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貧窮

在現代社會,關注人的心理需要不亞於關注物質的需要,人的“心理貧窮”同樣會影響社會的穩定。當心理上的“窮困”到了偏執、乃至只有所謂“仇恨”的地步,既害人又害己的極端行為必然出現。犯罪人的報復動機往往起源於私憤,但其報複目標並不僅限於“利益直接相關人”,而出現報複目標泛化的趨勢,進行“無差別傷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貧窮
  • 屬性:導致犯罪的幾率也逐漸增大
  • 對象:影響社會的穩定
  • 對應:理解和包容
●當偏執發展到嚴重程度時,導致犯罪的幾率也逐漸增大。我們不能認為偏執的人都會實施犯罪,但是,報復施虐者均具有偏執心理,這是不爭的事實。犯罪人的報復動機往往起源於私憤,但其報複目標並不僅限於“利益直接相關人”,而出現報複目標泛化的趨勢,進行“無差別傷害”。這種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相當大的。
●在現代社會,關注人的心理需要不亞於關注物質的需要。人的“心理貧窮”同樣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對於某些犯罪動機,我們特別要注意不要以“一般的社會理由”遮掩“個性中的問題”。面向公眾的心理諮詢應當增強科學性,國外已經開始研究的“人生危險性評估”(或稱“危險人格評估”)也應當在我國起步。
●維護社會穩定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社會大眾應當更加理性地面對各種矛盾糾紛和利益衝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以理性的姿態積極預防和化解可能存在的種種不和諧因素,增進相互理解和包容,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從而促進社會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