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株高20-50厘米。老枝灰白色,平滑無毛,通常具環狀裂縫,當年生枝灰綠色,圓柱狀,略有棱。葉
互生,近棍棒狀,肉質,先端鈍,基部不擴展而下延,長5-15毫米,寬1.5-2.5毫米,無毛,斜伸,直或稍向上弧曲,腋間具棉毛。
花單生於
葉腋;小苞片稍短於花被,背面中部肥厚並隆起,具膜質狹邊;
花被片近圓形或寬橢圓形,邊緣膜質,果時稍變硬;翅半圓形,全緣或有缺刻,乾膜質,平展或稍反曲;
雄蕊5,花絲絲狀,扁平;
花葯卵形,先端具細尖狀附屬物;花盤杯狀,稍肥厚,具5個半圓形裂片;子房卵形,平滑無毛,柱頭內側面有顆粒狀突起。
胞果半球形,頂面平或微凹,果皮稍肉質,黑褐色。種子橫生,頂基扁,直徑約1.75毫米; 種皮膜質,黃褐色;胚平面螺旋狀,無胚乳。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600米的山前洪積扇礫石荒漠,在鹽生荒漠、河漫灘沙地及乾旱山坡也有少數出現。常常以單優勢種群落,形成較大面積的戈壁藜荒漠。
戈壁藜分布區的生境條件極端惡劣,常出現於剝蝕低山殘丘、平緩山坡、風化碎屑普遍堆積、並有岩石裸露,幾乎沒有土壤發育的地方。在有土壤發育之處,其土層也極薄,土壤為礫質,或砂礫質的石膏棕色荒漠土,或為石膏灰棕色荒漠土。年平均氣溫為8℃左右,年≥10℃的積溫3200-3600℃;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地下水埋藏很深,地表水缺乏。
在中國新疆的戈壁藜荒漠群落中,戈壁藜群落蓋度不及10%或少到1%,種類組成亦很貧乏。在天山以北戈壁藜群落的伴生植物有
梭梭(
Halarylon ammodendron)、
膜果麻黃(
Ephedra przerualskii)、
木賊麻黃(
Ephedra equisetina)、亞列興蒿(
Artemisia sublessingiana)、
毛足假木賊(
Anabasis eriopoda)、
泡果沙拐棗(
Calligonum junceum)、
大葉補血草(
Limonium gmelinii)等;在天山以南則有
紅砂(Reaumuria songarica)、
無葉假木賊(
Anabasis aphylla)、
喀什霸王(
Zygophgllum xanthozylon var.
kaschgaricum)、
裸果木(
Gymnocarpos przrualskii)、
圓葉鹽爪爪(
Kalidium schrenkianum)、
合頭草(
Sympegma regelii)、
叉枝鴉蔥(
Scorzonera divaricata)等。
戈壁藜在中國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波羅烏拉北部石質殘山地區與
松葉豬毛菜(
Salsola laricifolia)組成戈壁藜、松葉豬毛菜放牧場。該類草地的蓋度一般在5%以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新疆(奇台、和布克賽爾、塔城、奎屯、精河、伊犁、新源、伊吾、哈密、和碩、和靜、庫爾勒、輪台、阿圖什、喀什等地)、甘肅西部;蒙古、哈薩克斯坦、中亞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4月初開始返青,7-8月開花,8-9月結實,10月末枯黃。在新疆東疆通常於4月上旬至中旬返青,7-8月開花,9-10月種子成熟,10月中下旬停止生長。
主要價值
戈壁藜是荒漠區駱駝和羊的中等飼用植物。駱駝一年四季均採食,青鮮時僅一般地採食,秋末結實期及乾枯後最喜食;羊在青鮮時僅雨後採食,乾枯後喜食;馬在乾枯後少量採食。戈壁藜富含
無氮浸出物和灰分,蛋白質含量也較高,粗纖維含量低;
必需胺基酸含量中等。
戈壁藜為西戈壁—準噶爾成分,內蒙古額濟納旗的中、北部為其分布東界。它是亞洲中部荒漠區的特有的單種屬植物,對於荒漠植物區系地理分區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保護現狀
由於自然環境的嚴酷,在內蒙古僅在荒漠區的西端出現,零星生長。
在戈壁藜分布較為集中聚居之地設圍欄保護,同時進行生態學、細胞學、組織胚胎學等學科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