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王昌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悲哉行》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昌齡,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0卷第7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悲哉行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作者:王昌齡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願。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
長雲數千里,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作品注釋

①悲哉行: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樂府解題》曰:“皆言客游感物憂思而作也。”
②勿:全詩校:“一作每。”
③滄浪子:指隱遁山水的避世者。
④倏忽:疾速,指極短的時間。膚寸:古代以一指寬為寸,四指寬為膚。後比喻極短的長度。
⑥微滅:漸消漸滅的樣子。
⑤精意:精微的意蘊。這裡指由長雲忽逝而引起的內心感悟。
⑦百年:指人的一生。
⑧是處:到處。生意:生機,生命力。蔓:蕪蔓,荒蕪。
⑨海上人:指仙人安期生。
⑩飛遁:亦作“肥遁”,謂離世出塵,飄然隱退。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約757)唐代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後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在當時曾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擅長七絕,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