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見知交

患難見知交

作者:〔清〕王晫

王晫,初名斐,字丹麓,號木庵,自號松溪子,浙江錢塘人。生於明末,約生活於清順治、康熙時。順治四年秀才。旋棄舉業,市隱讀書,廣交賓客。工於詩文。所著有《遂生集》十二卷、《霞舉堂集》三十五卷、《牆東草堂詞》及雜著多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患難見知交
  • 創作年代:清
  • 作品出處:《今世說》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王晫
作者介紹,原文,注釋,譯文,名篇擷英,感悟,

作者介紹

作者:〔清〕王晫

原文

趙洞門為御史大夫,車馬輻輳(còu),望塵者接踵於道。及罷歸,出國門,送者才三數人。尋召還,前去者復來如初。時獨吳薗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觀也。趙每目送之,顧謂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後,終當賴此人力。”未幾,友沂早逝,趙亦以痛子歿(mò)於客邸(dǐ)。兩孫孤立,薗次哀而振之,撫其幼者如子,字以愛女。一時感嘆趙為知人。 ——(選自《今世說》)

注釋

(1)趙洞門:人名。
(2)輻輳:原指車輪的輻條集中於轂上。此處形容如同車輻一樣聚集到中心上。
(3)望塵者:拜訪的人。
(4)接踵:後面的人的腳尖接著前面的人的腳跟,形容人多,接連不斷。
(5)於:在。
(6)及:等到。
(7)罷歸:免職。
(8)欣戚:這裡指富貴或失勢。
(9)改觀:改變態度。
(10)友沂:趙洞門兒子的名字。
(11)歿:死。
(12)客邸:外地旅舍,客店。
(13)振:通“賑”,救濟。
(14)字:嫁。
(15)尋:不久。
(16)鹹:全,都。
(17)目送:隨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視,在此表看重之意。

譯文

趙洞門作為御史大夫,門前車馬匯集,前來拜訪,獻媚他的人絡繹不絕。等到他被免官歸里,離開京城時,為他送行的人三三兩兩。不久後,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離開的人們又像當初那樣前來拜訪。當時只有吳薗次一個人光明磊落,不因趙洞門富貴還是失勢而改變對他的態度。趙洞門常常目送他出門,回頭跟兒子趙友沂說:“將來我去世後,最終要依賴這個人來幫助我們家。”沒多久,友沂早逝,趙洞門也因失去兒子而悲痛,死於客居外地的府邸。他的兩個孫子無依無靠,吳薗次哀傷地救濟他們,把小的那個孫子當兒子一樣撫養,他又把自己的愛女許配給他。一時間,人們都感嘆趙洞門善於識別他人。

名篇擷英

文中敘述了趙洞門當官時,門庭若市;被免官後,門可羅雀;再被起用時,門前又是車馬絡繹不絕,這其中盡顯世態炎涼。然而在這芸芸眾生中,卻有吳菌次這樣一個不以富貴或失勢改變態度的人,他對趙洞門的態度始終如一。尤其是趙洞門和兒子亡故後,他更是把趙的孫子視同自己的兒子。這正如古訓所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感悟

1、我們對於那些趨炎附勢的人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被那些阿諛奉承,拍馬屁的人花言巧語所蒙蔽。
2、做人要正直、光明磊落,要像文中的吳薗次那樣不因別人有勢力就奉迎,也不因別人不得勢而冷落別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