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定義
從眾效應(conformity):從眾效應是指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作出判斷、形成印象的心理變化過程。
這是指作為客群群體中的個體在信息接受中所採取的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為的對策傾向。
一是客群對已經有了定論的職業傳播者和信息作品,幾乎沒有人會再提相反的意見;
二是從眾能夠規範人們接受行為的模式,使之成為一種接受習慣;
三是某種一致性的
群體行為能夠形成接受“流行”,如“流行歌曲”、“流行音樂”、“新書熱”等;
四是會對那些真正富有獨創意義的信息作品加以拒絕,從而挫傷少數傳播者探討真理的積極性;
五是多少抑制了受傳者理解信息的個人
主觀能動性。因此,從眾效應也是優點與缺點並存、有利與不利同在。
從眾效應作為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個體在真實的或臆想的
群體壓力下,在認知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或權威人物的行為為準則,進而在行為上努力與之趨向一致的現象。從眾效應既包括思想上的從眾,又包括行為上的從眾。從眾是一種普遍的
社會心理現象,從眾效應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其作用取決於在什麼問題及場合上產生
從眾行為,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從眾正效應;
二是具有消極作用的從眾負效應。
積極的從眾效應可以互相激勵情緒,做出勇敢之舉,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並使個體達到
心理平衡,反之亦然。
通常從眾行為的結果有三種可能性:一是積極的一致性;二是消極的一致性,三是無異議的一致性。
表現形式
形式
一是表面服從,內心也接受,所謂口服心服。
二是口服心不服,出於無奈只得表面服從,違心從眾。
三是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
就
從眾心理的客觀影響來看,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主要看從眾行為的具體內容。由於中學生的知識、經驗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強,因此在多數情況下,
從眾行為不同程度地帶有盲目性。中學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從眾"。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從眾"。"真從眾"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無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數人在一起不會錯"的隨大流思想。"假從眾"則往往是礙於情面或者免受群體的指責和懲罰。例如有的同學不吸菸,也不想吸
香菸,但夥伴中許多人都抽菸,為使自己與大家協調一致也只得抽上概述
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
例子
從眾效應是一種追隨別人的行為的常見的
心理效應。這種效應有時是積極的,如別人獻血你也去獻;有時是消極的,如看到別人在公園摘花,自己也跟著去摘花。
有這么一個實驗:某高校舉辦一次特殊的活動,請德國化學家展示他發明的某種揮發性液體。當主持人將滿臉大鬍子的“德國化學家”介紹給階梯教室里的學生後,化學家用沙啞的嗓音向同學們說:“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種強烈揮發性的液體,現在我要進行實驗,看要用多長時間能從講台揮發到全教室,凡聞到一點味道的,馬上舉手,我要計算時間。”說著,他打開了密封的瓶塞,讓透明的液體揮發……不一會,後排的同學,前排的同學,中間的同學都先後舉起了手。不到2分鐘,全體同學舉起了手。
此時,“化學家”一把把大鬍子扯下,拿掉墨鏡,原來他是本校的德語老師。他笑著說:“我這裡裝的是蒸餾水!”
這個實驗,生動的說明了同學之間的從眾效應——看到別人舉手,也跟著舉手,但他們並不是撒謊,而是受“化學家”的言語暗示和其他同學舉手的行為暗示,似乎真的聞到了一種味道,於是舉起了手。
有一個晴朗的夜晚,滿天星斗,許多人站在車站站台上等待即將到來的火車。此時,一個人仰著脖子晃動著腦袋往天上尋看,在一旁的人好奇的以為他看到的人造衛星、流星或
不明飛行物,也跟著向天空東
張西望。其實,這位先生只是脖頸酸痛,他是在做放鬆活動,並非觀察天空。那些跟著仰望星空的人實際上是被從眾效應左右了。
積極的從眾效應可以互相激勵情緒,作出勇敢之舉;消極的從眾效應則互相壯膽幹壞事——如看到別人亂穿馬路,不少人也跟著走捷徑。
原因分析
一般說來,群體成員的行為,通常具有跟從群體的傾向。當他發現自己的行為和意見與群體不一致,或與群體中大多數人有分歧時,會感受到一種壓力,這促使他趨向於與群體一致的現象,叫做
從眾行為。
從眾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兩個人在吵架,這本不是什麼大事,結果,人越來越多,最後連交通也堵塞了。後面的人停了腳步,也抬頭向人群里觀望……
突然,一個人跑了起來。也許是他猛然想起了與
情人的約會,已經過時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麼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來,向東跑去。另一個人也跑了起來,這可能是個興致勃勃的
報童。第三個人,一個有急事的胖胖的
紳士,也小跑起來……十分鐘之內,這條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來。嘈雜的聲音逐漸清晰了,可以聽清“大堤“這個詞。“決堤了!“這充滿恐怖的聲音,可能是
電車上一位老婦人喊的,或許是一個交通警說的,也可能是一個男孩子說的。沒有人知道是誰說的,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兩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來。“向東!“人群喊叫了起來。東邊遠離大河,東邊安全。“向東去!向東去!
