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系膜缺血症

急性腸系膜缺血症又稱急性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包括動脈和靜脈栓塞、血栓形成,以及繼發於低血流狀態的血管收縮。動脈病變主要有腸系膜上動脈栓塞、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和非閉塞性腸系膜缺血。靜脈病變主要有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動脈疾病比靜脈疾病多見。隨著對急性腸系膜缺血認識的增加和人口的老齡化,該病的發病率有所上升。其中,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最常見(40%~50%)。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的死亡率低於腸系膜上動脈栓塞。

基本介紹

  • 別稱:急性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腸系膜
  • 常見病因: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急性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非閉塞性腸系膜缺血
  • 常見症狀:突發劇烈腹痛,腸梗死後持續性鈍痛;腹痛發生較緩慢;急性為腹部劇痛,局性或全腹;臍周陣發性絞痛
  • 作者: 
  • 職稱: 
  • 單位: 
  • 貢獻: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栓子多來於左心房或左心室的附壁血栓。腸系膜上動脈栓塞常導致Treitz韌帶處小腸到脾曲結腸段的梗死。
2.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
多發生於嚴重的動脈硬化狹窄區,最常見的部位是腸系膜上動脈起始處。
3.急性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
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的病因不明。繼發性病變的相關因素有高凝狀態:周圍深靜脈血栓形成、血小板增多、抗凝血酶Ⅲ缺乏、口服避孕藥、腫瘤、妊娠;門靜脈高壓;感染:腹膜炎、胰腺炎、盆腔或腹腔膿腫、炎症性腸病;腹部手術或創傷。
4.非閉塞性腸系膜缺血
非閉塞性腸系膜缺血占急性腸系膜缺血的20%~30%,多由於心血管病導致的內臟血管收縮引起。

臨床表現

1.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
患者多有房顫、近期心肌梗死史。表現為突發劇烈腹痛,多位於臍周或上腹部,止痛藥多無效。開始為絞痛,發生腸梗死後,轉為持續性鈍痛,且伴有頻繁便意。常有噁心、嘔吐,可為血性嘔吐物。部分患者可有腹瀉。
早期腹部體徵不明顯,與症狀不相符,可僅有輕壓痛,腸鳴音正常或活躍。發生腸梗死後,出現腹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2. 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
部分患者於急性發作前有數周至數月的餐後腹痛反覆發作、吸收不良和體重下降史。與動脈栓塞相比,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腹痛發生較緩慢,可伴有血便。
3. 急性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
急性患者為腹部劇痛,可為局性或全腹疼痛,常伴有噁心、嘔吐、便血。多有腹部觸痛、腹脹和腸鳴音活躍。發生腸梗死後,出現腹膜刺激征、腸鳴音減弱或消失以及休克。
4. 非閉塞性腸系膜缺血
最常見為臍周陣發性絞痛,可有腹脹、納差,晚期可伴有腸梗死等。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增多和核左移,血清澱粉酶、乳酸脫氫酶和鹼性磷酸酶升高。
2.影像學檢查
(1)選擇性血管造影 用於確定非閉塞性腸系膜血管的狹窄程度和範圍。
(2)腹部平片 早期多無明顯異常,後期表現為腸壁增厚、腸袢固定腸腔積氣以及“指壓征”等。
(3)CT檢查 顯示腸系膜靜脈增粗,血管腔內有中心透亮區;靜脈輪廓清楚,邊緣密度增加;腸壁增厚。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體徵,結合相關檢查,可協助診斷。

治療

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在發生腸梗死前恢復腸道正常的血氧供應,縮小組織壞死的範圍。
1.復甦和初步處理
腸缺血嚴重的患者,特殊診斷和治療前應進行復甦和穩定病情治療。包括改善心功能、糾正低血壓、低血容量和心律失常,建立大孔徑輸液通路。有心臟疾病的低血壓患者應監測肺動脈壓。排除其他急腹症後,不論是否行剖腹探查術,均應儘早進行選擇性腸系膜血管造影。
2.一般治療
糾正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放置鼻胃管以降低腸擴張程度和防止腸穿孔;對洋地黃、兒茶酚胺等收縮血管的藥物應予停用;有血液凝固性疾病和房顫的患者需長期抗凝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