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與行為:社會不讚許行為的心理機制》是2016年11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態度與行為:社會不讚許行為的心理機制
- 作者:張林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頁數:239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8164504
《態度與行為:社會不讚許行為的心理機制》是2016年11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林。
《態度與行為:社會不讚許行為的心理機制》是2016年11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林。內容簡介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是一個令人著迷又深感困惑的問題。近年來,內隱社會認知的提出為揭示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提供了更為深入的視角...
認知失調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的一種態度改變理論,是指個體認識到自己的態度之間、或者態度與行為之間存在著矛盾。費斯廷格認為一般情況下,個體對於事物的態度以及態度和行為間是相互協調的;當出現不一致時,就會產生認知不...
產生態度和行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歸之於態度測定及調查等方法問題外,還由於從態度到具體的行為之間存在著各種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個體心理、人格因素。②社會的環境因素。這兩類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態度與行為的相關性,大體表現...
態度理論是指關於態度的形成、轉變與測量的理論。該理論認為,態度是個體對某一類社會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其成分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具有社會性(並非與生俱有)、相對性(主體與客體的相對關係)、協調性(認識、情感、行為傾向...
行為,是有機體在各種內外部刺激影響下產生的活動。不同心理學分支學科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生理心理學主要從激素和神經的角度研究有機體行為的生理機制;認知心理學主要從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有機體行為的心理機制;社會心理學則從人際互動...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是指研究個體和群體在社會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為發生及變化規律。社會心理學在個體水平和社會群體水平上對人際關係進行探討。在個體水平上進行研究的內容有:個體社會化過程,交往,言語發展,夥伴,家庭和...
這個過程是指這樣一回事,一些事件激活了態度,而態度一旦被激活,就會影響我們對態度所指向的客體的感知。同時,我們對某一特定情境下什麼是合適的(我們對各種社會規範的知識——在某一特定情境下主導行為的規則)的認識也被激活了。態...
社會學習機制 班杜拉認為人們的社會化遠不只決定於行為實踐,觀察學習的經驗及其相關的心理機制對於人們的社會化過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個人僅僅通過對他人行為及其後果的觀察,就可以學習到各種行為、行為規則與行為方式。也就是說,人們的...
在這裡角色的含義是個體在社會中由於占據一定的地位而顯示的態度與行為模式的總和 簡介 社會角色理論是頗受學術界與社會公眾關注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之一,它在認識和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上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把社會看成大舞台,把社會成員當成...
反態度行為也被稱為“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當一個人持有一種信念,而又表現出與之不一致的行為的時候,就會產生失調。因為行為本身是難以收回的,所以通常只能改變態度以消除失調。例如,很多學生進法學院讀書,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幫助...
《話語和社會心理學——超越態度與行為》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英]喬納森·波特等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生的“社會心理學危機”的一個恰當回應,也反映了哲學的“語言學轉向”對於社會科學的深遠影響。
《話語和社會心理學:超越態度與行為》是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話語和社會心理學:超越態度與行為》系統地講述了話語分析的研究方法,並解釋如何使用這一方法來進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尤其是對傳統社會心理學中的...
(4)基於社會心理調查和研究,在以下四個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開展湖北省社會城鄉居民社會態度調查,揭示公眾社會態度現狀;探索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機制即不公正感的形成機制;探索不公正感導致群體性事件的作用機制;探索基於提升民眾的公正...
私心很重的人,可以從讓座、借東西給他人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為中糾正過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態,從他人的讚許中得到利他的樂趣,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淨化。3、迴避性訓練。這是心理學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為基礎,以負強化為手段...
(歸因指人們如何解釋自己和他人行為的原因, 是人對影響或解釋其行為的因素做出結論的一種認知過程(McCabe & Dutton, 1993)。自Heider (1958)提出歸因概念和理論, 歸因始終是社會心理學的熱點研究領域。)歸因理論 關於知覺者推斷和...
態度的向中度越高,則有關的行為對個人的意義越重要,對個人遠效的心理影響也越大,從而這種態度對行為的影響作用也越大,情境的相對作用也就愈小。另一方面,態度的向中度越高,當行為與其不相一致時會出現強心理衝突,從而這種態度抗拒不...
“權威效應”的普遍存在,首先是人們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服從他們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其次,是由於人們的“讚許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規範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