看來,
從眾心理對人的影響確實很大。造成人產生從眾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群體中,由於個體不願標新立異、與眾不同感到孤立,而當他的行為、態度與意見同別人一致時,卻會有“沒有錯”的安全感。從眾源於一種群體對自己的無形壓力,迫使一些成員違心地產生與自己意願相反的行為。
不同類型的人,
從眾行為的程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女性從眾多於男性;性格內向、
自卑感的人多於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齡小的人多於年齡大的人;社會閱歷淺的人多於社會閱歷豐富的人。
從眾行為表現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都有所表現。我們了解人的
從眾心理,並恰當地處理其行為,是很有意義的。有的領導意見本是錯誤的,有些員工由於懼怕反對而對自己今後不利,而違心地投了贊成票,結果後面的人都跟著投了贊成票。如果這時,你能堅持住,是會對單位今後的工作有益的;有的老師的一個解題方法本來不是最佳的,由於很多學生不反對,而導致絕大部分學生效仿老師的那種解題方法。如果你這時能提出自己比老師的方法更好的解題方法,那不是會使很多學生少走彎路嗎?因此,不管是領導還是老師,了解了人的從眾心理,對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
故事
一個老者攜孫子去集市賣驢。
路上,開始時孫子騎驢,爺爺在地上走,有人指責孫子不孝;爺孫二人立刻調換了位置,結果又有人指責老頭虐待孩子;於是二人都騎上了驢,一位老太太看到後又為驢鳴不平,說他們不顧驢的死活;最後爺孫二人都下了驢,徒步跟驢走,不久又聽到有人譏笑:看!一定是兩個傻瓜,不然為什麼放著現成的驢不騎呢?
爺爺聽罷,嘆口氣說:“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咱倆抬著驢走了。”
這雖然是一則笑話,但是卻深刻地反映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焉不察的一種現象――從眾效應。所謂從眾效應,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從眾傾向,總是傾向與跟隨大多數人的想法或態度,以證明自己並不孤立。研究發現,持某種意見的人數的多少是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說服力的一個明證,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
實驗
1952年,美國心理學家
所羅門·阿希設計實施了一個實驗,來研究人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違心地進行明顯錯誤的判斷。他請大學生們自願做他的
被試,告訴他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視覺情況的。當某個來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走進實驗室的時候,他發現已經有5個人先坐在那裡了,他只能坐在第6個位置上。事實上他不知道,其它5個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試(即所謂的“
託兒”)。
阿希要大家做一個非常容易的判斷---比較線段的長度。他拿出一張畫有一條豎線的卡片,然後讓大家比較這條線和另一張卡片上的3條線中的哪一條線等長。判斷共進行了18次。事實上這些線條的長短差異很明顯,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確判斷的。
然而,在兩次正常判斷之後,5個假被試故意
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錯誤答案。於是許多真被試開始迷惑了,他是堅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還是說出一個和其它人一樣、但自己心裡認為不正確的答案呢?
