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巴蝸牛

灰巴蝸牛

軟體動物名,為柄眼目,巴蝸牛科。分布在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等。寄主於黃麻、紅麻、苧麻、棉花、豆類、玉米、大麥、小麥、蔬菜、瓜類等·為害麻葉成缺刻,嚴重時咬斷麻苗,造成缺苗斷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巴蝸牛
  • 拉丁學名:Bradybaena ravida (Benson)
  • 別稱:蜒蚰螺、水牛兒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亞綱:肺螺亞綱
  • :柄眼目
  • :巴蝸牛科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等
形態特徵,發生規律,

形態特徵

蝸牛蝸牛
田螺等大小,殼質稍厚,堅固,呈圓球形。殼高19mm、寬21mm,有5.5—6個螺層,頂部幾個螺層增長緩慢、略膨脹,體螺層急驟增長、膨大。殼面黃褐色或琥珀色,並具有細緻而稠密的生長線和螺紋。殼頂尖。縫合線深。殼口呈橢圓形,口緣完整,略外折,鋒利,易碎。軸緣在臍孔處外折,略遮蓋臍孔。臍孔狹小,呈縫隙狀。個體大小、顏色變異較大。卵圓球形,白色。

發生規律

是中國常見的為害農作物的陸生軟體動物之一。各地均有發生。上海、浙江年生1代,11月下旬以成貝和幼貝在田埂土縫、殘株落葉、宅前屋後的物體下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開始活動,該蝸牛白天潛伏,傍晚或清晨取食,遇有陰雨天多整天棲息在植株上。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成貝開始交配,後不久把卵成堆產在植株根莖部的濕土中,初產的卵表面具粘液,乾燥後把卵粒粘在一起成塊狀,初孵幼貝多群集在一起取食,長大後分散為害,喜棲息在植株茂密低洼潮濕處。溫暖多雨天氣及田間潮濕地塊受害重;遇有高溫乾燥條件,蝸牛常把殼口封住,潛伏在潮濕的土縫中或莖葉下,待條件適宜時,如下雨或灌溉後,於傍晚或早晨外出取食。11月中下旬又開始越冬。防治方法
(1)清晨或陰雨天人工捕捉,集中殺滅。
(2)用茶子餅粉3kg撒施或用茶子餅粉1—1.5kg加水100kg,浸泡24小時後,取其濾液噴霧,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
(3)每667㎡ 用8%滅蝸靈顆粒劑1.5—2kg,碾碎後拌細土或餅屑5—7kg,於天氣溫暖,土表乾燥的傍晚撤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間,2—3天后接觸藥劑的蝸牛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防治適期以蝸牛產卵前為適,田間有小蝸牛時再防1次效果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