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微生物學實驗技術》是200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國生。

基本介紹

  • 書名: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 作者:劉國生
  • ISBN:10位[7030202899] 13位[9787030202895]
  • 定價:¥28.00 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0-1
內容簡介,內容提要,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5篇,第一篇為微生物學實驗基本技術,包括顯微技術、染色技術、消毒與滅菌技術、接種技術、純種分離技術、培養技術、菌種鑑定技術與菌種保藏技術;第二篇為微生物學基礎實驗,共35個實驗,是微生物學及相關專業的基礎實驗;第三篇為專業方向實驗,共18個實驗,供相關專業選擇開設;第四篇為綜合實驗,共24個題目,各個專業可據需要選擇開設;第五篇為附錄,共6部分,供讀者查閱和參考。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製藥工程、環境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研究生或教師的參考用書。
微生物學實驗技術是微生物學的重要內容,是學生進行實驗的必備指導書。

內容提要

針對當前實驗學科教學改革發展的需求,加強學生動手能力、自主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從實驗內容的更新,實驗安排的系統性及與理論課教學的同步性等方面進行了安排。全書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微生物學實驗注意事項以及微生物學實驗室常用實驗設備、儀器及物品。第二部分,基礎性驗證實驗。第三部分,綜合性實驗。第四部分,設計創新性實驗。 本書內容全面、系統,圖文並茂,兼顧理論性、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書後附有教學常用菌種,染色液、培養基、消毒液、緩衝液、試劑、指示劑等配製方法及主要參考書目。可供大專院校生物系、微生物學系、醫學專業、環保專業等《微生物學》實驗課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各行業微生物科研、生產等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書和工具書
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編輯推薦

為了配合微生物學教學,按照《微生物學教學大綱》,並根據多年來從事微生物學教學和科研的實踐經驗,編寫了這本《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全書共安排四個部分的實驗內容:第一部分簡要介紹了微生物學實驗注意事項以及微生物學實驗室常用實驗設備、儀器及物品。第二部分是基礎性實驗,包括顯微鏡技術,微生物染色與形態結構觀察,培養基的配製、滅菌與除菌,微生物接種與培養,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微生物數量的測定,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應,微生物的遺傳與育種,微生物菌種保藏,免疫學技術及環境微生物的檢測等內容。第三部分是綜合性實驗,這部分內容是在驗證性實驗開設的基礎上,學生具備了微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有選擇地開設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實驗。第四部分是設計創新性實驗,選擇一些與研究、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驗內容,重點培養學生在實驗設計、實驗準備、獨立操作、相互協作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實驗一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實驗二 培養基的配製與滅菌
實驗三 微生物接種技術與細菌的接種和培養
實驗四 細菌染色與形態觀察
實驗五 細菌的芽孢染色與觀察
實驗六 放線菌的接種與形態觀察
實驗七 酵母菌培養、水浸片製備與形態觀察
實驗八 酵母菌活體染色觀察及死亡率的測定
實驗九 酵母菌細胞大小及體積的測定
實驗十 酵母菌細胞計數和出芽率的測定
實驗十一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形成與觀察
實驗十二 黴菌培養與形態觀察
實驗十三 細菌的生理生化實驗
實驗十四 細菌菌落總數的測定山
實驗十五 大腸菌群的測定
實驗十六 物理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十七 化學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十八 產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桿菌的分離
實驗十九 溶源性菌株的檢查及噬菌斑的觀察
實驗二十 大腸桿菌半乳糖基因高頻轉導
實驗二十一 紫外線誘變育種_繪製細胞存活率和突變率曲線
實驗二十二 枯草桿菌營養缺陷型突變遺傳標記的製作
實驗二十三 大腸桿菌質粒DNA的快速提取及瓊脂糖凝膠電泳
實驗二十四 大腸桿菌的遺傳轉化
實驗二十五 異宗接合型酵母菌的雜交實驗
實驗二十六 微生物菌種保藏實驗
第二部分 套用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第一章 顯微技術
第一節 暗視野顯微鏡的使用
實驗1.1 暗視野顯微鏡使用舉例——細菌運動的觀察
第二節 相差顯微鏡的使用
實驗1.2 相差顯微鏡使用舉例——釀酒酵母細胞內部結構的觀察
第三節 螢光顯微鏡的使用
實驗1.3 螢光顯微鏡使用舉例——抗酸細菌的觀察
第四節 電子顯微鏡的使用
一、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二、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三、掃描透射電鏡(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
四、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Funneling:Microscope,STM)
實驗1.4 電子顯微鏡的使用舉例——電子顯微鏡樣品的製備與觀察
第五節 其它顯微鏡介紹
一、偏光顯微鏡
二、紫外光顯微鏡
三、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四、微分干涉差顯微鏡
五、多光子螢光顯微鏡
六、電鏡X射線微區分析技術
第二章 消毒、滅菌及除菌技術
第一節 物理因素除菌的種類及方法
一、加熱除菌
二、過濾除菌
三、輻射除菌
四、超聲除菌
五、微波除菌
六、低溫等離子除菌
第二節 化學藥物的消毒與滅菌
一、優良消毒劑和防腐劑的特點
二、化學藥物的滅菌原理
三、化學消毒劑的種類和套用形式
四、常用消毒劑的使用和滅菌原理
五、影響消毒劑作用的因素
六、消毒劑的使用原則
第三節 各類培養基常採用的滅菌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各類培養基採用的滅菌方法
二、培養基滅菌的注意事項
第四節 無菌室和曲室的消毒與滅菌
一、福馬林加熱熏蒸
二、氧化熏蒸
三、硫熏蒸
第三章 微生物接種與培養技術
第一節 微生物的培養技術
一、好氧性微生物培養方法
二、厭氧微生物培養方法
實驗3.1 丙酮丁醇梭狀芽孢桿菌的厭氧培養
第二節 連續培養技術
第三節 同步培養技術
實驗3.2 選擇法獲得同步生長酵母細胞的實驗技術
實驗3.3 誘導法獲得黴菌分生孢子同步生長的實驗技術
第四節 透析培養技術
實驗3.4 乳酸桿菌與酵母菌的透析培養
第五節 高密度培養技術
實驗3.5 產乳球菌素的乳酸乳球菌的膜過濾培養
第六節 原位分離培養技術
實驗3.6 釀酒酵母酒精發酵的原位分離培養技術
第七節 補料分批培養技術
實驗3.7 產桿菌肽地衣芽孢桿菌的補料分批培養
第八節 固體發酵技術
實驗3.8 植酸酶的固體發酵
第四章 染色技術及微生物細胞結構觀察
第五章 微生物生長控制
第六章 微生物純種分離技術
第七章 微生物生理生化實驗
第八章 微生物誘變育種實驗
第九章 微生物細胞水平基因重組育種
第十章 基因工程育種
第十一章 分子雜交技術
第十二章 微生物免疫及現代檢測技術
第十三章 微生物分類技術
第十四章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測
第十五章 微生物菌種保藏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