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2022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2022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是一本2022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左丹,房慧玲。

基本介紹

  • 書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
  • 作者:王左丹,房慧玲 編
  •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8月1日
  • 頁數:25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607535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建設,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對此做出過重要部署。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後出台10多個關於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檔案,對思政課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後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就思政課建設多次發表講話,做出重要指示。在2019年3月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彆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辦好思政課,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把教育教學活動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當代大學生要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實現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隨著我國日益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國同世界各國的聯繫更趨緊密、相互影響更趨深刻,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形勢和鬥爭也更加複雜。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可不是一個象牙之塔,也不是一個桃花源。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

圖書目錄

“三位一體”教學模式
立德樹人理念下師範院校思政課“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課堂教學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狀、問題和對策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從新教學理念看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信念教育:協同創新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使命自覺: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課踐行黨建教育探賾
“四個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究
加強大學生黨史國史教育教學的路徑探析
文化視野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論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
寓德育於智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將“四個全面”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體系的理路探析
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使命與路徑探賾
——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
建構歷史記憶增強政治認同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敘事的意義與功能
情感同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
教學的新思路
交往理性視閾下思政課教學“以生為本”新探
新時代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政課教學的意義、困境和改革路徑
實踐教學研究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構建探析
“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探索
——以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為例
紅色文化資源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套用
——以廣東為例
網路教學研究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行動研究
——信息技術與思政課教學融合創新
“網際網路+”時代高校文化自信培育與踐行探賾
創新與發展: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如何應對社會思潮的影響
地方師範高校思政課慕課的“掛課”現象及其啟示
——基於“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
教學實踐的分析
融媒體時代大學生媒體素養的核心與培育
……
延伸·探索·思考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