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斗鼓是陝西陝北地區傳統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陝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高柏鄉一帶。“湧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震地聲”,這是對壺口瀑布的描寫,也正是壺口斗鼓的寫照。壺口斗鼓融舞蹈、武術、打擊樂為一體,具有高亢昂揚,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剛烈等特點。表現了黃河兒女征服困難的豪情,融合了黃土高原人樂觀奔放、堅韌不拔的性格。
遺產編號:Ⅲ—16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遺產級別:省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延安市宜川縣
壺口斗鼓使用的樂器不多,只有鼓、鑼、鑔三件,卻能打出大自然的風雨雷電,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打擊技巧的變化有正擊、輕擊、邊擊、邦擊;鑔有擦擊、拋擊、悶擊、平擊;每種擊法還可細分,共打法技巧不下幾十種。傳統配置比例是一鼓對一鑔。演奏方法是主鼓指揮,鑼主奏,群鑔齊鳴,眾鼓爭威,上百面鼓,成百付鑔,共鳴齊奏時,如天地轟鳴,使人感受到當年大禹征服蛟龍的威風。
表演時,表演者結合鼓點節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衝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沖”、“回扣後弓”;鑔手有“雙人對鑔”、“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鼓鑼鑔在這裡變成刀槍劍,演奏者則成為將校卒,威武雄壯,“舞”成了“武”。演奏中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鑔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帶裝飾,整個場面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酣暢淋漓之感,“武”又成了“舞”。
壺口斗鼓的鼓譜有亂颳風、三條鹼、四聲鼓、高橋鼓、大秧鼓、歇歇鼓、跑羅漢、常流水等幾種。鼓譜通俗,象亂颳風的鼓點口訣為“一二連三四、花花小五六,撣七撣八成一十”。
鑼鼓的打法,試舉幾種:
秧歌鼓:|咚咚|嗆嗆嗆嗆|咚咚|嗆嗆嗆嗆|咚咚嗆嗆|咚咚嗆嗆|咚嗆咚嗆|咚咚嗆嗆:‖
高蹺鼓:咚咚|嗆嗆嗆|咚咚|嗆嗆嗆|咚咚嗆|咚咚嗆|咚嗆咚嗆||咚咚嗆:‖
跑羅漢:|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常流水:|咚咚|咚咚咦|咚咚咚|咚咚咦:‖
各鼓的落點:|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2004年,經宜川縣蒲劇團演員王曉芳整理編排出的斗鼓隊形有梅花陣、上山、翻浪、卷白菜心等。
壺口斗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動習俗。過去,多在廟會和大旱之年求雨時祭龍王時以及喜慶節日中演出,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是集中的活動時間,活動開始前,要由廟會會長(由各村推舉產生)先組織祭祀活動,稱為“謁廟”;鼓隊在傘頭的帶領下,敲起鑼鼓,吹著嗩吶,有時還要抬著整豬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燒香敬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並在廟內廣場踢打一陣,意在娛神,“謁廟”結束,正月初八九後,鑼鼓隊員便開始了挨門拜年活動,俗稱“送鑼鼓”。當地有這樣一句諺語:“鑼鼓嗩吶直響哩,屁股底下棍撬哩”民眾也都坐不住了。