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解釋〗道:道義道德;寡:少。
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道義,必定會陷入孤立。〖出處〗
《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順之。”
【示例】彼以武力為後盾,我以公理為前驅。——蔡東藩、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三十一回。
注釋譯文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注釋
(1)[天時]包括時令、氣候,乃至政治形勢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條件。
(2)[地利]指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3)[人和]指作戰中的人心有所向,內部團結。
(4)[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城:內城。 [城非不高也]城牆並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
(6)[環]包圍。
(7)[之]代這座城
(8)[而]連詞錶轉折。
(9)[夫]句首發語詞,不譯。
(10)[而]連詞錶轉折。
(11)[是] 這。
(12)[也] 表判斷語氣,“是”。
(13)[非]不是。
(14)[池]護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
(16)[堅利]精良。堅,堅固。利,鋒利。
(17)[米粟]糧食。
(18)[多]充足。
(19)[委]放棄。
(20)[而] 連詞表順承。
(21)[去]離開。
(22)[之] 代詞,代“城”。
(23)[故] 所以。
(24)[域]這裡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25)[以] 憑藉。
(26)[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疆,邊疆。界,界限。
(27)[固]鞏固。
(28)[國]國防。
(29)[山溪]山河。
(30)[威] 震懾,樹立威望。
(31)[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
(32)[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
(33)[寡] 少。
(34)[之至]到達極點。
(35)[畔]通“叛”,背叛。
(36)[順] 歸順,服從
(37)[以] 憑藉。
(38)[之] 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39)[故] 所以。
(40)[有] 要么,或者。
譯文
有利的天時不如地理的優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圍著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氣了,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堅固鋒利,糧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卻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地去,不能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戚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會歸順於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連內外親戚(兄弟骨肉)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3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現山東省鄒城市)人,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的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是魯國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 孟子 》是儒家經典之一,主要記錄孟子、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關於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問題的論爭。文章說理透徹,氣勢磅礴,語言流暢,且富於感情色彩。
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是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發揮詳盡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孟子像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 《
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
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里的句子,像“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之類的。
4經典語錄上篇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知道輕重;量一量,才知道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民眾。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義”,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9、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0、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1、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1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么,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不去打亂它的繁殖期,那么,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給他一百畝土地,並且不去打亂它季節生長的規律,那么數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么,鬚髮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13、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4、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5、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下篇
16、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7、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18、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19、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就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東西,義(真理、信仰、正義有益大眾的思想和行為)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就捨棄生命而選擇義。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2、孟子曰:水性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譯文】 孟子說:“水性是不分東西方向的,難道它也不分上下嗎?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處流一樣(勢所必然)。人沒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一樣。現在論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躍,它可以高過人的額頭;堵截令它激流迴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這實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這種違背他善良本性的行為,跟讓水違背它向低處流的行為,本質是一樣的。”
23、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4、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5、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26、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的,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是最為輕的。
28、出自《孟子》: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後演化成成語,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譯文】意思是一個人欣賞音樂快樂不如和眾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
29、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舜是從農耕的田野中被選拔出來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是從獄官手裡加以任用的,孫叔敖是從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奴隸市場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個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到貧窮之苦,讓他所做的事情點到錯亂,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增長他原來沒有的才能。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會改正;內心困惑,思慮梗塞,然後才知道有所作為;顯露在臉色上,表現在聲音中,然後知曉。在國內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沒有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這樣以後,就可以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走向滅亡。
5文言文總結通假字
(1)畔(pàn),通:“叛”,背叛。
古今異義
(1)城
古義:內城
今義:城市
(2)池
古義:護城河
今義:池塘
(3)委
古義:放棄
今義:委屈、不甘心
(4)國
古義:國防
今義:國家
(5)親戚
古義:泛指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包括父母兄弟。
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或血統關係的家庭或其他成員,親屬,也包括父母兄弟。
(6)去
古義:離開
今義:往、到
(7)域
古義:這裡用作動詞,限制。
今義:地域
(8)是
古義:這
今義:判斷動詞
(9)兵
古義:兵器
今義:士兵
(10)然而
古義:這樣卻
今義:錶轉折的連詞。
一詞多義
(1)利
天時不如地利:有利條件
兵革非不堅利:銳利
(2)之
三里之城:的,助詞
多助之至:到
天下順之:代詞,指得道者。
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代指這座城
(3)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氣候,時令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時機,機會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代,朝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當時的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季度,季節
當是時,婦手拍兒聲:時候
(4)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諧,和樂
春和景明:和煦
(5)去
委而去之:離開,逃離,逃亡
去死肌,殺三蟲:除去,去掉
西蜀之去南海:相距,遠離
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別處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也:距離
(6)勝
環而攻之而不勝:取勝
予觀夫巴陵勝狀:非常美好,美妙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盡,完
驢不勝怒,蹄之:能承擔,能承受
日出江花勝紅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勝過,超過
(7)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固執,頑固
固以怪之矣:原來,本來
君子固窮:安守,堅守
(8)亡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逃跑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滅亡
(9)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內城
城非不高也:城牆
6解析探究解析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時反映孟子所說的“仁政”。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運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這一觀點。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那么,什麼叫“正義”?《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裡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么不戰,一戰必勝。
孟子在這裡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愛和保護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人民所希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認為,這是行仁政的根本著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後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戰必勝矣”的主要原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探究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論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結論。
本文從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進行論證,開篇即提出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著設例進行論證,再據此闡發引申,層層深入,最後得出斷語,邏輯性很強。因此認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結論,不是中心論點,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論證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3)文章上部分運用舉例說明,下部分運用對比說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論點。
7整體把握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很有說服力。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雙重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8寫作特色
(1)文章善於運用設喻的方法。從文章末端看,孟子雖反對戰爭,卻多次提到戰爭。這是為了迎合諸侯
們的心理打個比方,以便有機會向諸侯們宣傳自己的“仁政”主張。
(2)文章析理精微,議論恢宏,氣勢奔放,闡明引申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還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使文章語氣強烈,具有說服力。
(3)短文開始一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出人貧賤,但他們在經歷了艱苦磨練之後,終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順此事實,作者連用幾個短語得出“天降大任於是人也”的結論,讓人不能不信服,再次基礎上,作者又從正反兩面進一步論證了經受磨練的好處,最終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9名言警句
1、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2、家和萬事興。
3、兄弟同心金不換,妯娌同心家不散。
4、眾人拾柴火焰高。
5、團結就是力量。
6、人心齊,泰山移。
7、一雙筷子輕折斷,一把筷子抱成團。
10事例
1、商湯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湯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發伐商紂,商紂王失道寡助。
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陳勝和吳廣得道多助。
4、隋末隋煬帝楊廣失道寡助,各地農民起義,瓦崗軍得道多助
5、瓦崗軍首領失道寡助,英雄豪傑紛紛投靠得道多助的李淵(唐)。
6、元順帝無道,朱元璋率領的紅巾軍得道多助。
7、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得道多助,國民黨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