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界橋

御界橋

御界橋現有兩處,老御界橋建於明朝萬曆乙亥年(1575年),地處滬南路近鹹塘的景觀道上,長不過10米,過去連線御橋村兩岸。新橋於1995年建造,是開發開放浦東的熱潮中所建設的鋼筋混凝土三跨橋,全長48米,自西向東與御橋路連線。

御界橋,已有440年歷史。已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2015年5月27日,古御界橋只剩橋墩和兩塊橋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御界橋
  • 館藏地點:北蔡鎮南約3公里處
  • 所屬年代:明朝萬曆三年(1575年)
  • 出土地點:上海御界橋鎮
  • 重修年代: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
名字由來,歷史故事,不翼而飛,發現,調查,追訪,

名字由來

御界橋鎮,俗稱御界橋,鎮因橋得名,位於北蔡鎮南約3公里處。御界橋因為悠久歷史,早已成為名聞遐邇的浦東古鎮之一。
跨越小腰涇的御界橋,位於鎮中心小腰涇和鹹塘的交匯處,是一座古石橋。於明朝萬曆三年(1575年)建成。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
御界橋,因有“御”字冠者,故對其命名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不少臆說和傳奇故事。
御界橋
御界橋上的”御“字圖

歷史故事

最為家喻戶曉的故事與乾隆皇帝下江南有關。說當時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路巡視到上海,準備南往黑橋(今南匯區瓦屑鎮附近)探望顧國師(皇帝童年時的文化教師)。先遣使者前去報信,顧國師聞訊立即動身北上迎駕。行至小腰涇和鹹塘交匯處,君臣(師生)相會。於是後人在此造橋志念。故命名為“御界橋”。此說經不起推敲,因建橋時間與乾隆皇帝下江南年代,前後相差160多年。
御界橋命名又一說:御界橋地區,早期的行政區劃為“上海縣長人鄉二十保一圖”(頭圖)。舊時劃界不按次序,全憑當時當地的富裕狀況。一圖(頭圖)必須選擇最富之地。而當時該地有三戶大戶人家,均為張姓(一戶在御橋村、一戶在長征村、一戶在衛行村)。故被圈為一圖(頭圖)。這就意味著該地區是戶口多(人頭旺)、地盤大的富庶之地,百姓也感到榮光。於是在水陸交通的要道——小腰涇和鹹塘的交匯處架起一座石橋。將橋命名為“御界橋”。以顯示一圖(頭圖)是官封之地,御劃之界,非同尋常。
御界橋在建國前有商號100多家,建國初期仍有商號近百家。
御界橋北有城隍廟和瑞和庵舊址。建國後成為御橋國小教室。鎮西原有4幢花園別墅,共占地40餘畝。
鎮北約1里處,原來也有一座明代建造的吳家弄(拱形石級)高橋(於1962年拆除),橋北有張相公殿(俗呼相公殿)。
1942年,日本侵略軍妄圖消滅我抗日武裝力量,在川沙南匯上海等縣交界處強拉民工,濫伐竹園,築起一道東起海濱西至黃浦江的竹籬笆封鎖線,沿線交通要道設“檢問所”。竹籬笆經過御界橋,並設有“大檢問所”,對出入船隻車輛行人嚴加搜查,凡搜到糧食油料棉紗布匹等生活用品者,全部沒收,使南北物資斷絕流通,並殺害跨越竹籬笆的平民多人。

不翼而飛

發現

2015年5月27日,微博網友“南匯鄉土”發表博文《再次消失的御界橋》,文中說到,關於御界橋的恢復也曾經喧鬧一陣,經過眾人努力這座老石橋得以保留。如今,它卻又遭厄運,不翼而飛。他在文中描述現場道“橋樑還剩下西側副跨各一根,其中一根還斷為了兩截。現場看不到一點點拆下的橋樑石構件,御界橋可謂是不翼而飛。”
御界橋
上海的古御界橋只剩橋墩和兩塊橋面
洪先生是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御橋村人,後因村子動遷,搬進了御橋旁邊的公寓。據他回憶,多年前的御橋村是一整片白牆灰瓦、錯落有致的江南民居的樣子。村落中心有兩條河浜交匯,名為“鹹塘”與“小腰涇”。御界橋跨過鹹塘與小腰涇交匯處,連線河道兩邊的村落,是村民往來集市的必經之路。

調查

記者從上海浦東新區北蔡鎮政府官網上了解到,御界橋,建成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所在地御界橋鎮也是因橋而得名。在上海市文物局網站上,2012年公布的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中,明確將御界橋列入其中(編號310115945180000162)。
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陸建松說:“納入名錄就受到國家法律保護。我們的不可移動文物施行四級保護,凡是(破壞)在這個名錄裡面的,肯定是違規違法的。我們對這個事情怎么做都是有規定的,要報批,比如說浦東文管局,不能拆掉,必須要經過上級部門的同意,然後才能進入城鄉建設的規劃的。”

追訪

據了解,2009年,某房地產項目開發時,針對御界橋的去留問題,浦東文保所和北蔡鎮政府及開發商等相關單位曾多次協調,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保留古橋,並將其整體北移進開發商所建小區,成為小區綠化景觀的一部分。如今,該小區開發並未完成,直到消失前,古橋也並沒有被移入該小區。
針對部分媒體的求證,小區開發商表示並不知情。記者嘗試聯繫了浦東新區相關部門,對方表示事情正在調查中,待調查結果出來會給公眾一個答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