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籽絞股藍

心籽絞股藍

心籽絞股藍(學名:Gynostemma cardiospermum Cogn. ex Oliv.)是葫蘆科絞股藍屬植物。草質攀援植物;莖細弱,具縱棱及溝,無毛。葉片膜質,鳥足狀,具小葉3-7枚,葉柄長2.5-5厘米。花小,雌雄異株。雄花排列成狹圓錐花序,與葉等長,序軸細弱。蒴果球形或近鐘狀。種子闊心形,寬4.2-5毫米,微壓扁,表面具皺紋及疣狀凸起,邊緣具溝及狹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部(建始、鶴峰、利川等)、陝西南部和四川。生長於海拔1400-2300米的山坡林下或灌叢中。

全草可以入藥,性味甘、平;除水利濕,清熱解毒。主治風濕疼痛、濕熱黃疸、瘡毒、瘰癧潰瘍等症。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播種,扦插,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種子直播,田間管理,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草質攀援植物;莖細弱,具縱棱及溝,無毛。葉片膜質,鳥足狀,具小葉3-7枚,葉柄長2.5-5厘米;小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橢圓形,中間小葉長4-10厘米,側生小葉較短,先端漸尖,基部變狹,邊緣具大小不等的圓齒狀重鋸齒,無毛或有時沿中肋和邊緣具小剛毛,微粗糙;小葉柄短。卷鬚細,上部2歧。
花小,雌雄異株。雄花排列成狹圓錐花序,與葉等長,序軸細弱;花萼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急尖,長為花冠裂片的一半;花冠5深裂,裂片披針形,尾狀漸尖,具1脈;花絲合生成圓柱形,花葯卵形,著生於花絲柱的頂端,2室,縱裂。雌花排列成總狀花序,較短;花被同雄花,子房下位,球形,疏被長柔毛,花柱3,短粗,長約0.5毫米,略叉開,柱頭半月形,外緣具不規則的裂齒;胚珠成對,下垂。蒴果球形或近鐘狀,直徑8毫米,無毛或疏被微柔毛,中部具宿存花萼裂片5枚,頂端平截,具3枚冠狀物,成熟後由頂端三裂縫開裂,果皮薄殼質。種子闊心形,寬4.2-5毫米,微壓扁,表面具皺紋及疣狀凸起,邊緣具溝及狹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部(建始、鶴峰、利川等)、陝西南部和四川。生長於海拔1400-2300米的山坡林下或灌叢中。

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的採收和保藏:待漿果成熟時顏色變紫色便可採收。把花序釆回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其自然後熟l周后再釆下果實,放在竹蓆上晾曬風乾後保存備用。
播種期及種子處理:當表土層地溫恆定在12℃以上時即可播種,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清明前後為適播期。播前1周處理種子,先搓去果皮,用35-40℃的溫水浸泡2-3小時,撈出晾乾種皮上的水分,再與5-10倍量的細沙和細土混勻即可播種。
播種量及播種方法:一般每公頃用種量在7.5-15千克之間。一般分為條播和穴播2種。條播:適宜於高畦作壟開橫溝播種,方法與要求同直播;穴播:穴距為16-20厘米,每穴播4-5粒種子,播後穴面覆3-6厘米的細土或草皮泥灰蓋種。待芽苗長至10厘米即可移植。

扦插

帶根扦插:扦插時期在清明前後至立秋均可,但對於留種地,若到處暑以後扦插,當年不能開花結實,故以早播為好。方法是用帶老根的心籽絞股藍藤蔓或帶芽、根的肉質地下莖作母株,每3節剪成1段作插穗;若當天不能栽插,須置陰涼潮濕處存放,最好是現剪現栽,以提高成活率。以每畦種2行,株距12-15厘米為宜。扦插時根要舒展,芽應向上,地下埋2節,地上留l芽節,覆土要壓實,細土蓋溝,保持濕潤。
莖蔓扦插:即剪取多年生不帶根的心籽絞股藍莖藤作插穗。此法可避免植株根系受損,不致破壞原有資源。扦插方法基本同上,將健壯無病蟲害的藤蔓每7-10厘米剪成l段(每段應留芽3個以上)。扦插時用木棍在地上戳眼,或開溝條播,行距20厘米,株距5厘米,栽後封土壓實並澆水淋透。若有太陽直曬,可插樹枝遮蔭至生根長葉。插苗培育40天左右即可移栽定植。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地:宜選陰溝邊、籬笆下、岩壁下、柵欄邊空地以及村邊坡地闊葉林、防風林、次生林地或無污染的陰濕地作種植地。土壤以肥沃、疏鬆、濕潤、澆灌方便的壤土最佳。
整地:冬前進行深翻細整。在林地里,若上層冠幅過於茂密,宜伐去少量樹叉及喬木層,保留灌木層,高產栽培要求作畦。可每隔120厘米沿坡地等高線方向作畦,畦溝寬30厘米,溝深15厘米,畦上施以林中腐殖土、農家肥等基肥,並將土、肥相互拌勻,使畦面呈瓦背形。心籽絞股藍除野外露地栽種外,也可在庭院、樓房陽台用盆栽。

