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之廿三》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創作的一首寓言詩。全詩說翡翠雌雄雙棲於南方的樹林中,本來生活很安全,豈知有許多貴家婦女,卻愛上它們的羽毛,與黃金同價。於是這些珍禽便被獵人所殺死,拔取羽毛,賣到貴家後堂,或者作首飾,或者用來裝飾錦被。這些翡翠生長在南海,雖然遙遠,卻避免不了獵人羅網追尋。以翡翠的“多材為累”比喻多才的人,亦不免於人世間的羅網。全詩雙關到底,句句是說鳥,也句句是寫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感遇·之廿三
- 創作年代:唐代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陳子昂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感遇·之廿三
翡翠巢南海。
雄雌珠樹林。
何知美人意。
驕愛比黃金。
殺身炎州里。
委羽玉堂陰。
旖旎光首飾。
葳蕤爛錦衾。
豈不在遐遠。
虞羅忽見尋。
多材信為累。
嘆息此珍禽。
作品鑑賞
翡翠是生長於南方的珍貴禽鳥。毛羽翠綠色,有光澤,古代婦女用來做裝飾品,價錢很貴。全詩說翡翠雌雄雙棲於南方的樹林中,本來生活很安全,豈知有許多貴家婦女,卻愛上它們的羽毛,與黃金同價。於是這些珍禽便被獵人所殺死,拔取羽毛,賣到貴家後堂,或者作首飾,或者用來裝飾錦被。這些翠鳥生長在南海,豈不很遙運。可是避免不了獵人羅網追尋,可見它們是由於多“材”,以致逢到殺身之禍。對於這種珍禽的遭遇,使作者不勝慨嘆。
美麗的羽毛是翠鳥之材,因有此材,而累及生命。以翡翠的“多材為累”比喻多才的人,亦不免於人世間的羅網。
“勞意竟何成”,是前一首詩的主題。空山幽林中的芳草香花,無人賞識,虛度了春夏,就被秋風所搖落。“多材為累"是後一首詩的主題。儘管生長在蠻荒遐遠的地方,還是逃不過獵人的搜尋。我們講這兩首詩,只能講到這裡為止。作者當時在什麼具體的情況下發生這樣的感慨,我們就無從知道。讀者對這兩首詩有何反應,也要由讀者各人的生活經驗,個人體會來決定,我們也無從知道。
朱熹說:“比,以彼物比此物也。”(《詩集傳》)“比是利用一個事物來比擬另一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