這裡,鑼鼓隊按時中情況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窯前表演一陣,傘頭根據各家情況,觸景生情演唱風段吉利秧歌,以表賀年之意。主家則認為鑼鼓隊進院入戶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災免難、四季平安。這可能是古“鄉人儺”的習俗遺風。有時兩村鑼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傘頭互唱秧歌,共賀新年,讓道而行,但有時也會出現互不讓道的情況,此刻就要競技賽藝,爭個高低。兩隊鑼鼓大作,好似春雷滾動。鼓手們盡情擊打、跳躍,如瘋似狂,打至高潮,鼓樂暫息,由雙方傘頭出場對歌,這也是競賽技藝的一個方面。直至有一隊陣角先亂,動作不齊,鼓點、隊形也都統一不到一塊或對歌答不上時,就算輸了,於是主動讓道,讓勝者先走。
“送鑼鼓”結束後,鄰村之間的腰鼓隊還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訪,進行交流演出,這和陝北秧歌一樣,稱之為“搭彩門”。正月十五時,各村鑼鼓隊雲集村場,開始了互比互賽活動。各路鼓手各顯身手,互比高低,成為一年裡鑼鼓表演的高潮。這不僅活躍了農村春節文娛活動,還通過彼此觀摩、切磋技藝、推動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賽鑼鼓的活動常延續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罷土地神後方告結束。從此,人們就安心去準備春耕生產了。
壺口一帶的民間有著這樣的一種傳說“鑼鼓鼓聲,上可通靈霄寶殿,下可傳閻羅王府”,因此古時人們用鼓聲祈求上蒼保佑,也用威陣八方的鼓聲來辟邪。“湧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震地聲”,這是對壺口瀑布的描寫,也正是壺口斗鼓的寫照。壺口斗鼓融舞蹈、武術、打擊樂為一體,具有高亢昂揚,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剛烈等特點。表現了黃河兒女征服困難的豪情,融合了黃土高原人樂觀奔放、堅韌不拔的性格。
壺口斗鼓具有黃土高原質樸俊美的風情和黃河壺口豪邁奔放的風骨。既有陝北文化的醇厚,又有關中文化的酣美;它結合了陝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晉南威風風鑼鼓文化的的精細,是秦文化和晉文化的精妙結合,它特有的藝術形式使它以全新的面貌成為陝北鼓林的姣姣者。
鼓在民間舞蹈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分析其藝術形式、風格與地域文化的特色,有以中原地區為代表的北方鼓舞,如河南開封“盤鼓”、陝北洛川“蹩鼓”及“蘭州太平鼓”等。有長江流域一帶的南方鼓舞,小型多樣,靈活纖巧,如安徽“鳳陽花鼓”、江蘇無錫“漁籃花鼓”、湖南“地花鼓”等。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區也廣為流傳,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講究技藝求精。如山西“晉南花鼓”、陝西“宜川花鼓”。
中國的鼓有上千種。陝西是周秦漢唐等十三個朝代建都的地方。在周的時候,周有一個“大舞”。歷史上記載,大舞是歌頌周武王豐功偉績的,以鼓伴奏,鼓之舞之,所以要說中華民族以鼓作舞的舞蹈,應該從周代的大舞算起。其中陝西民間的鼓舞就有50多種。它是中華民族很重要的一部分。陝西的鼓舞,大都具有秦漢古韻。由於陝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黃河文化、巴蜀文化、關中文化的交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今天陝西民間鼓舞形式中多特色、多種類並存的民間鼓舞文化現象。而與宜川一河之隔的山西更是中國鼓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上溯到遠古文化的“土鼓”,“鼉鼓”,下及現在從大到周盈丈幾的帥鼓到小才幾寸的手鼓,鼓在山西,族旺支繁。既有自成一家的清鑼鼓,又有吹打鑼鼓、鼓舞、鑼鼓經及廟堂鑼鼓。清鑼鼓主要有《威風鑼鼓》、《太原鑼鼓》、《絳州鼓樂》等。舞蹈鑼鼓是融舞蹈與鑼鼓於一體,鑼鼓演奏者也是舞蹈表演者,亦稱鼓舞。這是一種比較占老的藝術形式,山西有它相當大的家族,主要有轉身鼓和扇鼓。名氣最大的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綜上所論,壺口斗鼓它結合了陝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晉南威風風鑼鼓文化的的精細,是秦文化和晉文化的精妙結合。
