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習(孔子關於人性問題的一對範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人的本性與習俗影響。孔子關於人性問題的一對範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習
  • 定義:人的本性與習俗影響
  • 提出者孔子
《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他認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後天習慣和影響的不同才拉開了距離。這裡孔子對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的問題沒有明確表態,因而引起後世的不同理解。
漢代賈誼對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命題表示同意。他認為:“習與善人居,不能無為善。”“習與惡人居,不能無為惡。”與善人還是與惡人居處在一起,就會跟著變好和變壞。他舉出周成王年幼時就得到周公、召公等賢人輔助,所以即位後“天下曠然太平”(《後漢書·班彪傳》)的例子,從正面論證和肯定後天習染對人性的影響。
孔子還說過,“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既然上智與下愚的人,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的,那么可變的是哪些人?董仲舒提出的性三品說,主張:“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春秋繁露·深察名號》)又說:“聖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待漸於教訓而後能為善。善,教訓之使然也。”(《春秋繁露·實性》)只有中民才接受後天的教化作用。
王充對這個命題的理解與董仲舒有相似地方。他也說:“夫中人之性在所習焉。習善而為善,習惡而為惡也。”但他卻注意到孔子另處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的觀點,所以說“至於極善極惡,非復在習。”“性有善不善,聖化賢教不能復移易也。”(《論衡·本性》)那么“習相遠”的只有中民之性了。
宋儒區分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後者才有善有惡。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氣質之性,固有美惡之不同矣,然而以其初而言,則皆不甚相遠也,但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於是始相遠耳。”這又是一種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