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損傷標誌物是指心肌損傷時釋放到外周血中並被檢測到的蛋白質類和(或)酶類物質。通過對該類物質的檢測可為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伴有心肌損傷的疾病的臨床診斷、病情監測及危險分層等有提示作用。理想的心肌損傷標誌物除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外,還應具有以下特性:①主要或僅存在於心肌組織,在心肌中有較高的含量,可反應小範圍的損傷:②能檢測早期心肌損傷,且視窗期長;③能估計梗死範圍大小,判斷預後;④能評估溶栓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肌損傷標誌物
心肌損傷標誌物分類及測定
1.血清天門冬氨酸轉氨酶
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又稱穀草轉氨酶(GOT),廣泛分布於人體各組織。肝臟、骨骼肌、腎臟、心肌內含量豐富。紅細胞AST約為血清的10倍,輕度溶血會使測定結果升高。
(1)參考值:<40U/L(37℃),通常採用酶偶聯速率法。
(2)臨床意義:AST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後6~12小時升高,24~48小時達峰值,持續5天或1周,隨後降低。因為AST不具備組織特異性,故單純的AST升高不能診斷心肌損傷。
2.血清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工酶
乳酸脫氫酶(LD)是葡萄糖無氧酵解中調節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關鍵酶,廣泛存在於肝臟、心臟、骨骼肌、肺、脾臟、腦、紅細胞、血小板等組織細胞的胞質和線粒體中。LD是分子量135KD的四聚體,由M型和H型亞單位構成5種同工酶:H4(LD1)、MH3(LD2)、M2H2(LD3)、M3H(LD4)、M4(LD5)。
(1)參考值:①乳酸脫氫酶:丙酮酸為底物時,200~380U/L;乳酸為底物時,109~245U/L。②LD1為28.4%±5.3%,LD2為41.0%±5.0%,LD3為19.0%±4.0%,LD46.6%±3.5%,LD5為4.6%±3.0%。乳酸脫氫酶常用速率法檢測其總活性,而其同工酶常用電泳法測定。
(2)臨床意義:發生心肌損傷時,心肌細胞膜破裂,線粒體、胞質內物質外漏到細胞間液及外周血中。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工酶LD1在急性心肌梗死發作後8~12小時開始升高,48~72小時達高峰,7~12天恢復正常。連續測定乳酸脫氫酶,對於就診較遲,肌酸激酶已恢復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血清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調節酶,在ATP提供的能量下,催化肌酸生成磷酸肌酸和ADP,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其次為腦組織的細胞質和線粒體。
(1)參考值:酶偶聯法或連續監測法,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肌酸顯色法,男性15~163U/L,女性3~135U/L。
(2)臨床意義:①診斷急性心肌梗死:肌酸激酶於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後3~8小時即明顯升高,10~36小時達高峰,3~4日恢復正常。如肌酸激酶小於參考值上限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但也應除外心肌小範圍損傷及心內膜下梗死等情況。②病毒性心肌炎時,肌酸激酶明顯升高。③多發性肌炎和各種原因引起的骨骼肌損傷、各種插管術和術後、肌內注射氯丙嗪等,肌酸激酶均可升高。
4.肌酸激酶同工酶
CK是一種二聚體,由M和B兩個亞基組成,有三種同工酶,CK-BB(分布在腦),CK-MB(分布在心肌),CK-MM(分布在骨骼肌)。
(1)參考值:瓊脂糖凝膠電泳法,CK-MM 94%~96%,CK-MB<5%,CK-BB極少。
(2)臨床意義:①診斷急性心肌梗死:CK-MB於急性心肌梗死發病2小時後增高,9~30小時達高峰,2~3日恢復正常。CK-MB對急性心肌梗死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優於肌酸激酶。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後CK-MB持續處於高水平,說明心肌梗死在繼續;若下降後又升高,提示原梗死部位在擴展或又有新的梗死出現。②心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顫動、心臟手術、冠狀動脈造影也有CK-MB的升高。③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肌萎縮、擠壓綜合徵、肌內注射等,CK-MB也可輕微升高。
5.心肌肌鈣蛋白
心肌肌鈣蛋白存在於心肌細胞的細肌絲上,僅3%~6%存在於肌細胞胞質中。鈣蛋白是由3個亞單位,即肌鈣蛋白C、肌鈣蛋白I及肌鈣蛋白T組成的複合物。其中,血清心肌肌鈣蛋白T和心肌肌鈣蛋白I是心肌損傷的特異性標誌物,它們出現早,最早可在症狀發作後2小時出現。
(1)參考值:採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心肌肌鈣蛋白T正常範圍是0.02~0.13μg/L,>0.2μg/L為臨界值,>0.5μg/L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鈣蛋白I正常範圍是L,>1.5μg/L為臨界值。
(2)臨床意義:①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鈣蛋白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選標誌物。心肌肌鈣蛋白T於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後3~6小時開始升高,10~24小時達高峰,10~15日恢復正常;心肌肌鈣蛋白I於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後3~6小時開始升高,14~20小時達高峰,5~7日恢復正常。②心肌肌鈣蛋白T和心肌肌鈣蛋白I可敏感地反映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損傷的存在。③可用於溶栓後再灌注的判斷。
6.肌紅蛋白
肌紅蛋白存在於心肌和骨骼肌中,健康人血中含量極低。由於肌紅蛋白相對分子量小,且存在於胞質內,故在肌肉損傷時出現較早。
(1)參考值:採用酶聯免疫吸附法,50~85μg/L;放射免疫分析法,6~85μg/L。
(2)臨床意義:①診斷急性心肌梗死:肌紅蛋白於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後0.5~2小時即可升高,5~12小時達高峰,18~30個小時恢復正常。②其他:肌肉損傷、休克及腎衰竭時肌紅蛋白也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