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心理機制

社會化心理機制

社會化在個體身上發生的心理機制究竟如何?從心理機制探討社會化,是社會心理學的重要使命。金盛華在《社會心理學(第二版)》一書中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側面很好地揭示社會化在個體身上發生的心理機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化心理機制
  • 屬於:社會心理學的重要使命
  • 類別:社會比較機制,亞社會認同等
  • 揭示:社會化在個體身上發生心理機制
社會角色引導,社會比較機制,社會學習機制,亞社會認同,

社會角色引導

社會對於一個人的要求、期望與對待,直接決定於他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和所擔負的社會角色。因此,一個人的社會環境與社會生活首先是與其社會角色相一致,並依據社會對於相應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統化的。在中國,由於社會統一性程度很高,社會對於某種社會角色,特別是進入正式社會化機構──各種學校,以接受社會化為主要任務的中學生,其社會生活有著高度的一致性以中學生道德社會化為例,無論他們生活在哪一個具體的地區,也無論他們自身的特點如何、家庭背景如何,他們都必定接受同樣的道德教育,接受同樣的品德訓練,並被同樣或高度一致的評價系統評判。也就是說,他們有著一致性程度很高的社會化環境,並由此建立起高度一致的社會化經驗。事實也證明,他們對於事物的基本看法、對於社會事件的觀念與態度以及其基本的價值傾向,具有很高水平的一致性。
從傾向上說,個人越是缺乏獨立的、穩定的自我價值體系,其社會判斷與自我價值判斷越依賴於以社會既存的狀況和大多數人的選擇作為參照。具體到中學生,由於他們還沒有發展起成熟的個人獨立評價系統,他們對於社會、他人及其自身的正確和錯誤、成功和失敗、應該和不應該以及有價值和沒有價值進行判斷、取捨時,更傾向於依賴社會所倡導的基本價值標準。也正是由於這種參照作用,外部社會對於個人的影響作用直接同人們的年齡有關。年齡越小越是依賴於外部社會的直接反饋與支持,受到社會影響的作用也越大。

社會比較機制

費斯廷格(1957)發現,無論從動機的出發點來說,還是從評價所涉及的內容說,人們的自我評價都傾向於是社會性的。由於更多的時候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進行社會性評價的絕對標準,人們必須通過將自己的狀態與他人的狀態進行對比,才能夠對自己的狀態形成明確的自我評價。這種將自己的狀態與他人的狀態進行對比以獲得明確自我評價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社會比較。在許多情況下,社會比較是人們形成明確自我評價的唯一途徑。高田利武(1979)通過實驗發現,在缺乏客觀的物理標準的情境中,人們自我判斷的確信程度會下降,此時他們要求知道別人的判斷並將自己的判斷與別人的判斷進行比較的傾向明顯加強,人們面臨的情境越是偏於社會方面,越是缺乏客觀標準,他們要求進行社會比較的傾向也越強。
人們的自信心狀況直接決定著他們的社會比較的性質及其社會化後果的指向。如果人們的自我勝任感得到確立,能夠形成良好的自我肯定感,那么他們的社會比較傾向於是積極導向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傾向於選擇比自己優秀的人作為比較對象,並且也存在著較多的、自發的自我努力。毫無疑問,這種傾向會導致人們的整個動機系統與心理結構朝著積極的社會化方向發展。相反,如果人們的自我勝任感受到威脅,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肯定感,那么他們的社會比較傾向是消極引導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傾向於選擇比自己低劣的人作為比較對象,自發的自我努力活動也較少。這種傾向會導致人們整個動機系統和心理結構朝著背離社會化目標的方向改變。很顯然,中學生的社會化過程中,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勝任感和發展良好的自我肯定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由於社會比較對於人們的社會化過程有著如此重要的影響,充分利用這種社會比較機制,引導人們,特別是中學生擴展自己的社會比較範圍和深化社會比較的性質,就成了促進他們社會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社會學習機制

班杜拉認為人們的社會化遠不只決定於行為實踐,觀察學習的經驗及其相關的心理機制對於人們的社會化過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個人僅僅通過對他人行為及其後果的觀察,就可以學習到各種行為、行為規則與行為方式。也就是說,人們的思想、情感與行為,既受到行為實踐的影響,也要受到其觀察經驗的影響。
根據班杜拉(1977)的研究,隨著人們自我意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自我評價的標準與系統逐步形成,人們的自我強化(self-reinforcement)也開始成為社會化經驗中具有自我引導性質的重要機制。也就是說,自我評價能使已獲得高度發展的人會經常運用自我強化機制來引導自己的經驗,他們會經常用自己設定的標準來評價、衡量自己。當他們的行為符合於自設標準時,他們會以自己能夠支配的獎勵來給自己以強化,如考試成績優秀,自己去看電影或去公園輕鬆等。而當他們的行為沒有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時,他們也會自我懲罰,如做錯事或考試失敗後主動放棄應該得到的東西或罰自己去做平常不願意做的辛苦勞動等。
社會學習機制對於解釋人們的社會化,特別是當代中學生的社會化有著主要價值。中學生由於自主生活領域不斷擴展,他們的觀察學習經驗也在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當代中學生的很多行為、觀念與行為方式不是來自於系統的教育途徑,而是來自於他們自己對於生活的觀察,他們所認同、崇拜的對象,也往往是來自於他們特定的觀察經驗。

亞社會認同

亞社會也稱次級社會,通常指相對於巨觀意義上的大社會而存在的直接社會環境,有時也指對應於較大社會背景存在的較小社會背景。例如在中國,儘管從領土完整及政權統一的角度看,所有中國人生活在一個國家共同體中,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地區、不同機構之間,人們的價值傾向、生活方式在許多方面仍具有很大差別,這些差別直接導致了人們的社會化環境有所不同。許多調查研究都表明,生長在廣州、上海、北京的中學生在許多問題上的價值傾向和態度都是有所區別的,他們在許多方面也傾向於選擇不同的價值標準進行自我評價。
作為人們現實的社會環境,亞社會是人們社會化的直接背景,外部社會對於人們的要求與期望、獎勵與懲罰,都是以亞社會為出發點的。因此,人們在其社會化過程中需要認同的是作為自己直接生活世界的亞社會。他們必須接受亞社會的引導,必須完成對亞社會的良好適應,否則就不能夠順利成長與發展。這樣,人們在其社會化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存在於亞社會之中的大社會所要求的行為、規範、價值觀和技能,而且也同時獲得了種種亞社會特別要求的行為、規範、價值觀與技能。正因為如此,當代人雖在同一個大社會背景中生活,但由於各種層次、各種形式的亞社會帶給了人們各不相同的生活經驗,因而生活於不同亞社會中的人們的社會化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不同的亞社會生活經驗,是人們之所以能在獲得社會化的同時實現個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亞社會與大社會的不相一致,常常是中學生社會化過程產生衝突的根源。當亞社會對中學生有著與大社會相衝突的要求或期望時,如果這種衝突被中學生意識到,他們就會產生究竟是適應大社會還是認同亞社會的強大壓力。一般而言,中學生還處於自我價值系統形成階段,因而這種壓力常常難於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消除。中學生髮展階段之所以充滿矛盾,除了他們身心發育不平衡等原因外,外部社會的要求與期望不相一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