2004年正月十五,應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天鼎有限公司的盛情邀請,剛成立的壺口斗鼓藝術團一行60人赴古城西安演出,他們粗獷的舞姿,展現了黃河兒女征服困難的豪情和黃土高原人樂觀奔放、堅韌不拔的性格。他們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動了古城觀眾,他們紛紛讚嘆,想不到陝北除了安塞腰鼓、宜川胸鼓之外,還有這么雄壯威武的一支。2005年5月壺口斗鼓在延安演出獲得了轟動效應。2005年8月,在中國文聯舉辦的《黃河頌》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上的演出,更是得到了國內外觀眾的喜愛。國內多家媒體先後十多次進行了報導。從觀眾的反映來看。它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發掘推廣壺口斗鼓,對於豐富陝北鼓文化、培育當地文化產業、弘揚中華民族的黃河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時代意義。
陝北鼓多,素有舞鼓之鄉的美譽。安塞腰鼓威振海內外,早已家喻戶曉。宜川胸鼓、洛川蹩鼓、志丹扇鼓、黃龍獵鼓各領風騷。還有黃陵抬鼓、土基對面鑼鼓、富縣飛鑼等然而,就在延安東南、黃河之濱的宜川縣壺口一帶,卻有一支雄壯威武的鑼鼓一直藏在深山無人識,它有陝北鑼鼓的特徵,又有山西威風鑼鼓的影子。這就是相傳起始於大禹治水的壺口斗鼓。
據《宜川縣誌》記載,壺口斗鼓過去稱賽鑼鼓,慣稱“大家俱”。有大鼓、大釵、大鑼3件,打起來音響宏遠。過去春節廟會、求神祈雨時演出,現在春節、旅行、文娛、集會都敲鑼打鼓。過去廟會期,各村鑼鼓相遇,互相比賽,壯漢揮動鼓錘、舞起大釵、擊起大鑼,渾身使勁,汗流浹背,數村相對,互不示弱,有時發生衝突,社頭出來調解,此謂之賽鼓。
壺口斗鼓歷史悠久,由於只在黃河沿岸流傳,多年來瀕於失傳。在宜川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傳說大禹在鑿壺口,劈孟門的時候,在黃河兩岸查看水情,途經宜川鄉閣樓鄉衣錦村時,曾在一周姓人家借宿,周家有個漂亮的女兒,喜歡上了以天下蒼生為已任的大禹,村里人就為他們辦了喜事。結婚後才三天,大禹就告別了新娘子又開始了劈山鑿石的偉大事業。在多年治水過程中,他曾經三過家門而沒有回家。後來,塗山氏十分想念自己的丈夫,就去壺口看望,可是她看到的是大禹變成了一隻大熊在開山,她以為大禹補被熊吃了,就化做了大山躺在壺口瀑布的西岸守望大禹幾千年,今人稱作秀女峰。村里人們感念大禹的恩德,也為大禹是自己的親戚而自豪,故而當地人尊稱大禹為祖老姑父,就在村里給大禹修了廟,塑了像,按宜川的風俗稱為“姑父廟”。也給他的妻子塗山氏修建了一座小廟,稱為“姑姑廟”。到了後世,每逢天旱,村里人就把“姑父廟”和“姑姑廟”的神像抬到一起。他們兩人一見面,黃河龍王就會排雲布雨,直到如今還靈驗得很。
有一種傳說,大禹在治理黃河時,黃河裡有一條蛟龍興風作浪,大禹懷抱濟世拯物之心,奮力擒拿它。十里八鄉的老百姓們紛紛乾來,在黃河岸邊的龍王辿擺起了鼓陣,成千面鑼鼓爭搶著湧向瀑布,他們用氣勢沖天的鼓聲來壓住黃河的怒吼聲,以此來震住黃河的蛟龍,為禹王爺擊鼓助威,所以形成了斗鼓。當大禹將蛟龍壓在壺口的十里龍槽中之後,人們擂鼓慶祝勝利。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從此以後,斗鼓就成為壺口民間慶祝成功喜悅的一種形式,流傳至今。
這個故事是美麗的,它反映了陝北人民、依錦人民對大禹豐功偉績的眷戀之情,寄託著千百年來人們對治水滅患、造福於民的大禹的深切懷念。但是這個故事在千載悠悠的傳承中,有了新的變異,壺口斗鼓的精神內涵恰恰與大禹治水的不屈氣概相吻合。
壺口斗鼓使用的樂器不多,只有鼓、鑼、鑔三件,有些地方還有大鼓指揮、小鑔、鎖吶等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