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障性貧血

慢性再障性貧血起病和進展較緩慢,病情較急性型輕。
一、慢性再障性貧血的症狀:
1、貧血:慢性過程,常見蒼白,乏力、頭昏、心悸、活動後氣短等。經輸血症狀改善,但維持時間不長。
2、染:高熱比急性型少見,感染相對容易控制。
3、出血:出血傾向較輕,以皮膚出血為主,內臟出血少見。久治無效的晚期病人有發生腦出血者。此時,病人可出現劇烈的頭痛和嘔吐。
二、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
1、血象
①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為正色素正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多在50g/L左右。
②網織紅細胞<1%。
③白細胞及分類:多數在(2-3)×10/L,中性粒細胞多在10×10/L左右,分類計數淋巴細胞的比例增高。
④血小板:多數在30×10/L左右。
2、骨髓象:大療分骨髓增生不良(塗片後於玻片上也有很多油滴,不易乾燥)。增生不良部位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網狀細胞及漿細胞亦常增多,巨核細胞減少或缺如。若增生良好,則粒細胞系統比例下降,紅細胞以晚幼紅為主比例下降,巨核細胞減少。
三、國內慢性再障性貧血的診斷標準:
1、臨床表現:發病緩慢,貧血、感染、出血均較輕;
2、血象:血紅蛋白下降速度較慢,網織紅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值常較急性再障為高;
3、骨髓象:①3系或2系減少,至少1個部位增生不良,巨核細胞明顯減少;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加;
4、病程中如病情惡化,臨床、血象及骨髓象與急性再障相同,稱SAA-Ⅱ型。
四、慢性再障性貧血的專家
主任醫師 教授 醫學碩士
王峰智主任醫師早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曾為北京軍區部隊醫院技術骨幹,從事醫療、科研、教學工作40多年,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並得到我國著名的血液病專家主任醫師姚爾固教授、國家名醫博士後主任醫師蘇鳳哲教授、軍隊血液病專家主任醫師楊科教授的指導。曾在中華內科國家級核心雜誌發表論文30多篇,著作兩部,現為石家莊再障醫院血液病主診專家,醫德高尚,深受廣大患者信賴。
診療專長: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針對血液病發病機理,以中醫的“個體化”、“辨證論治”為基礎,結合中西醫治療理念,提出“增強免疫”、“激發生髓法”治療急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增強免疫固本法”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細胞逆轉、誘導分化法”治療急慢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骨髓纖維化、多發性骨髓瘤等一系列中藥治療血液病的新理論,方法獨特,療效顯著。並擅長內科常見急重症的搶救,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肺心病、心衰等疾病。
五、慢性再障性貧血的治療
1、激素的治療
雄性激素類藥物
丙酸睪丸酮:每次50~100mg,每日肌內注射1次。
康力龍:每次2~4mg,每日3次,口服。
羥甲雄酮:每日15~60mg,分2~3次口服。
2、骨髓興奮劑
①硝髓士的寧:方法為肌內注射5天,間隔2天,重複進行,直至緩解。
②一葉萩鹼,成人每日8~16mg,肌內注射,小兒酌減。連用1.5~2個月,可出現療效,療程
不得少於4個月。
③莨菪類藥物 主要是解除骨髓微環境的血管痙攣,調整其血流灌注,從而改善造血微環境。
3、微量元素類藥物
①氯化鈷:鈷能抑制細酶,使細胞缺氧,從而刺激腎臟增加紅細胞生成素的產生。
②免疫調節劑 主要藥物為左旋咪唑。療程為3個月以上。
③腎上腺皮質激素。
六、慢性再障性貧血的預後與轉歸
慢性再障性貧血起病相對緩和,並發感染出血症狀不甚嚴重,但治療顯效時間較長,予以補腎活血等中藥或雄激素治療,大部分患者可使病情緩解,有效率在80%左右,預後良好,但若誤於施治,可遷延不愈,甚可轉為重型再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
七、慢性再障性貧血日常生活護理 
慢性再障發病緩慢,病程較長。在日常生活中如不注意保護,易合併許多病症加重病情,因此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慢性再障患者飲食要以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生蔥、生薑、生蒜、辣椒等)、海鮮羊肉狗肉等熱性食物,忌菸酒,忌生冷油膩;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類、乳類、雞肉、排骨湯、動物肝臟、新鮮蔬菜及水果,多食大棗、桂園、花生、核桃、藕等以生血止血;對於有出血傾向者給予無渣半流質飲食,少進食帶刺、骨的食物,以防因刺傷而引起出血和感染。多吃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提高血色素。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豬肝、蛋黃、海帶、雞肝、紫菜、香菇和豆製品等。
慢性再障患者應避免使用能夠引起骨髓損害或抑制的化學品和藥藥。避免與放射性物質接觸。
堅持服用藥,常做檢查。常服藥膳(參考第三條)對病人有一定的幫助。
保持大便通暢。飯後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對鼻腔、口腔、皮膚黏膜加強保護,以免引起出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