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中的風情:感懷成都》是2008年1月1日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消逝中的風情:感懷成都
- 作者:陳錦
- 出版時間:2008年1月1日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社
- 頁數:128 頁
- ISBN:7806859101, 978780685910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尺寸:24.4 x 18.8 x 1.8 cm
感懷成都一般指本詞條
《消逝中的風情:感懷成都》是2008年1月1日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錦。
《成都少城感懷》是近代詩人朱子鏞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十年不到錦城西,一派江山入望迷。貢院已經戎馬廢,御河惟有亂鴉棲。落花啼鳥蕭條色,流水斜陽長短堤。滿地胡同收拾盡,籌邊樓外草萋萋。作者簡介 朱子鏞(1868—1949),字采卿,重慶銅梁人。家貧輟學,自學成才。民國九年入川軍第三混成旅為軍醫...
《登劍南西川門感懷》是南宋文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自古高樓傷客情,更堪萬里望吳京。故人不見暮雲合,客子欲歸春水生。瘴癘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荊。諸公勉書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作品注釋 ①劍南西川,唐藩鎮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後常為軍閥割據。陸游曾應宣撫使王炎之邀...
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陸游四十九歲時,任成都府路安撫使司參議官,兼攝蜀州(今四川崇州)通判,自蜀州返成都,夜宿驛站而作此詩。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詩的一、二句於今昔變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懷”之意,意猶未足,於是再申兩句——“青衫猶是鴆行舊,白髮新從劍外生”。“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的服...
《再任蜀川感懷》是宋朝詩人張詠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上半部分描述了詩人年過半百卻要再任蜀川不得退休,巴蜀地域先後發生過多次較大的變亂,如今又逢變亂但聖命難從,表達了詩人上任前無奈。下半部分描述了詩人對即將面對動亂的蜀地期待有像諸葛亮一樣的人才在身邊。全詩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和...
《行年滿五十感懷》是近代詩人盛世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菲材如我合無成,敢向蒼蒼訴不平。生世危灘經九節,傳家破硯等連城。瓦全已是邀天幸,鋒鈍何堪與世爭。解得古人消遣法,甘心澹泊了餘生。作者簡介 盛世英(1859—?),字篁樗,四川成都人。有《守約庵詩集》四卷,略知其少孤家貧,既...
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
光宣兩朝一轉瞬,園中草木生輝光。即今馳禁共來往,肯教勝地鹹荒涼。群公要人日游宴,車如雲蓋馬龍驤。試看夕陽山影外,空餘野老說興亡。作者簡介 劉鹹滎(1858-1949),字豫波,號豫叟,祖籍四川雙流縣,世居成都。清光緒丁酉拔貢。社會活動家,從事教育數十年,兼擅詩文。著有《靜娛樓詩文集》《勸善全集》等。
《一寸金·井絡天開》是北宋詞人柳永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就是記錄詞人遊歷成都時的見聞和感懷。詞的上片描寫了北宋時蜀地形勢的險要和成都的繁盛景象,下片從名臣賢相的歷史事跡,寫到當代如張詠等官員的開明州郡之治,從中反映出柳永內心蘊菁已久的一股政治熱情。全詞辭采明麗,氣度清正。作品原文 一寸金 井絡...
出版有《四川茶鋪》(1992)、《市井》(2006)、《感懷成都》(2007)、《茶鋪》(2008)等個人專著,數次榮獲巴蜀文藝獎以及巴蜀文化攝影促進獎、中國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等各種獎項,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德藝雙馨”稱號。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博學會士.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美術...
紀念法會當天,天國寺華雨彌天,普降甘霖。來自各地寺院的諸山大德以及諸多信眾,冒著大雨,在寬霖老和尚靈塔前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儀式,宗性法師帶領大眾以虔誠心在老和尚靈塔前禮拜上供,感懷紀念老和尚的豐功偉績。寬霖法師(1905-—1999),1917年在四川新都縣出家為僧。作為四川成都文殊院第十七代方丈,寬霖老和尚...
《蜀相》是唐代詩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後,翌年遊覽武侯祠時創作的一首詠史懷古詩。此詩借遊覽古蹟,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詩中既有尊蜀正統的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字裡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轉,自然緊湊。...
林宗申,80後,青年詩人,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客家人。大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在國內外幾十家刊物發表大量詩歌、散文作品,入選各類選集,多次獲全國徵文獎。現居成都龍泉驛。個人檔案 發表作品 作品刊載於《星星》《山東文學》《天津文學》《中國文學》《中國詩歌》《延河》《青年作家》《北方作家...
陳錦,男,1955年6月生於四川省成都市,畢業於雲南大學,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博學會士,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四川美術出版社高級編輯,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四川分院客座教授。1955年6月生於四川省成都市,1971年赴雲南支邊,1978年考取雲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1982年本科畢業。從1980年...
據考證,當年成都的梅林並不只是青羊宮到浣花溪這一段才有,而是從浣花溪一直延伸到合江亭一帶。陸游曾在合江亭邊,抒發了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感懷,他在《自合江亭涉江至趙園》一詩中這樣寫道:政為梅花憶兩京,海棠又滿錦官城。鴉藏高柳陰初密,馬涉清江水未生。風掠春衫驚小冷,酒潮玉頰見微醰。殘年...
