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籽絞股藍(學名:Gynostemma microspermum),葫蘆科,絞股藍屬的一種植物。草質藤本。莖纖細灰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縱溝紋,被稀疏絨毛,複葉,小葉膜質,被糙毛;側生小葉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央一枚較大,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粗毛,葉緣有鋸齒,齒尖具芒。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圓錐狀;花小,瓠果球形,大如豆,熟時黑色。果實圓球形,味苦,有草腥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籽絞股藍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目:葫蘆目
- 科:葫蘆科
- 種:小籽絞股藍
- 分布區域:產雲南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繁殖方法,種子繁殖,枝條繁殖,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栽培管理,收穫加工,病害防治,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莖攀援,細弱,具縱棱及溝,無毛或節上被長柔毛。葉片薄紙質,鳥足狀,具小葉5枚,葉柄長約2厘米,具條紋,無毛;小葉片橢圓形,中間小葉長3-4厘米,寬1.5-2厘米,側生小葉遙小,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鈍,邊緣具大小不等的鋸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短剛毛,沿主脈較密,沿邊緣具1行柔毛,背面淡綠色,無毛;小葉柄長約3毫米,上面被柔毛。卷鬚纖細,2歧,無毛。花雌雄異株。花未見。果序為總狀,果稍密集,長2-3厘米,直徑約1厘米。蒴果小,黃綠色,具深色斑點,球形,徑約3毫米,無毛,平滑,近頂端具宿存花萼裂片,平截,具3枚冠狀物,成熟後由頂端3裂縫開裂,有種子1-2粒。種子闊心形,極壓扁,褐色,寬2.5毫米,長約2毫米,厚不及1毫米,頂端微凹,表面具乳突狀凸起,邊緣具條紋,無齒。果期12月。
生長環境
小籽絞股藍生長於海拔850-1350米的濕潤石灰山密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勐臘。
分布範圍
小籽絞股藍產於中國雲南南部(勐臘)。
近種區別
本種與心籽絞股藍G.cardiospermumCogn.exOliv.相似,但葉及果實遠較小,小葉長3-4厘米,果實直徑3毫米,具深色斑點,並略密集為總狀,易於區別。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9月和10月採集成熟果實,乾後去果皮,放在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浸泡8小時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進發芽。浸泡後的種子用草木灰適量拌勻,採用條
小籽絞股藍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後覆蓋1cm厚,再蓋一層草,保持土壤濕潤,苗長出後揭去蓋草,撥除雜草,並搭架遮陰50%左右。幼苗長出了3~5片真葉,苗高5~10cm時,便可進行移栽。
枝條繁殖
小籽絞股藍亦可採用枝條扦插或根狀莖繁殖。扦插時除去病蔓,選擇健壯的枝蔓,剪截有3節的插穗,上節留葉,中下節插入土中,45天后即可移栽。根狀莖繁殖是將根狀截成3~5cm長段,插入土中蓋土壓實。其它要求與扦插繁殖相同。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小籽絞股藍喜陰濕、疏鬆肥沃的土壤。種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邊、房屋前後坎、山坡路旁、岩腳根等均可。日曬多的山地或大田種植時,中間要套種能起擋陽作用的植物,可進行糧藥、果藥、林藥間套種,以達到藥糧林三豐收。
栽培管理
平坦的山地或旱田宜作瓦背形的平畦,寬1.3cm,長度不限;坡地深翻,不需作畦。但二者均要開通排水溝和留行人道,以便管理。山地與旱田的行距均為0.6m,株距0.3m,每畝密度為3000株左右,畝施入1000~2000kg有機肥和20kg過磷酸鈣作底肥。下栽時間一般為4~9月底,盛夏需遮蔭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穴可栽1~3株,栽法呈三角形,株與株之間相距10cm。中耕和除草結合進行,栽下2個月內將雜草剷除後抖淨泥塊仍放藥根土表周圍。
收穫加工
通常1年收2次,第1次在5月中旬到7月上旬,溫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第1次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凍地區,每年只收穫1次,於10月份收穫。
加工可借鑑國外的做法是:采絞股藍新鮮的全草,洗淨、攪拌、壓榨、分離、過濾,再將不含葉綠素的淡色清液,用冷凍乾燥法或瞬間乾燥法得到絞股藍原汁乾粉,這種乾粉各種成分損失較少,有益健康,且轉運方便。
病害防治
小籽絞股藍抗病性較強,但雨期易發生猝倒病。防治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爾多液200倍澆灌病區;在播種或扦插前用1kg敵克松或用2~3%硫酸亞鐵,每畝50~70kg,進行土壤消毒。二是撥掉病株,然後在其周圍撒上石灰粉。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一般不得使用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