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疾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臨床依據,輔助檢查,疾病治療,治療原則,生後3天內的治療,生後4—10天的治療,生後10天后的治療,新生兒期後治療,臨床資料,
疾病介紹
發病一般較急。輕者可有煩躁不安、欣快、激動、反應遲鈍、領悟力和定向力不良,且有呼吸、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腱反射亢進。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全身或局限性痙攣發作。如昏迷加深,則四肢厥冷,大汗,
血壓進一步下降,心音微弱,
眼球固定或遊動,深淺反射消失,肌張力降低,病理反射陽性或蹠反射呈中性,並常伴有去大腦性強直;如病情進一步惡化,常因呼吸、心搏驟停而死亡。經搶救,輕者可逐漸清醒,不遺留或僅遺留某些輕微後遺症;重者多遺留不同程度的
智慧型障礙和神經體徵,或長期處於去大腦皮質狀態或去大腦性強直。根據上述臨床表現和明確的病因常可診斷。
如出現心搏、呼吸驟停,應儘快進行復甦以及有關方面的藥物治療,力求迅速恢復鞏固呼吸、循環功能。同時應進行病因處理,以儘快改善和糾正腦缺氧;加強對
腦水腫、繼發感染、
酸中毒和
癲癇大發作等併發症的防治;給予必要的神經營養代謝藥物,如胞二磷膽鹼(250mg)、輔酶Q10(10mg)、輔酶A(50U)、ATP(20mg)和
西比靈(5mg)等,為以後神經功能的恢復創造條件。
疾病病因
常見病因,如:
1、被沙土掩埋、胸部創傷、
神經毒氣、癲癇持續狀態、呼吸肌麻痹和麻醉意外等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礙和氧吸入不足。
2、各種原因所致的喉頭水腫或
痙攣、嚴重肺水腫、異物誤入呼吸道以及昏迷患者的嚴重舌後墜等所致的
呼吸道阻塞和
氧氣不能進入肺泡。
4、吸氣中的氧含量過低。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十分複雜,許多環節未明,但主要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一)腦血流改變:當窒息缺氧為不完全時,體內各器官血流重新分配以保證
心、
腦、腎上腺等組織血流量,如缺氧繼續存在,這種代償機制失效,腦血流灌注下降,出現第2次血流重新分布,即供應大腦半球的血流減少,以保證
丘腦、
腦幹和
小腦的血灌注量。此時,大腦皮質矢狀旁區及其下的白質(
大腦前、中、後動脈灌注的邊緣區)最易受損,如窒息缺氧為急性完全性,上述代償機制均無效,腦損傷發生在代謝最旺盛部位(丘腦、腦幹核),而大腦皮層不受影響。
(二)能量代謝障礙:被認為是其主要機理,腦所需的能量來源於
葡萄糖氧化,缺氧時無氧糖酵解使糖消耗↑,乳酸增加,導致低血糖和代謝性酸中毒;ATP↓、細胞膜鈉泵、鈣泵功能不足,使鈉、鈣離子進入細胞內,造成細胞原性腦水腫,鈣離子還可激活受其調節的酶,引起胞漿膜磷酯成分分解產生大量花生四烯酸;進一步產生血栓素,前列腺環素ATP↓→cAMP↓①影響突觸之遞質傳遞;②影響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功能;③許多依賴cAMP的血管活性物質功能下降→腦血管痙攣→腦組織受損。
(三)神經毒性物質:腦缺氧時→興奮性AA、氧自由基增加→阻斷線粒體的磷酸化氧化作用,破壞細胞結構及酶等。
(四)神經細胞凋亡:是細胞死亡的一種形式,是個體發育成熟和維持正常生理過程所必需,若過度凋亡即成為病理狀態。最近研究證實,HIE可誘發神經細胞凋亡,多種病理機制互動作用的結果,使神經細胞急性壞死的同時,凋亡即已發生。可早至缺氧缺血後1小時,直至1~2周以後。
臨床表現
HIE的神經症狀生後逐漸進展,有的病例可由興奮轉入抑制甚至
昏迷,於72小時達最重程度,72小時後逐漸好轉、恢復。臨床醫生應對生後3天內的神經症狀做細緻的動態觀察,給予分度。
新生兒HIE臨床分度
項目輕度中度重度
肌張力正常減低消失
原始反射擁抱稍活躍減弱消失
吸吮正常減弱消失
驚厥無通常伴有多見或持續
瞳孔改變無無或縮小不對稱或擴大,光反射消失
前囟張力正常正常或稍膨滿飽滿緊張
病程及預後興奮症狀在24小時內最明顯,3天內逐漸消失,預後好症狀大多在1周末消炎,10天后仍不消失者可能有後遺症病死率高,多在1周內死亡,存活者症狀可持續數周,後遺症可能性較大。
