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外文名:
- 發生地點:
- 背景:威廉三世
- 發生時間 :
- 定義:
德國1848年革命1(德語:Deutsche Revolution 1848)是德意志邦聯地區在1848年發生的一系列旨在挑戰現狀的抗議和起義的總稱。這場運動強調了泛日耳曼主義,並反對在舊神聖羅馬帝國地區內的39個邦國組...
1848年革命,也稱民族之春(Spring of Nations)或人民之春(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是在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的一系列武裝革命,是平民與貴族間的抗爭,主要是歐洲平民與自由主義學者對抗君權獨裁的武裝革命。這一系列革命波及範圍之...
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奧地利建立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擊敗奧地利,德意志邦聯解散。次年普魯士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各國,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該帝國1914年挑起...
3月15日——1848年匈牙利革命爆發。裴多菲領導反抗奧地利的市民起義,向起義者朗誦政治詩篇《民族之歌》。3月20日——巴伐利亞路德維希一世退位。3月23日——奧塔哥成為紐西蘭的一個省。4月 4月6日——楊秀清首次假託天父,附體傳言。5...
德意志生產力自身的發展、拿破崙在萊茵聯盟地區推行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措施、斯坦因-哈登貝格改革、從英國引進先進技術以及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建立等,為德意志工業革命的到來提供了資金、市場、勞動力及技術條件。1835—1848年為工業革命的初級...
1848年革命以後,德國城鄉封建殘餘進一步被削弱,關稅同盟的影響日益增強。50~60年代,輕工業和重工業都迅速增長。工業棉花消費量和機器織布機各增加幾倍,工廠制度在棉紡織業中和繅絲方面已占統治地位。蒸汽機得到普遍套用。在國家資助下...
第三節 “三月革命前時期”德意志的政治危機 33 一、資產階級自由民主運動 34 二、西里西亞織工起義;《共產黨宣言》 38 三、教會與國家關係的複雜化 40 四、固步自封的奧地利與“新紀元”的普魯士 44 第四節 1848年德國革命 47 一...
受海涅政治諷刺詩的啟發,韋爾特創作的詩歌、《工業》、和小說(1847~1848)、《著名騎士施納普漢斯基的生平事跡》(1849),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罪惡,嘲笑了德國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醜行。他的詩歌在1848年革命中發揮了戰鬥作用。此外...
年法國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發展(168)1848年羅馬尼亞革命 一革命前的羅馬尼亞三公國(173)二摩爾多瓦 革命(177)三瓦拉幾亞革命(182)四特蘭 西瓦尼亞革命(199)五三公國革命失敗的原因及 其歷史意義(208)1848年德國革命 一革命前夕的...
《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是恩格斯寫於1849年8月底——1850年2月,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的論述,是一部具體敘述德國1848—1849年革命最後階段的歷史著作,並總結人民民眾在這次鬥爭中的經驗。在法學方面,主要闡明拿破崙法典對...
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 《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 恩格斯 內容簡介 《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是恩格斯的重要著作之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對1848—1849年德國革命的最重要問題的觀點。
40年代革命進入高潮,德國成了歐洲革命的中心,湧現出大批革命詩人,其中著名的有弗賴利格拉特、黑爾韋格和韋爾特。而在1848年革命失敗以後,他們大多消極妥協,只有韋爾特這樣的無產階級詩人堅持了革命立場。這個時期始終如一地堅持革命立場,...
[3] 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此後普魯士越發成為德意志統一的主導力量, [5] 尤其是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了艱苦卓絕的內政、軍事和外交鬥爭。 [3] 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擊敗丹麥,收回北方被丹麥占領的土地;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
德意志軍團,又稱海爾維格軍團。德意志1848年革命時期德意志流亡者在法國巴黎建立的志願軍團。德意志軍團,又稱海爾維格軍團。德意志1848革命時期德意志流亡者在法國巴黎建立的志願軍團。1848年3月,在資產階級民主派倡導下,由僑居國外的六百...
《宣言》剛發表,1848年革命風暴席捲歐洲。為適應鬥爭需要,1848年3月初在巴黎建立以馬克思為首的新的中央委員會,制定了德國革命的政治綱領《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並組織盟員回德參加革命。馬克思、恩格斯於4月回到德國。6月在科倫創辦...
德國海軍歷史上的第一支全德國海軍由1848年7月14日召開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於德意志1848年革命期間組建的,並在1848年到1851年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戰爭中同丹麥作戰。臨時性的中央海軍力量 在作為革命勝利的標誌德意志邦聯議會召開後,臨時...
為適應鬥爭需要,1848年3月初在巴黎建立以馬克思為首的新的中央委員會,制定了德國革命的政治綱領《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並組織盟員回德參加革命。馬克思、恩格斯於4月回到德國。6月在科倫創辦《新萊茵報》,該報成為當時條件下革命...
當時一般認為,在後拿破崙時代的普魯士,革命難以出現。在成為最強的德意志邦國、作為統一德國的政治中心與在19世紀末在歐洲大陸爭霸之前,普魯士看似落後。在普國東方,莊園起義僅僅在條頓騎士團沒落時發生。在騎士團統治下,農業結構十分鬆散...
1847年 6月在倫敦由正義者同盟改組成立的以德國工人為主體,吸收英、法、比利時等國工人參加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誌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誕生。1848年 2月發表的提出...
到了1848年,國家主義者開始尋求解決這個問題。革命議會 1848至1849年爆發德國一八四八年革命,革命的目標是統一,和一部德意志憲法。革命勢力向各邦政府,特別是萊茵蘭地區施加壓力,要求舉行一次立法議會起草憲法。然而,在憲法內容方面,...
1847年6月在倫敦由正義者同盟改組成立的以德國工人為主體,吸收英、法、比利時等國工人參加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誌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誕生。1848年2月發表的《共產...
在德國 1848年革命失敗後,國內出現了最黑暗的反動政治統治,到70年代,資本主義在德國才成為經濟生活中占優勢的力量。但巴黎公社後,德國工人已成為歐洲工人運動的先鋒隊。德國資產階級害怕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對未來喪失信心,在哲學上...
政治壓迫逐漸增強,迫使人民專注於家庭和非政治事務。由於此時期對出版物訂有嚴格的審查制度,畢德麥雅作家主要選取非政治題材,例如歷史文學、鄉村生活等。受限於政府之下,人們僅能在家中和密友談論政治。這種氛圍直到1848年革命才見轉變。
”列斯納堅守崗位,為革命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列斯納在聽到巴黎二月革命和德國三月革命的訊息後十分興奮,迫切要求立即回到德國,投身革命運動。但是,他一時籌不到路費,直到1848年7月才得以成行。留居英國期間,列斯納同其他盟員一道積極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