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好孩子

怎樣教好孩子

《怎樣教好孩子》是張全仁先生、楊彥祿先生所著的指導家長進行家教的科學讀本,該書運用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教育法學知識,採用問答的形式,全面系統地回答了長期以來圍繞家長的焦點、難點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科普意義。該書於2013年3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作者:張全仁楊彥祿
  •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 責任編輯:雨涵
  • 裝幀設計:楊欣
  •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 開本:787×1092mm1/16
  • 字數:200千字
  • 印張:16.00
  • 版次:201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定價:30.00元
精品導讀,作者簡介,

精品導讀

讓家教強壯孩子的未來
寧夏能源科技學會理事長教授級高工孫世文
當我們研究雌界文明史時,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古巴比倫已成為沒落的文明,留給後人的只有悲哀;古今印度的文化落差,留給後人更多的是遺憾;唯有中國是一個從古至今生生不息、繁榮不止的國家。
研究一個民族的興旺與衰敗史就會發現,她的悠久與興盛是需要智慧與智力來支撐的。其他文明古困之所以走向衰敗,是因為它們缺乏足夠支撐力的智慧與智力體系。而中國之所以能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結出繁榮的現代文明之果,就是因為中國有著獨特的智慧與智力體系。
那么,究竟是怎樣的智慧與智力讓中華文明久盛不衰呢?讓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繁榮的現代?是“三教”。毋庸置疑;“三教”就是中國獨特地智慧與智力體系的精髓之一,即: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親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者以自己二三十年的教師生涯,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法學知識,解答長期以來困擾家長的問題,是書中最新穎獨到之處,也正是吸引我提筆為本書作“序”的理由。
孔子提倡“禮樂教化”,老子提倡“順應自然”,墨子重視“目標管理”,莊子看重“浩然之氣”,聖賢們的教誨絕大部分已經積澱為整個民族的人生智慧,透射出永恆的理性之光。它教我們掌握自然運行方法,養成浩然正氣,掌握“仁義禮智信”等綱常之道。如果把一盞燈放進黑暗的房間,黑暗就會瞬間消失,房間頓時有了光明。智慧就是那盞燈的火焰,而承載火焰的就是“三教”。本書的作者說:“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個學校”,所具備的兩條“要素”是:“家庭需要和諧”“家庭要有濃厚的智力氛圍”。從這裡我看到了作者的智慧。
張全仁、楊彥祿老師就是這么默默無聞地以他們的智慧忙碌巷,用自己的手指和鍵盤,觸摸著教育的動脈。他們當過國小、國中、高中、中專學生的老師、中學副校長和教委主任,他們感受著血脈震顫帶來的焦灼與欣喜。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見識把握著一線教育的手腕,感受著每一次腕脈搏動中的獨有韻律。
張全仁、楊彥祿老師善於思考。思考意味著發現,發現意味著創新。思想家康德曾說過:“人世間最美的事物是天上燦爛的星光和內心深沉的思考!”“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我認為思考者就是這樣,身處一隅,卻胸懷千秋,用鋒利的思想穿越狹隘的門窗。用思考預約美麗,讀書如此,教育工作更是這樣。教育是一門藝術,它所面對的是最為獨特、最為複雜、最具魅力、最富變化、最具可塑性的人。當我們失去工作的興致和創新能力而一味墨守成規、隨波逐流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存在的價值。作者埋首耕作於這片大西北的土地上,在工作中努力學習,認真探索,在學習與探索中潛心研究,在研究中不懈創造,嘗試著游離丁蒼白和枯燥之外,預約一個拒絕平庸的夢想!
當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需要一個德才兼備、擁有精英氣質的後代。只有讓孩子們擁有成為時代精英的勇氣,他們才能夠在未來的無情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成為時代的引領者、構建者。那么,就讓我們以張全仁、楊彥祿老師《怎樣教好孩子》為大西北文化底蘊的家教讀物,沐浴他們的家教智慧,接受豐沛的文化甘霖,讓“三教”的宏大與寬博去強壯孩子的未來吧!
2012年8月10於銀川

作者簡介

張全仁,男,漢族,1957年生,寧夏隆德縣人,大學本科學歷,1981年參加工作。曾任農制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員,東方文化藝術聯誼會會員,隆湖中學副校長。現為中學高級教師,寧夏能源環境科技學會常務理事,石嘴山市作家協會會員。從事中學教育教學30多年,始終注重教與研的緊密結合。在《寧夏教育》、寧夏社會科學院《新智庫》、《中國工人》,《九州》、《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等刊物發表論文、訪談及文學作品30餘篇,其中《語文教學要以人為本》獲聖陶杯全國教師論文大賽一等獎,併入選《世紀文典》。著有傳奇小說《奇遇記》一書,2011年11月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楊彥祿, 男,漢族,1955年生,寧夏隆德縣人,大學本科學歷。19 74年參加工作。曾任隆德縣好水中學團委書記,隆湖中學副校長,隆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學高級教師。從事中學教育教學工作30多年,注重教育科研,特別在親職教育方面有深入探索。先後撰寫教育教學論文10餘篇,見諸國內各報刊。其中《書海陶人慧,妙語使智增》一文被寧復自治區團委編進《入腦與動心》一書,並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