種子直播

每約18厘米開1條溝進行直播,播溝深3-5厘米,溝寬6-10厘米,行距為30-40厘米,以便搭架牽藤。種子在播種溝內相距1-2厘米,播後溝面覆3-6厘米的細土或草皮泥灰蓋種。

田間管理

追肥與中耕除草:在田間管理工作上,除經常保持土壤有一定濕度外,生長過程應適當迫肥。苗期施1次稀薄人畜糞水,並配施磷鉀肥;第1次收割後,再施1次肥;秋後第2次收割後結合鬆土培土施入冬肥,以施腐熟有機肥為主。在幼苗未封行前,要經常中耕鬆土與除草,若發現有缺株斷壟,可就地疏密補稀,帶土移栽,確保全苗。人夏後要及時灌溉,注意保持降溫,以防高溫乾燥造成植株灼死或生長不良。
合理調配雌雄株比例:因心籽絞股藍為雌雄異株,若需收穫種子,留種地要結合定苗搞好雌雄株的搭配。扦插育苗可預先掌握配置雌雄株藤蔓的比例,具體要求是每10棵雌株,一般留3-5棵雄株,以提高結實率。
搭架牽藤:在心籽絞股藍莖藤長至30厘米或封行前,最好能用竹竿或樹枝等物來扦插或搭架,讓藤蔓攀援向上生長,以利於通風透光,促進授粉結實,防止果實觸地而種子霉爛,便於採收和提高產量。

病蟲防治

病害

危害症狀:病原屬單囊屬白粉病菌,為危害葉部的一種真菌病害。得病葉片病斑處呈枯黃色,葉面生有白粉狀的霉斑,擴大後可連成一片密布全葉,到後期於白粉層上及葉背生有眾多的小黑點。受害植株生長衰弱,影響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致使光心籽絞股藍葉片枯萎,以至地上部分枯死,降低藥材產量和質量。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適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一旦發現發病中心,應及時拔除病株,以防擴大蔓延;發病初期噴射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200-15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噴2-3次。
危害症狀:又稱菌核性根腐病,病原菌為小核菌屬白絹病菌,屬全株性真菌病害。一般於4月下旬開始發病,6月上旬至7月下旬最嚴重。在心籽絞股藍貼地或近土表的莖蔓首先發生,然後蔓延擴大至葉部。患病植株根和莖呈暗褐色,長有白色菌絲體;病葉暗褐色水漬狀似開水燙過一樣軟腐,葉面也長有白色菌絲體;由於病原菌絲不斷地迅速繁殖擴散,從而破壞了植株的輸導組織和皮層,導致植株凋萎或腐爛枯死。
防治方法:選擇無病種苗及在無病田內選苗作為繁殖材料;儘量選用無病地塊或避免在前作易發病的地塊種植;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通風降濕,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於病穴中施生石灰消毒;發病初期可用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1次,連噴2-3次。

蟲害

危害症狀:屬天牛的幼蟲,為危害心籽絞股藍的要害害蟲。它的幼蟲在心籽絞股藍地潛伏越冬後,翌年春季變態為天牛(成蟲)。鑽心蟲鑽進心籽絞股藍莖蔓的基部約6-10厘米處,咬小孔鑽進莖蔓里啃吃內壁精髓,用泄出的糞便阻塞孔口,然後潛居在心籽絞股藍莖蔓里不斷地蛀蝕,而莖蔓外部組織不受破壞,只見到藤莖基部形成象棗核狀的“腫瘤”狀突起,這就是鑽心蟲的“安樂窩”,它可以在裡面安全越冬而不致凍死。
防治方法:在秋末管理心籽絞股藍時,一旦發現此症狀可進行人工根治。具體做法是用刀片割開小口取出鑽心蟲即可,而不必用農藥來防治。
  • 小地老虎
危害症狀:小地老虎是心籽絞股藍藍苗期主要的地下害蟲。幼蟲夜間出土活動,從莖基部咬斷取食,造成缺苗。
防治方法:冬春時剷除地面雜草和枯枝落葉,消滅越冬幼蟲和蛹;清晨日出前,在被害苗附近土面的小孔處,挖出幼蟲捕殺;成蟲期,夜晚點燈誘殺;初齡幼蟲大部分在雜草和幼苗上棲息取食,是藥劑防治的好時機,可用98%的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5%殺蟲菊酯乳油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
危害症狀:灰巴蝸牛是心籽絞股藍的主要食葉軟體動物,成貝或幼貝取食葉片,造成缺刻、孔洞,並舐斷嫩莖。
防治方法:收穫後,冬春清除地里雜草;在日出前或雨後捕找幼貝和成貝並搗死;在產卵盛期,及時中耕除草,清滅卵粒;苗期可噴灑1%的石灰水或每公頃用茶籽餅60-75千克撤施。

主要價值

全草可以入藥,性味甘、平;除水利濕,清熱解毒。主治風濕疼痛、濕熱黃疸、瘡毒、瘰癧潰瘍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