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中國漢字)

徙(中國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徙是一個漢字,讀音為xǐ,中國一古今通用漢字,動詞常作遷移和移動之意,也是中國一失傳姓氏。左右結構,部首為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徙
  • 讀音:xǐ
  •  筆畫數:11
  • 筆順編號:33221212134
  • 部首:彳
  • 鄭碼:OIII
  • GBK:E1E3
  • 五筆:THHY
  • 倉頡:HOYLO
詳細註解,常用詞組,姓氏,英文辭彙,古籍解釋,

詳細註解

拼音:xǐ
[動]
⑴ (形聲。從辵(chuò),止聲。本義:遷移)
⑵ 同本義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動)[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徙,迻也。——《說文
徙,移也。——《廣雅》
若徙於他。——《周禮·比長》。註:“謂出居異鄉也。”
死徙無出鄉。——《孟子》註:“謂爰土易居平肥磽也。”
百里徙。——《荀子·成相》。註:“遷也。”
徙武北海。——東漢·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號呼而轉徙。——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後稍徙近乎民。——唐·柳宗元《游黃溪記》
非死則徙。霧徙於後。——《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⑶ 又如:徙倚(徘徊;留連);徙貫遷地居住,更換籍貫);遷徙(遷移);徙居(徙次,即遷居,徙家,徙道。遷居)
⑷ 改變,變化 [change]
生器以適墓,象徙道也。——《荀子·禮論》。註:“遷改也。”
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呂氏春秋·察今
⑸ 又如:徙意(改變意念);徙義(見義即改變意念而從之)
貶謫 [exile]
於是孔明廢之為庶人,徙之汶山。——《三國演義
⑺ 又如:徙放(流放);徙逐(放逐);徙廢貶謫廢棄);徙錮(貶謫禁錮);徙邊(將犯人流放邊境服勞役)
⑻ 搬走,搬開 [remove]
徙其大舟。——《國語·吳語》。註:“取也。”
叔孫已死,豎牛因不發喪也,徙其府庫重寶空之而奔齊。——《韓非子·內儲說上》
⑼ 又如:徙薪(見“徙薪曲突”。引申為代國家滅除災禍,戰功頗豐)
⑽ 調職 [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post]
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後漢書·張衡傳
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韓非《韓非子·說林上》註:魯國人自己善於編織麻鞋,妻子善於紡織白絹,然而想移民到越國。徙:移民。

常用詞組

遷移:~居(搬家),遷~,流~。
古代稱流放的刑罰:~邊(流放有罪的人到邊遠地區)。
徙倚
[xǐyǐ]
解釋:[linger,loiter,pace up and down] 徘徊;流連不去
出處:獨徙倚以仿徉。——《楚辭·哀時命》
徙倚久之。——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姓氏

徙,一個近失傳姓氏, 有一位朋友用這個姓 xu (三聲)。河南禹州人氏。

英文辭彙

英譯: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字部】徙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古文〕𡕝𨗬𡲴《唐韻》斯氏切《集韻》《韻會》想氏切《正韻》想里切,𠀤音壐。《說文》本作𨑭。迻也。《玉篇》遷也,避也。《爾雅·釋詁》遷運,徙也。《注》今江東通言遷徙。《禮·經解》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史記·郭解傳》徙豪富茂陵。《潘岳·閒居賦》孟母所以三徙也。
謫戍曰徙。《前漢·𨻰湯傳》廷尉增壽議免湯為庶人,徙邊。
《廣雅》仿佯,徙倚也。《嚴忌·哀時命》獨徙倚而彷徉。
逾月曰徙。《禮·檀弓》祥而縞,是月𧝓,徙月樂。
《集韻》相支切,音斯。縣名。《前漢·地理志》蜀郡有徙縣。
《集韻》抵徙擬手期翹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