診斷
急性缺氧性腦病病史及臨床表現常無特異性,易與新生兒期其他病相混淆,主要依據:
臨床依據
1.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以及嚴重的
胎兒宮內窘迫表現:如胎動明顯減少,
胎心↓<100次/秒,
胎糞Ⅲ°以上混濁。
2.出生時有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如Apgar評分1分鐘≤3´,5分鐘≤6´,搶救10分鐘以上,需氣管插管正壓呼吸2分鐘以上。
3.生後12h內:意識障礙如過度興奮(肢體顫抖、睜眼時間長、凝視等)、嗜睡、
昏睡、甚至
昏迷;
肢體肌張力改變(減弱、鬆軟),原始反射異常,如擁抱反射過分活躍,減弱或消失,吸吮反射過分活躍或消失,吸吮反射減弱或消失。
5.重症病例可出現腦幹症狀,如呼吸節律不齊,呼吸減弱,暫停等中樞性呼衰,
瞳孔縮小或擴大,對光反應遲鈍,甚至消失,部分患兒眼球震顫。
6.HIE應注意與產傷性顱內出血區別及宮內感染性腦炎、
先天性畸形等。
輔助檢查
1.化驗檢查血氣分析 了解缺氧及酸中毒情況;
血糖、血電解質、
心肌酶譜、肝腎功能可判斷代謝紊亂及多
臟器損害;磷酸肌酸激酶腦同工酶(CK-BB)、
神經烯醇化酶(NSE)等可判斷腦損傷的嚴重程度。
2.影像學檢查
目的是進一步明確HIE病變部位及範圍,確定是否合併顱內出血和出血類型,動態系列檢查對評估預後有一定意義。通常生後3天內以腦水腫為主,也可檢查有無顱內出血;如要檢查腦實質缺氧缺血性損害及腦室內出血,則以生後4~10天檢查為宜,3—4周后檢查仍有病變存在,與預後關係密切。
2.1CT所見:
(1)雙側大腦半球呈瀰漫性低密度影,腦室變窄,甚至消失,提示
腦水腫。
(2)雙側基底神經節和丘腦呈對稱性密度增高,提示存在基底神經節和丘腦損傷,需與腦水腫並存。
(3)在腦大動脈分布區見腦組織密度降低,提示存在大動脈及其分支的梗塞。
(4)在腦室周圍,尤其是側腦室前角外上方呈對稱性低密度區,提示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常伴有腦室內出血、早產兒多見。
(5)根據CT檢查
腦白質低密度分布範圍可分為輕、中、重3度,CT分度並不與臨床分度完全一致①輕度:散在局灶低密度影分布2個腦葉內。②中度:低密度影超過2個腦葉,白質灰質對比模糊。③重度:瀰漫性低密度影,灰質白質界限消失,但基底節,小腦尚有正常密度,中、重度常伴有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內出血成腦實質出血。
2.2B超檢查所見
(1)腦實質內廣泛均勻分布的輕度回聲增強,伴腦室、腦溝及半球裂隙的變窄或消失和
腦動脈搏動減弱,提示存在腦水腫。
(2)基底神經節和丘腦呈雙側對稱性強回聲反射,提示存在基底N節和丘腦損傷。
(3)在腦動脈分布區見局限性強回聲反射,提示存在大腦大動脈及其分支的梗塞。
(4)在冠狀切面中,見側腦室前角外上方呈倒三角形雙側對稱性強回聲區;矢狀切面中沿側腦室外上方呈不規則分布強回聲區,提示存在腦室周圍白質軟化。
2.3腦功能狀態檢查
EEG可反映疾病時腦功能障礙改變,在HIE的早期診斷及預後判斷中起一定作用。
(1)HIE的EEG表現以背景活動異常為主,以低
電壓,等電位和爆發抑制為多見。
(2)生後1周內檢查腦電圖異常程度與臨床分度基本一致,2—3周后EEG仍無顯著好轉,對判斷預後有一定意義。
(3)若能做24小時動態EEG,更能提高臨床套用價值。
2.3.2腦血流動力學檢查套用彩色都卜勒超聲可有效地測定大腦前動脈、
中動脈、後動脈血流速度、
血管阻力,評價腦血流動力學變化。
2.3.3腦代謝檢查磁共振頻譜(MRS)是一種無創性檢測腦內化學成分(ATP,
磷酸肌酸,乳酸素)的方法;近年來,一項無創性診斷方法—-近紅外光譜測定技術(NIRS)備收關注。利用
氧合血紅蛋白、
脫氧血紅蛋白及其他物質在特定光區對近紅外光吸收不同的原理,實時監測腦內氧合及
細胞代謝狀況。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儘量爭取早治療:窒息復甦後出現神經症狀即應開始治療,最好在24小時內,最長不超過48小時開始治療。
2.治療應採取綜合措施,先保證內環境穩定和各臟器功能的正常運轉,其次是對症處理和恢復神經細胞的能量代謝,以及促使受損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3.