從總體結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斷是從眾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從眾的判斷,而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判斷錯的可能性還不到1%。當然,還有24%的人一直沒有從眾,他們按照自己的正確判斷來回答。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壓力是從眾的一個決定因素。在一個系統內,誰作出與眾不同的判斷或行為,往往會被其它成員孤立,甚至受到嚴厲懲罰,因而某個系統內的成員的行為往往高度一致。美國
霍桑工廠的實驗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工人們對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個標準,完成這些工作量後,就會明顯的鬆弛下來。因為任何人超額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員提高定額,所以,沒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標準。這樣,一個人幹得太多,就等於冒犯了眾人;但幹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幹得太多或者太少都會被提醒,而任何一個人冒犯了眾人,都有可能被拋棄。為了免遭拋棄,人們就不會去“
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只會採取“隨大流”的做法。
巴菲特在貝克夏·哈斯維公司1985年的年報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石油大亨正在向天堂走去,但聖·彼得對他說:“你有資格住進來,但為石油大亨們保留的大院已經滿員了,沒辦法把你擠去。”
這位大亨想了一會兒後,請求對大院裡的居住者說句話。這對聖·彼得來說似乎沒什麼壞處。於是,聖·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請求。這位大亨攏起嘴大聲喊道:“在地獄裡發現石油了!”大院的門很快就打開了,裡面的人蜂擁而出,向地獄奔去。
聖·彼得非常驚訝,於是請這位大亨進入大院並要他自己照顧自己。大亨遲疑了一下說:“不,我認為我應跟著那些人,這個謠言中可能會有一些真實的東西。”說完,他也朝地獄飛奔而去。
一味盲目地從眾,可以扼殺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能否減少盲從行為,運用自己的理性判斷是非並堅持自己的判斷,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分水嶺。
小澤征爾有一次去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在進行前三名決賽時,評審交給他一張樂譜。演奏中,小澤征爾突然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不和諧的地方,以為是演奏家演奏錯了,就指揮樂隊停下來重奏一次,結果仍覺得不自然。
這時,在場的權威人士都鄭重聲明樂譜沒有問題,而是他的錯覺。面對幾百名國際音樂權威,他不免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動搖。但是,他考慮再三,堅信自己的判斷沒錯,於是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他的喊聲一落,評審們立即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原來,這是評審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試探指揮家們在發現錯誤而權威人士又不承認的情況下是否能堅信自己的判斷。
心理研究
實驗研究
學者
阿希曾進行過
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
被試者沒有發生過
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
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
心理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
付諸實行。
生活中有不少從眾的人,也有一些專門利用人們
從眾心理來達到某種目的的人,某些
商業廣告就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熱,從而達到目的。生活中也確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會引起轟動效應,民眾競相傳播、議論、參與。但也有許多情況是人為的宣傳、渲染[而引起大眾關注的。常常是輿論一“炒”,人們就易跟著“熱”。廣告宣傳、新聞媒介報導本屬平常之事,但有從眾心理的人常就會跟著“湊熱鬧”。
