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戲一般較少在民俗廟會場合見到,主要因為台灣傀儡戲班較少的關係。根據歷史記載最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偶戲的表演,不過當時是宮廷娛興節目,一直到宋代傀儡戲發展到了極興盛的階段,也開始演出具有故事情節的劇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懸絲傀儡戲
- 性質:民間娛樂
- 分布:東南沿海一帶
- 起源:巫術
台灣傀儡戲源自閩南地區,明末傳入台灣,因腔調走音而變為“加禮戲”。台灣傀儡戲分為北南兩派,北部傀儡戲是屬閩西流派,南部傀儡戲則屬泉州流派,南派著重祈福的酬神儀式,北派則重除煞驅邪的祭典儀式。
台灣傀儡戲其種類較多,現在較流行的是懸絲傀儡,又名提細傀儡。傀儡戲偶的頭、手、足三部分是以木頭雕刻而成,身驅用竹篾編成,外表用戲服包裹,重要關節用線連線。
目前,懸絲傀儡戲分南部傀儡、北部傀儡與金門傀儡三種。其中金門和南部傀儡同屬泉州派,稱南派。它們以台南為活動中心,除農曆正月初九的“天公生”及民間的結婚或酬神活動外,很少是為娛樂而表演。北部傀儡稱為北派,以宜蘭為中心,多在神廟落成、開莊祭土、七月普渡或在災禍發生後的敬天除煞儀式時表演。南北派的區別還在於,南派唱的是台語南管,北派唱的是官話京腔,即北管;祭神時所用的戲偶,南派用暗紅色臉的田都元帥,北派使用黑臉的鐘馗。
傀儡戲分生、旦、北、醜(雜)四行當,每個傀儡的基本操縱線多以14條為主,表演時由一兩個人操縱傀儡一起演出,除了後場幾個樂師伴奏之外,還有一個專門控制音效及特效的人,隨時搭配劇情或噴乾冰或做出打鬥等音效,除了一般酬神功能之外,傀儡還可用在送神、除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