治療應及時細心,每次治療措施都應在規定時間內精心
操作。
4.要有足夠療程,中度HIE需治療10~14天,重度HIE需治療20~28天,甚至延至新生兒期後,療程過短,影響效果,對輕度HIE不需過多干預。
5.醫務人員對治療要有信心,積極爭取家長的信賴與配合,相信經治療預後會有改善,即使重度HIE經過積極治療也可減輕或避免神經系統
後遺症發生。
生後3天內的治療
此階段治療主要針對窒息缺氧所致多器官功能損害,保證機體內環境穩定;積極控制各種神經症狀,治療重點是三支持、三對症。
1.三項支持
(1)維持良好的通氣、換氣功能,使血氣和PH值保持在正常範圍。窒息復甦後低流量吸氧6小時,有青紫呼吸困難者加大吸入氧濃度和延長吸氧時間;有
代酸者酌給小劑量NaHCO3;有輕度呼酸PaCO29.33Kpa)者,可機械通氣減輕腦水腫。
(2)消除腦幹症狀:重度HIE→深度昏迷,呼吸淺慢,節律不齊或呼吸暫停,瞳孔縮小或擴大,對光反應消失;眼球固定或有震顫;皮色蒼白,肢端涼,心音低鈍,皮膚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或頻繁發作驚厥且用藥難以控制,便應及早用納絡酮,劑量為0.05-0.10mg/kg,靜注,隨後改0.03--0.05mg/(kg.h)靜滴,持續4—6h,2-3天。
2.其他 清除自由基酌用vitC(0.5g/divdrip)或vitE10-50mg/dim或口服,vitk15~10mg/d或im×2—3天,促進N細胞代謝藥24h後便可及早套用。
生後4—10天的治療
套用促N細胞代謝藥物或改善腦血流的藥物,消除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能量代謝障礙,使受損神經細胞逐漸恢復其功能,以下各種藥物可任選一種。
1.CDPC:生後24h便可100—125mg/d或
麗珠賽樂(2~5ml/d+50ml液×10~14天),上述二藥可任選一種。
2.複方丹參注射液:生後24h便可套用,6~10ml/divdrip×10—14天。
3.經上治療,中度HIE及部分重度HIE患兒病情從第4~5天起可開始好轉,如會哭、會吸吮、肌張力恢復、驚厥止;至第7天最多至第9天明顯好轉。此類患兒繼續治療至10~14天便可出院,常無後遺症。
4.重度HIE治療第10天后,仍不見明顯好轉,如意識遲鈍或
昏迷,肌張力低下,原始反射引不出,不會
吸吮、
驚厥、顱壓↑,提示病情嚴重,預後不良,需延長治療時間和強化治療。
5.本階段治療過程中,需注意觀察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最好用NBNA評分及腦電圖監測。
生後10天后的治療
主要針對重度HIE對上述治療不滿意者,以防止產生神經系後遺症。重點為:
2.有條件者可加用腦細胞生長肽。
3.加強新生兒期干預,如撫觸、肢體被動活動等。
4.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供給足夠的奶量和熱量。
5.新生期的干預。 (1)視覺刺激法:顏色鮮紅球掛床頭每日逗引或看人臉;
(2)聽覺刺激法:音調低沉悠揚音樂,每日3次,每次15分;
(4)前庭運動刺激:予以搖晃震盪。
新生兒期後治療
1.有下列情況者需繼續治療
(1)治療28天,神經系症狀仍未消失,NBNA評分<36分,EEG異常。
(2)第2、3個月複查CT、B超或MRI出現腦軟化,腦室擴大,
腦萎縮、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或基底節病變等。
(3)第2、3個月時不能抬頭、手不靈活、不會拾物、腳尖著地、肌張力異常、膝反射亢進等。
2.治療方法:
(1)麗珠賽樂5ml或加腦細胞生長因子1600~4000U或複方丹參6—10ml靜滴:
