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統失調
- 外文名:Sensory disorder
- 全稱:感覺統合失調
- 提出時間:1972年
- 提出者:愛爾絲博士
- 釋義:大腦在發展的過程出現很輕微障礙
- 協會:國際兒童感統教育協會
感統定義,感統失調,造成原因,常見問題,感覺統合失調,訓練療法,
感統定義
“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 gǎn tǒng shī tiáo
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通過藥物治療配合康復訓練才能糾正。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通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一旦超過12歲就會定型,無法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
造成原因
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因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
因懷孕期間不正確的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2.環境及人為的原因(後天性的)
由於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兒童活動範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輔導少而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
父母或保姆不準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髒,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
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嚴,人為地造成孩子壓力太大,兒童自由活動時間太少造成精神上的傷害,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等等 。
常見問題
觸覺問題:
1.躲避接觸 固執於某些物件要時刻抱著才有安全感,不愛玩身體接觸的遊戲,嫌棄某些質地的衣物。
2.討厭被觸摸 討厭理髮、洗澡、刷牙,不喜歡繪畫、沙土、泥工等手工作業。
3.愛打架 愛發脾氣動手打人,對非惡意的身體接觸反應激烈。
前庭感覺功能問題:
1、特別愛玩旋轉的凳椅或遊樂設施,而不會暈。
2、喜歡旋轉或繞圈子跑,而不暈不累。
3、雖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門牆。
4、行動、吃飯、敲鼓、畫畫時雙手協調不良,常忘了另一邊。
5、手腳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時仍顯得笨重。
6、俯臥地板和床上時頭、頸、胸無法抬高。
7、爬上爬下,跑進跑出,不聽勸阻。
8、不安地亂動,東摸西扯,不聽勸阻,處罰無效。
9、喜歡惹人,搗蛋,惡作劇。
10、經常自言自語,重複別人的話,並且喜歡背誦廣告語言。
11、表面左撇子,其實左右手都用,而且無固定使用哪支手。
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13、對陌生地方的電梯或樓梯不敢坐或動作緩慢。
14、組織力不佳,經常弄亂東西,不喜歡整理自己的環境。
本體感覺功能問題:
1.書寫速度慢,字跡不規則,書寫時往往過分用勁。
2.在學習和其它活動中,順序性和時間意識差。
3.容易因為非智力因素引起學習不良,完成簡單動作常常遭遇失敗,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難容易沮喪,依賴性強。
4.學習繫鞋帶、扣鈕扣等精細動作困難,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技能差,動作笨拙,不喜歡翻跟頭,不善於玩積木。
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環境容易迷失方向。
感覺統合失調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現為好動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衝突,調皮任性,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困難說話遲。
視覺感不良:表現是無法流利的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多字少字。寫字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觸覺過分敏感:表現為緊張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壞境,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聽覺感不良: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布置的作業等。
本體感失調:表現為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笨拙,語言表現能力極差。
動作協調不良:表現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經常出現摔傷,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翻滾、騎車跳繩和拍球。手工能力差、精細動作差等。
訓練療法
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感覺統合訓練館,那么在家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
1.爬行
七八個月大時,孩子應該慢慢學會爬行,通過不斷努力地抬頭、仰脖子,來鍛鍊前庭覺,向前爬行的過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能夠提高孩子的手眼協調、視聽能力。
因此,家長應鼓勵孩子多爬行,例如媽媽躺在地上,讓孩子慢慢爬上媽媽的身體;或者媽媽手腳著地彎成拱形,吸引寶寶從底下爬過去。
對於一些本身不愛爬行的寶寶,家長可以採取一些誘導措施,如把孩子放在小被子上,拉著他(她)的兩條腿慢慢向後拖,並在孩子眼前放上色彩鮮艷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引導他(她)抬頭、逐漸向前爬行。
2.喚醒觸覺皮膚
見到陌生人就哭、牴觸新環境的孩子往往屬於觸覺過分敏感,家長可以通過簡單的方法來喚醒孩子的觸覺皮膚,以緩和這種敏感的狀況,如利用吹風機,調到微風擋緩緩吹孩子的皮膚;用軟刷子輕刷孩子的身體、或者拿梳子輕輕敲擊皮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