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經典讀本

心理學經典讀本

《心理學經典讀本》是2011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國宏

基本介紹

  • 書名:心理學經典讀本
  • 又名:Classic Edition Sources:Psychology,4th Edition
  • 作者吳國宏
  • 譯者:樊茜瑜
  • ISBN:9787309077865
  • 頁數:304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叢書名:大學譯叢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此次的第四版修訂編者就是著重尋找那些最能帶給心理學以激動人心的經典研究。可讀性被放在最為首要的位置,每一篇節選都經過精心的修訂,以確保當初研究的精髓都能為讀者所領悟。
特里·F·小約翰編著的《心理學經典讀本》第四版代表了百多年來心理學的思想和套用。
瀏覽一下目錄,你就會發現心理學教科書中常常出現的那些大家們都已包括在其中。這些得到廣泛承認的心理學家們在各自領域中都做出了尤為重要的貢獻,因而也贏得了尊重。本書儘量挑選他們的代表之作。
與普通教科書不同的是,《心理學經典讀本》第四版所選的各章內容提供了心理學中一些里程碑式研究的來龍去脈,包括了一些“幕後”的內容,以便我們可以了解那些心理學史上的大師們是如何思考、感受、實施研究並建立起自己的理論的。

編輯推薦

特里·F·小約翰編著的《心理學經典讀本》第四版,集50選歷經時日但仍卓顯價值的經典論文、述評、書籍相關章節摘錄和研究報告於一身,正是這些文章及背後的工作奠定了心理學研究今天的格局,它們代表了如今我們對心理學學科的了解。本書跨越過去和現在,從眾多超拔的心理學研究者和實踐家的著作中,精心編選了這些文章,他們包括從威廉·詹姆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B·F·斯金納到瑪麗·D·S·安斯沃斯、戴維·巴斯、馬丁·塞勒格曼和伊莉莎白·盧福特斯這樣的大家。這些聲譽卓著的心理學家對學科都有傑出的貢獻,也是學界公認並廣受尊崇的學者和研究者。
每一篇節選都能給讀者提供新的視野,遠遠超出我們以為的心理學的模樣。第四版所輯之範圍,代表了心理學近100多年來的主要思想和套用,年代的真實跨度從1890年直到1995年。心理學是一個不斷發展且充滿活力的學科,新的研究當然會修正我們選編文章中述及的某些觀點。然而,追尋這些最初的思想源泉無疑將提升和豐富我們對心理學及其核心概念的理解。