(2)每日1次×10次共2~3個或直至6個月,同時按年齡及發音缺陷進行功能訓練,並從心身、行為、情緒、餵養、綜合治療基礎上進行早期干預。
預後
對已發生HIE小兒的遠期預後作出及時、客觀的評價,是
搶救決策的基礎,應綜合評估。
1.評估時間及內容:在不同的病期有不同的評估內容。
(1)生後24小時內:HIE是否發生;
(2)72小時左右: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對預後的初步估價;
(3)10~14天:神經系統後遺症的可能性及嚴重性的估價;
(4)28天:全面恢復情況,並制定干預治療計畫。
2.臨床及輔助檢查的參考價值:
(1)NBNA評分:生後14天分值仍≤35分,對估計預後不良的敏感度為96.3%。
(2)影相檢查:輕、中度HIE影像異常改變多在1周內恢復正常,部分中度及重度病例,如在10~14天統後影像改變仍不恢復,即不再是腦水腫,而是神經元變性壞死的晚期病理改變,3~4周后影像學出現腦空洞,萎縮性改變,預示預後不佳,臨床神經系統後遺症會相繼出現。
(3)電生理檢查:HIE伴有EEG改變,2周內完全恢復正常者,預後尚好。但EEG表現“爆發抑制”,“低電壓”,“電靜息”等嚴重改變,尤其持續時間較長者,預示預後險惡,後遺症嚴重。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患者均來自捕撈及裝卸Ti魚作業的男性漁民,年齡在18~42歲,平均27歲。自發病至到院時間短者1小時,長者24小時,平均3.5小時。
1.2臨床表現
以是否存在意識障礙分為A、B二組。A組12例,意識清醒,均有頭昏、頭痛、噁心、
胸悶、心悸、四肢無力;4例患者視物模糊、
流淚、
眼結膜充血;心電圖均表現為竇性心律不齊;血常規的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升高4例。B組72例,意識障礙程度不等;煩躁、掙扎13例;淺昏迷35例,深昏迷24例,均存在小便失禁、瞳孔光反射遲鈍、呼吸不規則、心律不規整。流淚、結膜充血22例;
結膜出血16例。雙側Babinski(+)45例。心電圖表現為竇緩16例,Ⅰ度AVB2例,竇速38例,ST-T下移32例。經治療意識轉清後視物模糊13例,失明4例,眼底改變不明顯。
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升高53例,肝功正常。
1.3治療
接診後迅速對症處理:①脫去被Ti魚污染的衣服,用28~32℃的溫水清洗後,用毛巾蘸2%~3%
碳酸氫鈉清洗皮膚至無異味為止;②對呼吸不穩定者予呼吸
興奮劑可拉明、
洛貝林各1支靜推;對心率慢者予阿托品1mg靜推;煩躁不安、掙扎者用安定10~20mg靜推;③經上述處理後待患者病情允許時,迅速送入高壓氧倉治療。治療結束後除對症處理外給予20%
甘露醇、
氟美松、1.6
二磷酸果糖、
細胞色素C、VitC、VitB6、
胞二磷膽鹼等靜滴,以改善心腦等重要器官的組織代謝,降低顱內壓。有眼部症狀者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素高捷療眼膏治療。以後輕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高壓氧治療。並密切觀察生命體徵和心、腦、腎功能。
1.4 結果
86例患者中83例痊癒;2例患者遺留輕度頭昏、記憶力下降;1例患者偶感心悸;失明及視物模糊者經3~6天后全部恢復。住院日短者6天,長者42天。
介紹
2.1 Ti魚又稱“晴天亂”,經“水產海洋漁業研究所”驗證,夏季Ti魚在離開海水5分鐘後即可分解釋放有害氣體硫化氫、二氧化硫、氨氣及一些性質不明的有害氣體,在此過程中消耗氧氣,致使魚艙內有害氣體濃度很高,氧含量很低。如果裝卸時不注意做好通風、換氣等準備工作,進倉時則很快因缺氧、中毒而發病,短者數秒,長者數分鐘即進入昏迷狀態,甚至“閃電樣死亡”。治療的關鍵是迅速脫離工作環境,儘快清洗皮膚,最快糾正缺氧(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高壓氧療法),祛除毒氣,從而減輕因此造成的腦水腫,以及對其他臟器造成的損害。
