黑鷹》的慕容痴兒與
莫紋,幾乎讓我懷疑是
郭靖與
黃蓉的翻版。而其反派人物多是來自
朝廷,走神秘路線。故事內容方面、題材方面則更顯得呆板。重複,很少突破。來來去去都是江湖與朝廷之間的仇殺紛爭,以男女少年主人公愛情穿插牽引其中。當初《武林傳奇》一出,很是大氣,給人很大驚喜,誰知此後的作品好像中了魔咒,怎么也跳不出這種模式!
戊戟小說宣揚正義,打擊欺壓良善的惡霸
戊戟成功的原因也很多的,戊戟是90年代在大陸缺乏原創武俠的情況下稱雄的。那時大陸寫武俠的人畢竟不多,金庸全集是94年才正式進入大陸的,那時候讀者對武俠處於狂熱之中。戊戟本人是《佛山文藝》的副主編,雜誌充分把握住那群到廣東的打工大軍。戊戟的小說通常是宣揚一種正義,打擊欺壓良善的惡霸,對於那些長期在打工中碰壁的人們可以得到一絲心靈上的慰藉。而他所連載的幾家雜誌也是以打工者為主要對象。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戊戟這廣東一帶紅紅火火,而在全國卻似乎默默無名。
總的看來,戊戟的創作是比較呆板的。這樣形容有點殘酷,恐怕真正做到不斷創新、不斷變化的作家也沒幾個。個人認為可能是他寫得太多了,全盛時期同時為四家雜誌報紙寫,時間倉促,只能沿襲已有的套路,自己把自己固死了。梁羽生對於自己也曾發過這樣的感慨,不是沒有道理的。同時,戊戟是六十歲開始寫武俠,個人認為基本上是過了最富激情的創作時段了。
但是,戊戟對於武俠是功不可沒的。雖然不能排除其寫作的商業運作,其作品還是保持一貫的水準,這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做到的。求變創新,成功則已,不成功則是泡沫。戊戟的成功也帶動了武俠創作的發展,廣東一帶出現了許多銷量不錯的地級市雜誌,如《佛山文藝》、《江門文藝》、《珠江文藝》、《
潭江文藝》、《
西江文藝》等等都長期連載武俠,這一切都是戊戟開的風氣。而當初戊戟武俠最活躍的《佛山文藝》和《江門文藝》,前者成了“全國最暢銷的半月刊文藝”,後者也稱是“最暢銷的半月刊打工文藝”。儘管戊戟在廣東大紅大紫,書賣到大街小巷,卻不知道是否運作方面的原因,沒能趁機發展向全國,殊為可惜。在武俠沉寂的今天,戊戟還在《佛山文藝》寫《刀客傳奇》,捍衛武俠僅有的幾片天空,也算可貴。
寫到這裡該畫句號了,回頭一看,發覺自己批評的居多。人總是挑剔的,戊戟的成就和他的名氣是不成比例的,上網搜尋也沒找到多少關於他的評述。筆者本著介紹和評述武俠陣地的這么一位前輩的心,態度是認真的。和那位衝著金庸唁唁狂吠的
那位先生是不一樣的,畢竟我那時的確是用心讀過戊戟的書。
幾年沒有看戊戟的書了,寫這篇東東的時候全憑回憶,難免會有錯漏。不是人物傳記,人物傳記不是幾千字可以寫完的。寫完這些,算是對自己那段曾經狂熱過的日子的一個紀念吧。
戊戟,本名
王影,76歲,佛山市文化局文藝創作室離休幹部,著名武俠小說家。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以“戊戟”的筆名創作武俠小說,共創作《武林傳奇》、《江湖傳奇》、《神州傳奇》、《奇俠傳奇》等武俠小說共1千多萬字。是佛山市作家中的一位奇人。
我是在朋友的引 領下去拜訪戊戟老人的,不知是朋友的口誤還是我的耳誤,我一直以為戊老今年67歲,所以當房門輕啟,老人精神矍鑠地出現在我面前時,我並沒感到有什麼特別。
戊老領我進了他的書房。不大的書房裡,左右兩邊都是書櫃,裡面滿滿的幾乎全是武俠小說,有梁羽生、金庸、
古龍的,也有老人自己在各個時期創作出版的,還有一些武俠刊物的收藏本。坐下來聊天時,老人告訴我他今年76歲了,我這才詫異於面前這位老人的爽健、從容、思維清晰,尤其令人稱奇的是,這位數十年埋頭創作,筆耕不輟,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竟然還是滿頭黑髮,沒有一根白頭髮。
戊老是廣西柳州人,雖然出身商賈之家,卻從小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尤其對《七俠五義》、《施公案》、《彭公案》之類武俠小說情有獨鐘,百讀不厭,常常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像書中主人公那樣馭風縱馬行走江湖,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抗日戰爭時期,他親眼目睹了日寇鐵蹄踏遍廣西,柳州倫陷,百姓流離失所,面對國恨家仇,滿腔熱血早已在他年輕的心中沸騰。20歲那年,他終於離家出走,跑到廣東參加了粵中縱隊,成了一名游擊戰士,馳騁於槍林彈雨的戰場……
戊老的武俠小說創作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大量流入大陸,廣大讀者爭先搶讀,這令他十分感慨:原來武俠小說有這么多人喜愛,要是這塊園地大陸作家不去占領,就會被港台作家占去了,於是萌發了寫通俗武俠小說的念頭。
1985年,戊戟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武林傳奇》在《佛山文藝》連載,收到了始料不及的效果,而戊戟的武俠小說創作也從此一發不可收,即使是離休後的十多年裡也從未停下過手中的筆。最忙的時候他得同時創作4部武俠小說,為4家報刊供稿,日產量近10萬字。
上世紀八十年代,戊戟便專門從事武俠小說的創作,當第一部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武林傳奇》在佛山文藝上連載和出書後,都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1989年離休後,戊戟仍筆耕不輟、先後連載、出版了《武林》、《江湖》、《神州》、《
奇俠》、《黑鷹》、《
黑豹》、《
隱俠》、《
神女》、《杜鵑》、《
刀客》及《嶺南一劍》等十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字數有一千一百多萬字,其中有八部在台灣出版。直到2006年初,完成《刀客傳奇》後,便正式封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