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扇鼓

志丹扇鼓

志丹扇鼓屬於延安五鼓之一。是流傳於延安市志丹縣境內的一種地方民間鼓舞。鼓面為扇形,呈橢圓形,用古草板羊皮鞔在一帶柄鐵圈上製作而成,故又稱"羊皮扇鼓"。鼓下的手柄上,有三個倒鉤鐵圈,呈三角形,每個圈上又套三個公母小環,暗含三三九連環之意。當地老百姓視扇鼓為通神之物,用它來驅逐邪惡與魔鬼,祈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歲歲平安,扇鼓舞便逐漸成為地方民間祭祀舞蹈。扇鼓表演形式有鞔頭鼓、踢腳鼓、對峙鼓、散跑鼓等套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志丹扇鼓
  • 分類:舞蹈
  • 地區:陝西省延安市
簡介,起源,歷史運用,宗教意義,拓展延伸,傳承保護,整理,發揚,

簡介

起源

傳說早在北宋時,一放牧者,甚是寂寞,無聊中將羊皮箍在一簸箕形的框上,敲擊取樂,這便是最早的扇鼓的雛形。一次野狼竄入羊群中,牧民無措中亂擊其鼓,野狼驚恐逃遁。此後,眾牧民皆效仿製作,放牧中一面禦敵,一面解悶遊藝,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扇鼓舞。

歷史運用

當地老百姓視扇鼓為通神之物,用它來驅逐邪惡與魔鬼,祈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歲歲平安,扇鼓舞便逐漸成為祭祀舞蹈。扇鼓的表演,多系獨舞,偶爾也有群舞。表演時左手執鼓,右手執一藤條,邊舞邊擊鼓面,其鼓上下晃動,鼓聲與鐵環撞擊聲渾然一體,清脆嘹亮,舞蹈動作粗獷剽悍,或奔或跳,若癲若狂,口中念念有詞,或說或唱,若吼若嘯,愈跳愈狂,愈打愈烈,可謂人助鼓力,鼓顯人威,直至驅逐了邪祟,便雙手擎鼓對天,以示勝利。扇鼓表演形式有鞔頭鼓、踢腳鼓、對峙鼓、散跑鼓等套路。

宗教意義

志丹扇鼓,源於民間山澤,在本縣流傳久遠。因志丹歷史上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和關中耕作農業的結合部,民族雜居,融匯頻繁,而扇鼓最早源於土著居民對付生存環境中的野狼惡獸,後在漫長的歲月河流中漸漸蛻變為土著者對抗各種自然災害和厄運的聖器,遠離民間成為神事活動中震懾邪祟之物。

拓展延伸

《延安圖經》:“俗尚鬼神”。嘉慶《延安府志》:“邑近邊,地高風勁,暑少寒多,受寒即生病。不慣服藥,藥品也不備,病或沉,覓巫師,俗名馬腳,驅鬼多驗”。志丹扇鼓即源於陝北巫儺藝術扇鼓,又叫神鼓,是窮鄉僻壤的巫師神醫驅邪治病的法器。在禳災消難的儀式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歌舞行為,這就是扇鼓舞的原始形態。20世紀40年代,邊區有一首《反對信巫神歌》,裡面唱詞道:“事主把香點,巫神把頭包,前後胸上扎了些紙穗穗,叮叮噹噹把鼓搖,詞兒都預備。前院羊皮鼓,後院三山刀,東跳西奔滿院胡鬧,……”真實地記錄扇鼓在巫事活動中的突出表現。
製作扇鼓十分考究。羊皮要選用春羊皮,這時的羊皮薄,韌性強,清脆響亮。把鐵鍛造成2寸寬1分左右厚的鐵條,再彎曲成扇面形,下留手柄,柄上有龍眼。手柄下有三個圓鐵環,每個鐵環上又套著九個圓鐵環,環形有扁、圓兩種,扁曰母環,圓曰公環。整個圓環鍛造忌用焊接而又不留縫隙。羊皮邊沿卷裹在鐵框上繃緊,不用鉚釘,不用膠粘,其工藝著實令人翹指。因其鼓面成扇形,又是單面,故稱扇鼓。據說,作鼓時間須在星斗出滿時開始,至雞叫三遍完成,不能補做。這或許是巫道們為增添神秘色彩故弄玄虛。
經陳永龍等延安民間藝術工作者們挖掘整理,推陳出新,志丹扇鼓已成為延安一種別具神韻的民間鼓舞。
志丹扇鼓凝重、拙樸、古雅、奇特,充滿神聖感和祥和美。鼓者上身穿布堆畫馬夾,下身穿紅色燈籠褲,左手握鼓柄,右手操鼓鍵,頭扎三九尺寸的長辮,辮梢上系三枚銅線。鼓者左右上下擺動髮辮,甩動銅錢擊鼓,忽如獅子回首,忽如游龍擺尾,忽如鶴行九天,忽如猿猱渡澗。其風格以文鼓為主,具有陝北大秧歌的動律。其表演形式有過街鼓、踢腿轉身鼓、纏頭鼓、貴子鞠躬鼓、馬步搖頭鼓等,鼓聲清脆,環聲宏亮,銅錢鏗鏘,張弛自如,開闔大度,柔和優美,古風悠悠。
志丹扇鼓道具別致,表演新穎,在中國民間舞蹈中獨樹一幟,人稱“黃土地上的活青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歷史含量。

傳承保護

整理

1994年5月,縣教育科技局和文化館的文化專乾薛世俊、白崗等深入鄉野拜訪民間藝人,對順寧鎮石場子溝邢光才的扇鼓演奏技法進行整理和挖掘,使這一種在民間沉埋千年的古老藝術得以重見天日。

發揚

1995年在地區群藝館的舞蹈幹部陳永龍的精心編排與輔導下,志丹扇鼓成為廣場群體藝術,主要表現形式為鞔頭鼓(也叫纏頭鼓)、踢腳鼓、鷂子翻身鼓、對持鼓、散跑鼓等基本套路,韻律由深沉而歡快,流溢著陽剛正氣,顯現出抗爭奮進的豪邁氣概,舞姿飄逸而灑脫,於渾厚中顯空靈,人慾動鼓欲靜,似人與鼓、力與美的浮雕,亦真亦幻,充分展現了善良、淳樸、勇敢勤勞的志丹人民的精神面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