2.2 經“水產海洋漁業研究所”驗證,Ti魚分解的有害氣體主要是
硫化氫、
二氧化硫。患者雖然脫離了工作環境,但衣服及皮膚上沾滿了腐爛的Ti魚,由於人體體溫的作用,使其繼續釋放有害氣體。入院時,仍充滿了辛辣、蛋臭味。硫化氫、二氧化硫均屬弱酸性氣體,比重比空氣大,易於沉積粘附。在沒有明確有害氣體成分以前,我們只是對患者皮膚做簡單清洗,後期則根據這此特點選擇了2%~4%碳酸氫鈉,改善了清洗效果。從我院科研立題《Ti魚腐敗氣體中毒的護理搶救》結論中可以看出,經碳酸氫鈉清洗的患者,恢復時間明顯優於用清水清洗的患者。
2.3 腦為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耗氧量大,腦組織中又缺乏氧儲備,故對缺氧耐受性極差,一旦血氧供應中斷,腦組織首先遭受缺氧影響,如不及時治療,糾正缺氧,往往可導致嚴重後果。在治療Ti魚腐敗氣體中毒患者時,高壓氧療效肯定,作用獨特。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發揮作用:①提高血氧分壓和血漿中的物理溶解氧量,迅速減輕或消除組織缺氧;②高壓氧下核苷酸活性增強,細胞色素
氧化酶被激活,糖分解反應被抑制,同時高能磷酸鍵形成增多,線粒體和細胞器中酶合成也增強。此外尚能抑制脂類過氧化過程,促進天然氨基抗氧化物的功能,使腦部脂類過氧化水解物的形成趨向穩定。通過這些作用,改善腦缺氧所致的腦功能障礙,促進腦功能恢復;③提高血氧彌散和增加距離;④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改善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從而使藥物易進入腦組織,增強化療效果。此組患者第一次高壓氧治療後生命體徵均趨向穩定,40%的患者意識轉清,其他患者大部分於出倉12小時內意識轉清,僅1例患者在第2次治療(間隔12小時)後意識方轉清。而在院外治療的患者,均是在24~48小時後才逐步轉清,且有部分患者死亡。我們工作中發現,在
高壓氧治療過程中,不能滿足於意識轉清,而過早終止高壓氧治療,仍應繼續治療防止併發症。本組2例遺留頭昏者均為急於出院而過早終止高壓氧治療者。患者意識轉清後繼續套用甘露醇、氟美松、1.6-二磷酸果糖、吸氧等治療,以糾正缺氧造成的腦水腫、心臟損害。
2.4 部分患者就診時煩躁、掙扎,無法進行高壓氧治療,對於這類患者在套用甘露醇等治療的同時,給予安定靜推,使其迅速鎮靜後及時送入高壓氧倉,患者出倉後煩躁等症狀多能滿意控制。安定半衰期短,對呼吸抑制輕,起效快能使患者迅速鎮靜。安定用量不等,10~20mg/次,一般患者經50~70mg後都能基本控制,少數患者用量可達200mg才能控制。
2.5 本組中有部分患者出現一過性視物模糊、失明。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點:①二氧化硫可以直接刺激角膜,引起眼結膜炎;②缺氧、有毒氣體。二者共同作用於視神經及視皮質中樞,使腦內有氧代謝停止,神經軸突變性,並干擾腦細胞代謝使ATP生成減少等引起大腦視覺中樞代謝紊亂、傳導失調,導致視覺中樞反應障礙。通過高壓氧及時糾正中樞
缺氧、排除有害氣體,促使其功能恢復。素高捷療是牛犢血液提取物,不含蛋白質和抗原,且無毒性,能夠提高體內組織對氧的利用率,並促進主要代謝產物的吸收,具有特別顯著的復原和再生功能,與氧氟沙星一起套用,能有效保護角膜、結膜,使其功能很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