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宣傳效應,到隨大流跟著眾人走的“從眾”行為,以至發展到“盲從”,這已經是不健康的心態了。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從眾,以免上當受騙,方為健康的心理。
心理分析
“從眾”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心理和行為現象。通俗地解釋就是“人云亦云”、“隨大流”;大家都這么認為,我也就這么認為;大家都這么做,我也就跟著這么做。
一位名叫福爾頓的物理學家,由於研究工作的需要,測量出固體氦的熱傳導度。他運用的是新的測量方法,測出的結果比按
傳統理論計算的數字高出500倍。
福爾頓感到這個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它,難免會被人視為故意標新立異、譁眾取寵,所以他就沒有聲張。沒過多久,美國的一位年輕科學家,在實驗過程中也測出了固體
氦的熱傳導度,測出的結果同福爾頓測出的完全一樣。這位年輕科學家公布了自己的測量結果以後,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廣泛關注。福爾頓聽說後以
追悔莫及的心情寫道:如果當時我摘掉名為“習慣”的帽子,而戴上“創新”的帽子,那個年輕人就絕不可能搶走我的榮譽。福爾頓的所謂“習慣的
帽子”就是一種“從眾心理”。
有的人對“從眾”持否定態度。其實它具有有兩重性:消極的一面是抑制個性發展,束縛思維,扼殺
創造力,使人變得無主見和
墨守成規;但也有積極的一面,即有助於學習他人的智慧經驗,擴大視野,克服固執己見、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減少不必要的煩惱如誤會等。
不僅如此,在客現存在的公理與事實面前,有時我們也不得不“從眾”。如“母雞會下蛋,公雞不會下蛋”——這個眾人承認的常識,誰能不從呢?在日常交往中,點頭意味著肯定,搖頭意味著否定,而這種
肯定與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當你到該地時,若不“入鄉隨俗”,往往寸步難行。因此,對“從眾”這一社會心理和行為,要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認為“從眾”就是無主見,“牆上一棵草,風吹一邊倒”。
自然,生活中,我們要揚“從眾”的積極面,避“從眾”的消極面,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問題,既要慎重考慮多數人的意見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從而使判斷能夠正確,並以此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凡事或都“從眾”或都“
反從眾”都是要不得的。
談判中的陷阱——從眾效應
旅鼠是愚蠢的動物。在群體遷徙中,當一隻受到驚嚇的旅鼠跳下懸崖時,其他的旅鼠也會盲目地跟著它跳下去。這就是從眾效應。人往往會被身旁多數人的行為,心情感染,在形勢比較好的時候從眾;在遇到危機的時候,迷茫了也會從眾。舉個例子來說,
有的人在交易過程中也很可能為房子、畫作和公司開出越來越高的價格,僅僅因為其他人—大多數是他們沒見過的陌生人—願意開出類似的價格。要融入集體或隨大流的心態是導致這種行為的強大因素。這種心態在告訴你,別想了,跟著大家做就行了。只有聰明的談判者才不會上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應採取以下策略:
首先,對任何“熱點”都持冷靜態度,做好熱門交易都極有可能迅速變“冷”的心理準備,迅速設立停損位,一旦熱點變冷,接近停損位,立即出手。在我們進行一筆大交易之前要有耐心,花點時間進行大量的市場調查、實地考察和分析工作。抵制迅速達成交易的誘惑。 然後,對於熱點我們要關注長期利益,警惕那些基於“早進場,早得利”理念的交易。這種交易的高風險可謂是
名聲在外。最後,我們要學會逆向思維, 趕潮流的人通常要為此付出巨大代價。因此,要逆潮流而動,挖掘從長遠來看有很大發展潛力而當下還不流行的機會。這是針對“熱點”,相反針對冷點呢,危險中有機會,也不要從眾。就像股票,我一個朋友在
上證A
股指1296的時候賣房子賣車子,二百多萬投進去,已經有將近23倍的利潤。而在半個月前,他已經徹底退出股市,連基金都不買了,到內地大城市去買房子。
那么我們怎樣利用人們的這種
從眾心理呢?首先要他們慢慢認定一個趨勢。然後他們才會從懷疑到相信,從相信到信任,從信任到信賴,從信賴到狂熱。怎樣達到這個目的呢?每一個階段都讓他們獲利,但是讓他們為了獲得更多,投入更多,最後就是我們收穫時間。
大學從眾
學習從眾
高校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入校時隨意安排的學生班級之間、宿舍之間,一年左右時間,便在各個方面顯示出不同層次,出現明顯的“不同步“現象。優等生、英語過級、研究生錄取等相對來說,班級、宿舍都比較集中。宿舍成員集體出動參加各種證書培訓班,已是大學校園蔚然流行的風景,一男生直言:哥兒幾個都在拚命學,我不上進,豈不丟人?
