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衰竭

心肌衰竭又稱“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並由此產生一系列症狀和體徵。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臟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臟病而產生心力衰竭的表現。妊娠、勞累、靜脈內迅速大量補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臟的負擔,而誘發心肌衰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肌衰竭
  • 心肌衰竭:又稱“心力衰竭
  • 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
  • 左心衰竭: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
[症狀體徵]
心肌衰竭分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呼吸困難,初起為勞力性呼吸困難,終而演變為休息時呼吸困難,只能端坐呼吸。陣發性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現,多於熟睡之中發作,有胸悶、氣急、咳嗽、哮鳴,特別嚴重的可演變為急性肺水腫而表現劇烈的氣喘、端坐呼吸、極度焦慮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為粉紅色泡沫樣痰)、紫紺等肺部鬱血症狀。右心衰竭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尿少,夜尿,飲水與排尿分離現象等。主要體徵是肺底濕性羅音或全肺濕性羅音,肺動脈瓣第二音亢進,奔馬律與交替脈,肝腫大,肝頸回流陽性,X線檢查以左心室或左心房增大為主。實驗室檢查則左心衰竭有臂舌時間延長,飄浮導管測定肺動脈毛細血管楔嵌壓增高;右心衰竭有臂肺時間延長、靜脈壓明顯增高。
現代醫學對本病發生的基本原理尚缺乏明確的全面認識。左心衰竭多因左心受到損害,負荷過度,阻力增加;右心衰竭最常見的發病原因是左心衰竭時所產生的肺阻性充血和肺動脈高壓。右心衰竭較少單獨出現。
左心衰竭的主要診斷依據,是在通常可引起左側心力衰竭的心臟病基礎上發現上述肺阻性充血的特殊症狀和徵象。胸部X線檢查以及功能的測定均有助於診斷。
臨床亦可出現全心衰,同時出現左右心衰的各項表現。
[治療]
心肌衰竭病因治療包括基本心臟疾病的治療及其誘發因素的預防和控制。心力衰竭本身症狀的一般治療要從減輕心臟負荷、增加心排血量、控制體內的鈉和水等方面考慮。
本病在祖國醫學中屬“心悸怔忡”、“水腫”,“喘證”、“痰飲”等範疇。一般分為心腎氣虛、陽虛、氣陽兩虛或心腎陰虛、陰陽兩虛等。心主血脈的功能失常,以致心失所養而心悸怔忡,或陽虛水飲不化,致水飲凌心射肺的驚喘而現咯血之症,或水飲泛溢而水腫。氣虛陽微可致血行無力而成痰滯,見有紫紺、肝腫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