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縱隔炎

急性縱隔炎指縱隔內的細菌感染,常由原發性肺結核組織胞漿菌病感染所致。本病分為急性和慢性二型。急性縱隔炎多形成膿腫,病情嚴重。常見的症狀為寒戰、高熱、氣短及頸部疼痛,重者可伴有縱隔內積膿、積氣、縱隔氣腫及皮下氣腫。慢性縱隔炎多為肉芽腫樣。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acute mediastinitis
  • 就診科室:外科
  • 常見病因:原發性肺結核或組織胞漿菌病感染所致
  • 常見症狀:寒戰、高熱、氣短及頸部疼痛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急性縱隔炎指外傷手術和感染引起的急性縱隔結締組織化膿性炎症。結核、組織胞漿菌病、放線菌、結節病梅毒、外傷後縱隔出血以及藥物中毒等均可引起縱隔纖維化。也可能與自身免疫有關。臨床少見為繼發性,如貫通性胸部外傷、食管或氣管破裂、咽下異物造成食管穿孔、食管手術後吻合口瘺、食管鏡檢查時、外傷穿孔和食管癌潰瘍穿孔等為常見病因;也可能為自發性,如嘔吐。偶因鄰近組織如食管後腔、肺、胸膜腔淋巴結、心包膜等的感染灶的直接蔓延而引起。

臨床表現

急性縱隔炎早期無症狀,逐漸出現縱隔器官受壓或粘連的症狀,表現為上腔靜脈梗阻綜合徵,出現靜脈壓增高、頭面部、頸部及上肢水腫、頸靜脈充盈,胸壁上側支循環靜脈擴張。急性縱隔炎常見的症狀為寒戰、高熱、氣短及頸部疼痛,重者可伴有縱隔內積膿、積氣、縱隔氣腫及皮下氣腫。感染的膿液也可破入胸膜腔引起急性膿胸及膿氣胸。由於側支循環的建立,梗阻可逐漸減輕,症狀也可改善或消失。病變累及其他器官則可引起各器官梗阻的相應症狀。如吞咽困難、咳嗽、氣促、肺動脈受壓引起肺動脈壓增高;累及肺靜脈可導致肺血管淤血,出現咯血;壓迫膈神經引起膈肌麻痹;壓迫喉返神經出現聲音嘶啞等症狀;若膿腫壓迫氣管可產生高音調性質的咳嗽、呼吸困難、心動過速、發紺,嚴重時出現休克,危及生命。查體可見上肢和頸部皮下氣腫及捻發音,病情進展時皮下氣腫可達胸部、腹部及下肢皮下,胸骨有觸痛,縱隔濁音界擴大,頸部腫脹,心率增快。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周圍血象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明顯增多。
2.其他輔助檢查
胸部X線正位片示兩側縱隔陰影增寬,以上縱隔為明顯,炎症累及周圍胸膜致兩側輪廓模糊;側位胸片示胸骨後密度增加,氣管、主動脈弓的輪廓模糊。可於縱隔的一側或雙側見突出的膿腫陰影,氣管、食管受壓移位。還可出現縱隔氣腫膿腫和液平、胸腔液氣胸等徵象。食管碘油或有機碘液造影可發現食管穿孔部位、食管支氣管瘺或食管胸膜瘺。

診斷

急性縱隔炎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及X線檢查,X線可見縱隔增寬,縱隔內積膿、積氣影像,一般可作出診斷,必要時縱隔穿刺抽出膿液即可確診。

治療

急性縱隔炎的處理,主要針對病因及原發病進行治療。縱隔外傷致氣管破裂者,可行氣管修補術;食管破裂或術後吻合口瘺者,可行食管修補術,禁食補液及胃腸減壓。如因誤吞棗核、菱角等異物引起,須取出異物並同時引流方能控制感染;如異物進入胸腔,或形成一側膿胸則須開胸取出異物,同時引流。如系貫通性外傷或手術後引起,則須根據傷情、病情進行具體處理。
根據膿液培養,指導敏感抗生素的選擇。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輸血、輸液、防治休克、營養支持、吸O2、物理或藥物降溫以減少全身消耗,均為重要措施。若為食管穿孔必須禁食,必要時可行胃或空腸造瘺術,胃腸道營養或鎖骨下靜脈穿刺行深靜脈營養。

預後

急性感染性病變可迅速發展為縱隔膿腫,臨床表現危重、兇險,病死率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