消費從眾
進入高等學府,可謂是“大開眼界”,校園裡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菸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檔、穿戴時髦、玩的夠派、抽菸名牌”之輩。有些大學生下餐館、趕舞場、覽名勝、
春遊、秋遊、過
生日、會朋友、吃獎金、喝補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門,大學生紛紛搭上宿舍、班級、朋友、老鄉的班車,無視自己的經濟基礎,鈔票大把大把地花。有當局者一語道破天機:無可奈何,為了面子,只好不顧底子嘍。
戀愛從眾
眾目睽睽之下,情男靚女同讀一本書、同吃一碗飯,在時下的大學校園裡已是公開風景。“現在凡我認識的老鄉、同學、朋友不少在談戀愛,沒辦法,我只好也找一個做做樣子。”一男生幽默地對筆者說。校園戀愛極富感染性,有的班級一階段沒有幾人談,而另一階段則出現了一群談戀愛的;有的寢室無人問“愛”,有的寢室全在“愛中”。不談戀愛者,眾人拾柴,不消幾日,就會被徹底“點化”。
作弊從眾
近幾年,當社會上流行“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時,校園裡便興起考試“不看白不看”的哲學,“學不在深,作弊則靈”,考場上作弊方式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至考試不作弊的學生反而被譏笑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為什麼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
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解。
此外,賭博從眾、入黨從眾、擇業從眾在大學校園也有相當的市場。
引發大學生從眾效應的因素
引發大學生從眾效應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級效應”和“
宿舍效應”
新生入學後,都在探索新的學習方法,尋求新的學習動力。班級、宿舍每個成員的
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以及平時學習時間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員最直接的“參照物”、他們在形成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同時,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與班級、宿舍大多數人保持一致。不僅如此,作息習慣、生活情趣、業餘愛好也易趨同和從眾,共同合成對班級、宿舍成員的鞭策力。某大學一個班有幾名愛好長跑的同學,男生健壯、女生苗條以及運動會上的風光引得同學噴噴稱羨,不知不覺大部分同學成了他們的追隨者,冬季全校
越野賽前10名中,竟有5位是該班同學。某醫學院93級6名學生,大學五年一直同室而臥,早晨6時起床,晚11時入睡,該室同學能彈會拉,運動會上“屢建奇功”,演講比賽
叱吒風雲,畢業分配前5人報考研究生全被錄取。“班級效應”、“
宿舍效應”在
班風、舍風中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反之,庸俗的
從眾行為往往會導致班風、舍風消極落後。
存在比例
從眾於老生、老鄉也是新生中較為普遍的現象。新生涉世不深、情況不熟,易簡單模仿和隨從於他人的行為。他們有的把“信得過“的老生、老鄉作為他們學習的“楷模”,有的乾脆“跟著‘二老'走,永遠不回頭”,盲目從眾。學習上表現為“老生(鄉)怎乾就怎乾”,在遵守校規校紀方面表現為“向老生(鄉)看齊”,如此,很容易導致“從良則良,隨莠則莠”結局。
隨著大學生活的深入,同興趣的同學相聚在一起,形成“趣緣圈”,成為大學生社交最廣泛的形式。“趣緣圈”對大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往往對大學生思想觀點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據調查,大學生最易從眾於戀愛對象,尤其是女大學生。其次,從眾於老生、
老鄉。第三,從眾於室友或趣友。第四,從眾於同班同學。第五,從眾於同年級、同專業同學……
效應影響
大學校園的
從眾行為,既有積極方面,又有消極方面。研究大學生
從眾現象,對於最佳化群體結構,利用從眾行為的積極影響,防止其消極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眾行為的過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學生自我意識弱化,獨立性較差,缺乏個體傾向性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從眾行為中消極現象抬頭的主要原因,即使從眾行為出現積極效應,但一旦失卻這種從眾氛圍,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會後的迷憫、失落,實際上這是從眾現象最直接的後遺症。
此外,一味從眾也容易導致大學生
心理障礙的發生。從眾的直接表現便是千軍萬馬齊過獨木橋,競爭過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發大學生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狀況失衡。據調查,在校大學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
心理疾患。
從眾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動為前提的從眾,勢必使你的獨特失去價值。一味從眾便意味著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拋卻了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盲目從眾意味著部分大學生丟失了以個體色彩的思維和行動編織的草帽,在
喧譁與騷動中麻木自己,“創新意識“在頭腦中只成了四個機械的漢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鏽蝕成了斑駁的條條框框,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只成了人生進程中的標誌,卻難以成為升華人生的動力。大學生,擺脫從眾的盲目色彩,用獨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腳印使自己主動融入集體的行列,這樣,你將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不僅如此,在客現存在的公理與事實面前,有時我們也不得不“從眾”。如“母雞會下蛋,公雞不會下蛋”——這個眾人承認的常識,誰能不從呢?在日常交往中,點頭意味著肯定,搖頭意味著否定,而這種
肯定與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當你到該地時,若不“入鄉隨俗”,往往寸步難行。因此,對“從眾”這一社會心理和行為,要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認為“從眾”就是無主見,“牆上一棵草,風吹一邊倒”。
建議
在特定的條件下,由於沒有足夠的信息或者蒐集不到準確的信息,
從眾行為是很難避免的。通過模仿他人的行為來選擇策略並無大礙,有時模仿策略還可以有效地避免風險和取得進步。 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從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