目錄

第一章 心 理 學 簡 介
第一選 威廉·詹姆士,摘自“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心理學原理》
第二選 約翰·B·華生,摘自“行為主義學家眼中的心理學”,《心理學評論》
第三選 瑪麗·惠頓·卡爾金斯,摘自“韋爾斯利學院的實驗心理學”,《美國心理學雜誌》
第四選 W·托德·德凱和D·M·巴斯,摘自“人的本性、個體差異以及情境重要性:進化心理學的視角”,《心理學新進展》
第二章 心 理 生 物 學
第五選 羅傑·W·斯佩里,摘自“大腦半球的分裂以及意識覺知的統一”,《美國心理學家》
第六選 詹姆士·奧爾茲,摘自“中樞神經系統與行為強化”,《美國心理學家》
第七選 巴里·L·雅各布,摘自“血清素,肌肉運動以及抑鬱症相關精神障礙”,《美國科學家》
第八選 羅伯特·普洛明,摘自“環境與基因:行為的決定因素”,《美國心理學家》
第三章 感 覺 與 知 覺
第九選 庫爾特·考夫卡,摘自“知覺:格式塔理論介紹”,《心理學報》
第十選 羅伯特·L·范茲,摘自“新生兒的圖案視覺”,《科學》
第四章 睡 眠 與 意 識
第十一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摘自“夢是願望的滿足”,《夢的解析》
第十二選 尤金·阿瑟林斯基和內森·克萊特曼,摘自“睡眠中的眼動周期及其伴隨的現象”,《科學》
第十三選 艾倫·霍賓森和羅伯特·麥凱利,摘自“大腦是夢的發生器:夢的激活整合假設”,《美國精神病學報》
第五章 學 習
第十四選 伊凡·P·巴甫洛夫,摘自“條件反射:對大腦皮層生理活動的研究”,由G.V.Anrer翻譯和編著
第十五選 約翰·B·華生和羅莎麗·雷納,摘自“情緒條件反射”,《實驗心理學雜誌》
第十六選 B·F·斯金納,摘自“操作行為的塑造與保持”,《人類行為的科學》
第六章 人的記憶
第十七選 理察·M·謝福林和理察·C·阿特金森,摘自“長時記憶的存儲和提取過程”,《心理學評論》
第十八選 勞埃德·R·彼得森和瑪格麗特·簡·彼得森,摘自“獨立字表的短時記憶保持”,《實驗心理學雜誌》
第十九選 安德爾·特爾維,摘自“什麼是情節記憶?”,《心理學新進展》
第二十選 伊莉莎白·F·洛夫特斯,摘自“目擊者證詞的疑問”,《認知心理學》
第七章 認 知 與 智 力
第二十一選 劉易斯·M·特爾曼, 摘自“比納—西蒙智力測量量表”,《臨床心理學》
第二十二選 羅伯特·羅森塔爾和列儂·雅各布森,摘自“教師期望效應:學生智力測驗結果的決定因素”,《心理學報告》
第二十三選 珍妮特·希伯理·海德,摘自“兒童對性別偏向語言的理解”,《發展心理學》
第八章 動 機
第二十四選 亞伯拉罕·H·馬斯洛,摘自“動機理論”,《心理學評論》
第二十五選 阿爾伯特·班杜拉,摘自“自我效能感:行為發展理論”,《心理學評論》
第二十六選 愛德華·L·德西,摘自“工作:何人不喜歡,為什麼不喜歡?”,《今日心理學》
第九章 情 緒
第二十七選 沃爾特·B·加儂,摘自“詹姆士朗格情緒理論:批判及備選理論”,《美國心理學雜誌》
第二十八選 保羅·艾克曼、E·理察·索倫森和沃倫斯·V·弗里森,摘自“面部表情之泛文化元素”,《科學》
第二十九選 羅伯特·J·斯滕伯格,摘自“愛的成分”,《愛情三角理論》
第十章 人的發展
第三十選 讓·皮亞傑,摘自“兒童智力發展階段”,《曼寧格診所公報》
第三十一選 瑪麗·安斯沃斯,摘自“母嬰依戀”,《美國心理學家》
第三十二選 愛蓮娜·麥考比,摘自“性別及兩性關係:發展的視角”,《美國心理學家》
第十一章 人 格
第三十三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摘自“心理裝置”,由J.Strachey翻譯
第三十四選 朱利安·B·羅特,摘自“外部控制與內部控制”,《今日心理學》
第三十五選 羅伯特·麥卡利和保羅·科斯塔爵士,摘自“利用測量工具和觀察者評估大五人格模型的效度”,《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
第三十六選 海澤爾·羅斯·馬庫斯和西諾布·凱塔亞馬,摘自“文化與自我:認知、感情與動機”,《心理學評論》
第十二章 應 激 與 調 節
第三十七選 漢斯·塞里,摘自“應激概念的演化”,《美國科學家》
第三十八選 理察·拉扎勒斯,摘自“關於日常困擾研究中的謎題”,《行為醫學雜誌》
第十三章 變 態 心 理 學
第三十九選 大衛·L·羅森漢,摘自“瘋人院中的理智者”,《科學》
第四十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摘自《抑制,症狀和焦慮》
第四十一選 馬丁·E·P·塞利格曼,摘自“深陷無助”,《今日心理學》
第十四章 治 療
第四十二選 卡爾·羅傑斯,摘自“促進個人成長的若干假設”,《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
第四十三選 艾倫·T·貝克,摘自“認知療法的本質及其與行為療法的關係”,《行為治療法》
第四十四選 馬丁·E·P·塞利格曼,摘自“心理療法的有效性:《消費者報告》的研究”,《美國心理學家》
第十五章 社 會 心 理 學
第四十五選 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摘自“服從的行為學研究”,《變態與社會心理學雜誌》
第四十六選 約翰·M·達利和比勃·拉塔內,摘自“何時伸出援手?”,《今日心理學》
第四十七選 穆扎弗·謝里夫,摘自“高級目標在減少群體間衝突中的套用”,《美國社會學雜誌》
第四十八選 阿爾伯特·班杜拉、多蘿西婭·羅斯和希拉·A·羅斯,摘自“對媒介榜樣攻擊性行為的模仿”,《變態與社會心理學雜誌》
聲明
索引

作者簡介

作者:(美)特里·F·小約翰 譯者:吳國宏、李超白楊勝君和戴朝婷
特里·F·小約翰(Terry F. Pettijohn)在位於馬里昂(Marion)的俄亥俄州立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教授心理學導論長達30多年之久。他本科就讀於阿爾瑪學院(Alma College)和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並於1970年獲得科學學士學位。1972年他在鮑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獲得碩士學位,並於1974年在同一所大學獲得實驗心理學方向的博士學位。他發表過有關心理學導論課程教學的一些著作,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教學和測驗材料,其中就包括Dushkin/McGraw-Hill於1999年出版的《心理學:聯合教科書》第四版(Psychology:A ConnecText, 4th ed.)。他是MicroPsycho Computer Network Newsletter的編輯,目前也是McGraw-Hill年度出版之《心理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除了心理學導論,他還教授社會和實驗心理學、學習與記憶、動機與情緒、人的調節、心理生物學、動物行為以及研究方法。小約翰博士在教學方面頗受好評,曾三次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突出教學貢獻獎。他目前的研究興趣包括探索人類的情緒、記憶以及動物的社會行為。他是美國心理協會(APS)、心理學科協會(the Psychonomic Society)、動物行為協會、心理學中的計算機協會以及美國心理學會(APA)的會員,他也是美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教學協會的成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