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之花:波德萊爾作品菁華集(插圖珍藏本)》是波德萊爾的代表詩集,刻畫了憂鬱和理想衝突交戰的軌跡,以獨特的視角來觀察惡,發掘惡中之美。原詩集的六個部分不是按照寫作年代先後來排序,而是根據內容和主題劃分為六個詩組,各有標題:《憂鬱與理想》《巴黎風光》《酒》《惡之花》《叛逆》《死亡》。其中,《憂鬱與理想》分量最重。除了原詩集的六組詩,本書還另設一個篇章,精選了原詩集中的遺珠和波德萊爾的其他佳作作為增補詩,足以展現波德萊爾在詩歌創作上的才華。
基本介紹
- 書名:惡之花:波德萊爾作品菁華集
- 作者:波德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224頁
- 開本:32
- 外文名:Les Fleurs du Mal
- 譯者:鄭克魯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467562
作者簡介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法國詩人 蘭波
名人推薦
——波德萊爾
波德萊爾是最初的洞察者,詩人中的王者,真正的神。
——法國詩人 蘭波
圖書目錄
憂鬱與理想
祝福 / 003
信天翁 / 008
飛天 / 010
通感 / 012
燈塔 / 014
患病的詩神 / 017
唯利是圖的詩神 / 020
壞修士 / 021
大敵 / 023
厄運 / 024
前生 / 026
漫遊四方的波希米亞人 / 027
人與海 / 029
地獄裡的唐璜 / 030
美 / 032
美的讚歌 / 034
異國的芬芳 / 037
秀髮 / 038
27(她的衣衫輕拂飄動)/ 040
起舞的蛇 / 041
腐屍 / 043
吸血鬼 / 046
死後的悔恨 / 048
貓 / 051
陽台 / 052
全部 / 054
42(今晚你要說什麼) / 056
活火炬 / 058
通功 / 060
黃昏的和聲 / 062
香水瓶 / 064
毒藥 / 066
貓 / 069
美麗的船 / 072
邀游 / 075
秋之歌 / 078
下午之歌 / 080
憂愁與漂泊 / 083
貓 / 085
貓頭鷹 / 088
菸斗 / 089
音樂 / 090
破鐘 / 092
憂鬱之一 / 094
憂鬱之二 / 095
憂鬱之三 / 097
憂鬱之四 / 098
自懲者 / 100
時鐘 / 103
巴黎風光
贈給一個紅髮女乞丐 / 107
天鵝 / 111
七個老頭兒 / 115
小老太婆 / 119
盲人 / 125
賭博 / 127
巴黎的夢 / 129
黎明 / 133
酒
酒魂 / 137
拾荒者的酒 / 139
情侶的酒 / 142
惡之花
被害的女人 / 145
基西拉島之游 / 149
愛神和顱骨 / 153
叛逆
聖彼得的否認 / 157
獻給撒旦的連禱 / 159
死亡
情侶之死 / 165
窮人之死 / 167
藝術家之死 / 169
一天的結束 / 171
怪人之夢 / 173
旅行 / 176
增補詩
反叛者 / 187
靜思 / 188
深淵 / 189
萊斯沃斯 / 192
忘川 / 197
獻給過分快活的女子 / 199
首飾 / 202
噴泉 / 204
讚歌 / 207
序言
《惡之花》(1857)是波德萊爾的代表作,也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創新之一在於他描寫了大城市的醜惡現象。在他筆下,巴黎風光是陰暗而神秘的,吸引詩人注目的是被社會拋棄的窮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橫陳街頭的女屍。波德萊爾描寫醜和醜惡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他認為醜中有美。