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范成大52歲,離四川制置使任,五月底從成都萬里橋出發,十月已巳進入吳郡(蘇州)的盤門。和前兩次懷著重重心事的旅行不一樣,雖然與四川的同僚朋友分別不免傷感,這一次的回鄉之旅壓倒性的情緒是”歸去來兮“的喜悅和輕鬆。這次的行程比較簡單:沿岷江入長江,然後一路過三峽,經湖北、...
詩聖之名,冠以史詩;草堂之美,在於動亂。居草堂,而注千古詩作;迎凜冽,而悲安史之亂。草堂何居?在成都,蠻夷之地,居安定。草堂之美,美哉安寧。茅屋而成,流寓之思。竹海相偎,流水有鳴,花香相伴,安謐有韻。歌碑石之銘文,詠工部之佳句,美哉;撫古琴之雅韻,舞盛世之昇平,夢也。游,千古之夢;行,...
《卜居》是唐朝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是詩人寓居成都時所作,表達了避俗野居的樂趣。此詩開頭二句點明卜居之地,中間四句寫草堂幽情幽趣,幽居自得,物各閒暇,結尾二句寫草堂遠韻,溪通吳會,正可乘興而下。全詩以“幽”為中心,而幽則體現在水上,故全詩以水為線索,所有景物都和水有關,用字...
日本·伊豫松山、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謝云:寫景感懷,無不曲盡其妙。結亦有跌宕之意。嚴滄浪曰:“天長落日遠,水淨寒波流”,太白多有此悠涵氣象。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
李芳洲,女,1950年4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國詩歌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心理諮詢師。1953年,因一場高燒失明。1956年至1962年就讀於成都盲校。1978年,創辦了成都華協盲人針灸按摩醫院, 1984年創辦西南首家整形美容院及幾家附屬醫院。《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等百餘家新聞...
2005年起任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庫專家;2007年12月被選為“中國復調音樂學會”副會長;成都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獲得榮譽 1984年、1985年分獲成都市、四川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005年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任免信息 2014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決定:免去易柯的...
高宗乾封三年(668)初,出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滿,漫遊蜀中。離蜀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為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潁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臥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后尚法,己...
22 碧山人來,原名張若蘭,女,1980年生,四川成都人,執教於大理大學文學院,翠微吟社社員。感懷 滿目笙歌意獨傷,浮生幾日又秋涼。素顏只伴西風老,瘦影偏隨斜日長。舊夢幾杯添淚酒,冰心一片帶愁芳。紅塵二十三年客,空谷原來是故鄉。念奴嬌·夢覺有懷 幽苔染袂,記清歌載酒,當時行跡。修竹依約橫瘦影,...
成都市曾默躬書畫藝術研究會是圍繞“曾默躬書畫藝術”進行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扶持有學術價值的藝術理論書籍出版的藝術機構。是由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學者和高校組成的溝通與交流的平台。圖書目錄 名家評述 不該被遺忘的經典——我看曾默躬 一家金石昧前因紹父箕裘倍百男——讀《曾默躬品鑑璽印輯》感懷 從古代走向現...
《通川道中望遠山》是近現代詩人劉鹹滎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夕陽詩思迥如何,天半空青雨乍過。疊嶂層巒看盡活,濃雲托出遠山多。作者簡介 劉鹹滎(1858-1949),字豫波,別號豫叟,四川雙流縣人。清光緒拔貢,終身從事文教工作。先後任教於成都尊經書院、遊學預備學堂、通省師範學堂、四川高等學堂、成都...
成都田園三月即景 四月西湖即景 題窗外月季 鶯聲正勁 海螺溝感懷 端午抒懷 登黃鶴樓 喜入民機陣營 回鄉·武陵山下 武陵苑山莊感懷 鶯聲正勁 辛卯端午感懷 辛卯中秋感懷 讀何剛微博題圖詩有感 詠梅 乙酉年春節有感 京師桃花 玉門關懷古 外灘抒懷 壬辰中秋抒懷 詠梅 登梵淨山 詠梅 萬物佛心 題貼梗海棠攝影圖 洞庭...
李惺是以教育為己任的一代師表。辭官返川後,沒有忘懷祖國的命運,把拯救時艱的重任,寄托在青衿學子身上。先在成都錦江書院主講20年,後又在三台、劍閣、眉山、瀘州講學7年。教學中,他一破“以經治國”的傳統,“舉凡訓詁詞章之末,功利智術之私,不以之教。”誘導學生獨立思考,因才造就,主張“問即是學,...
《“鐵面御史”趙掑白文化史料集萃》是2016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繼和、劉平中、廖沖緒。內容簡介 “鐵面御史”趙挭人清廉自律,為官公忠體國,為政懲貪反腐,是“清白文化”的傑出代表。他曾四次入蜀、兩次主政成都府(路),為治蜀興川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和智慧,對我們今天加強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