與浪漫派認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滿和諧、優美的觀點相反,他主張“自然是醜惡的”,自然事物是“可厭惡的”,罪惡“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為的,善也是人為的;惡存在於人的心中,就像醜存在於世界的中心一樣。他認為應該寫醜,從中“發掘惡中之美”,表現“惡中的精神騷動”。波德萊爾在描繪人的精神狀態時往往運用醜惡的意象。以《憂鬱之四》為例,詩中出現的意象全部是醜的:鍋蓋、黑光、潮濕的牢獄、膽怯的蝙蝠、腐爛的天花板、鐵窗護條、卑污的蜘蛛、蛛網、遊蕩的鬼怪、長列柩車、黑旗。這些令人噁心的、醜陋的、具有不祥意味的意象紛至沓來,充塞全詩,它們顯示了“精神的騷動”。總之,波德萊爾以醜為美,化醜為美,在美學上具有創新意義。這種美學觀點是20世紀現代派文學遵循的原則之一。
創新之二在於展示了個人的苦悶心理,寫出了小資產階級青年的悲慘命運。在詩歌中表現青年的這種心態,是別開生面的。浪漫派詩歌表現愛情的失意、精神的孤獨、政治上的失落感,在挖掘人的深層意識方面僅僅是開始。波德萊爾從更深的意義上來理解憂鬱,他認為美的典型中存在不幸。憂鬱是《惡之花》要表達的最強音。從整部詩集來看,詩人寫的是人在社會中的壓抑處境。憂鬱像魔鬼一樣糾纏著詩人。憂鬱是對現實生活不滿而產生的病態情感,也反映了小資產階級青年一代命運不濟,尋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悲觀絕望的心境,正如詩集初版時廣告的說明和評論所說,《惡之花》“在於勾畫現代青年的精神騷動史”“表現現代青年的激動和憂愁”。
憂鬱苦悶這種精神狀態是詩人身世經歷的產物。他的一生是一系列悲劇的組合。波德萊爾六歲喪父,母親改嫁。波德萊爾不滿於母親的改嫁,與繼父的關係一直不好。繼父嚴厲而狹隘,使敏感的孩子陷入了深深的憂鬱。波德萊爾讀書時忍受著憂愁和孤獨之苦,上大學時生活放縱,以反抗家庭的管束。為此,他的家庭要他到印度去旅行,但他由於思鄉而中途返回。不久,他把父親的遺產花光了,只得自食其力,寫作文藝評論和詩歌。1848年的革命曾經激發起他的革命熱情,隨著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他又消沉下去。他不滿現實和反抗的情緒,正是當時小資產階級青年的心態流露。《惡之花》表現的就是這種精神苦悶。
波德萊爾有一套詩歌理論,運用到了《惡之花》中。首先是通感,同名十四行詩指出了不同感覺之間有通感:“香味、顏色和聲音在交相呼應。”隨後詩歌做了具體的闡發,表明一切感覺是相通的。在其他詩歌中,波德萊爾提出詩歌應該同別的藝術相通(《燈塔》《面具》)。波德萊爾認為,通感是一種“聯想的魔法”,屬於“創作的隱蔽法則”,藝術家由此能夠深入藝術更高級的殿堂。雨果稱讚波德萊爾“創造了新的戰慄”。
波德萊爾主張運用“藝術包含的一切手段”,他主要運用的是象徵手法:以具體意象去表現抽象觀念,其含義是豐富的、複雜的、深邃的,具有哲理性。在他筆下,時間、美、死亡、偶然、羞恥、憤怒、仇恨……都擬人化了,也就是運用了象徵手法。為了捕捉大量的意象,詩人需要發揮想像:“想像是真實的母后。”波德萊爾將想像看作各種才能的母后,認為它是天才的主要品質,能把抽象的精神現象和各種概念以具體的意象傳達出來。
波德萊爾在詩歌創作上的創新欲望是非常強烈的。他一開始詩歌創作,就明確地意識到要理解藝術的“現代性”。所謂“現代性”,就是要從現實生活中抽取具有歷史性的內容,抽取反映現代本質的具有詩意的東西,也就是從現時事物中抽取具有永恆價值的東西。這種現代意識,是導致他提出一系列新觀點、取得傑出成就的主要原因。
波德萊爾十分注意語言的錘鍊,挖掘語言的寶藏。他反對寫長詩。布瓦洛在《詩的藝術》中寫道:“一首沒有瑕疵的十四行詩,抵得上一首長詩。”這句話可以用作波德萊爾的座右銘。《惡之花》以十四行詩和短詩組成,體現了他的這種主張和錘字鍊句的功夫。
本詩集蒐集了《惡之花》的主要詩作,足可反映它的全貌,可供青年讀者閱讀。
鄭克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