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現今在
徐福鎮,建有徐公祠,它背負漢宣帝祭拜過的
乾山,
面對齊國八神主之一的月主祠所在地萊山,占地6600平方米。整個建築由祠門、東西配殿、大殿四部分組成,力求體現秦代建築特點和風格。大殿內塑有徐福像,生動逼真,他手持竹簡,雙眉微皺,兩眸機警有神,似胸懷文韜武略。左為童男手持寶劍,右為童女手捧藥葫蘆,隨從左右,侍護他尋覓海中仙山,採集長生不老藥。人們參觀遊覽徐公祠,仿佛又回到2000多年前的秦王朝,親身感受到那時的社會風土人情。
典籍記載
老黃縣歷史上有徐鄉、士鄉之稱。至於徐鄉的得名,元代史乘專家於欽在他著作的《齊乘》中說:“蓋以徐福求仙為名”。漢代
班固在他的《漢書·地理志》中載,東萊郡有縣十七,最後為徐鄉。清代王先謙的《漢書補註》引於欽“蓋以徐福求仙為名”,補註徐鄉的由來。《山東續考古錄》解釋:“徐鄉即士鄉,士徐為音轉”。直到清代一些文人在文章中仍稱
黃縣為徐鄉,如鹹豐時期黃縣
縣令彭九齡的父親彭遷道在他的《黃邑淳風記》中說:“余就養於黃。黃,古徐鄉也。人文蔚起,代多名宦,士多蒸蒸古風也。”
光緒時期在黃縣任司訓的陳家聲在他的《乙未黃縣團練公文抄略書後》中說:“余奉部銓,忝側徐鄉司訓,來是邦見井閈殷豐,士農禮讓,風美俗朴,為郡之冠”。他們不僅肯定了古徐鄉的存在,而且對黃縣土地富饒、經濟發達、士農禮讓的歷史及社會風貌表現出傾心的
讚譽。那么,徐福為什麼要在他的故鄉徐鄉進行求仙活動呢?因為徐福是一名方士,而徐鄉是秦漢時期方士活動的中心。 史學大師
顧頡剛在他著的《秦漢的方士和儒生》中說:“仙人是燕國的
特產,這風尚及於齊國,仙人的道是修來的,仙人的居地是燕國東邊和齊國北邊的
渤海……鼓吹神仙說的叫做方士……《
封禪書》說‘齊燕海上之方士’,可知這班人大多出於這兩國。”根據顧頡剛的論斷,徐鄉正是齊地北邊的渤海一帶,是齊地方士活動最集中的地方。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說:“即位三年……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祀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自古有之……四曰陰主祠之三山,五曰陽主祠之芝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
並渤海。”八神主有四神主在以黃縣為中心的渤海一帶,這一帶是
秦始皇東巡必經之地,這四神主也是他必祀之神。方士們為了阿諛苟合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的
私心,便紛紛來到這裡,借著渤海之中
島嶼棋布、
海市蜃樓幻滅隱現等自然景象,大力鼓吹海上神仙說。這便是方士活動中心形成的原由。 待到
漢武帝時,黃縣一帶是方士活動中心的地位並未消減。《史記·封禪書》說:“上(漢武帝)遂東巡海上,行禮祀八神,齊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其春,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雲‘欲見天子’……遂至東萊,宿留數日,無所見,見大人跡”。這裡所說的
漢武帝東巡海上,即以黃縣為中心的渤海一帶。“東萊”就是東萊故城所在的黃縣。“東萊山”就是八神主之一的月主所在的萊山。黃縣以及黃縣境內的萊山之所以招引得漢武帝每
次東巡必來此地,原因是《史記·封禪書》中說:“申公曰‘……天下名山有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
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所常游,與神會,
黃帝且戰且學仙’。”五山中的東萊在黃縣。漢武帝東巡來此,每留宿數日,從而進一步擴大了黃縣方士活動中心的知名度。所以,到了漢代,來此從事求仙活動的齊地方士“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史記·封禪書》中還記載:一向為漢武帝相信的方士李少君死去,以為他是“化去不死”,“而使黃腄史舒寬受其術”。原因是史舒寬是黃縣一帶方士活動中心的
佼佼者。
秦漢之際,方士們的求仙信仰,由崇信山嶽的
山嶽文化逐漸向崇信海洋的
海洋文化轉變。黃縣境內“神仙宅窟之地”的萊山,“乾坤日夜浮”的茫茫渤海,都誘發和啟迪著方士們在崇山崇海中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去尋求延長人們壽命的長生之術。當時方士們雲集在這裡的盛況從《史記》的記載中可見一斑。它是研究黃縣的宗教史和民俗史不可忽視的資料。
歷史
徐福的事跡,最早見於《史記》的“秦始皇本紀”和“淮南衡山列傳”
(在秦始皇本紀中稱“徐巿”,在淮南衡山列傳中稱“徐福”)。據《史記》記載,
秦始皇希望長生不老,西元前219年,徐巿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
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於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資巨大。但徐巿率眾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西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至琅岈,徐巿推託說出海後碰到巨大的鮫魚阻礙,無法遠航,要求增派射手對付鮫魚。秦始皇應允,派遣射手射殺了一頭大魚。後徐福再度率眾出海,來到“平原廣澤”(可能是
日本九州),他感到當地氣候溫暖、風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來自立為王,教當地人農耕、捕魚、捕鯨和瀝紙的方法,不回來了。後來各史書對徐福出海一事都有所記載,只是對所到達的地方說法不一。《三國志》“吳書·吳主權傳”、《後漢書》“東後漢書夷列傳”、《括地誌》等書記載為直洲,但具體方位不詳。到了五代的後周時,僧人義楚在《義楚六貼》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確提到徐福最終到達的
是日本,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來豪族。)為其後代,並說徐福到達後,將
富士山稱為蓬萊。 2200多年前,
秦始皇取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永久享有這樣的權力,他妄想得到長生不老之術。於是,不斷派人去尋求長生不老的仙藥。一次,在秦始皇到泰山封禪完後,東巡路過龍口——當時還叫作黃縣,在當地一把手的安排下,方士徐福以地方名流的身份晉見了皇上,並隨團繼續考察。到了
琅琊(今膠南)的時候,徐福正式上書說渤海中有三神山,裡面住著
神仙,吃了山裡的仙藥,個個長生不老,他願意赴湯蹈火,為皇上取仙藥。秦始皇很高興,給了他很多金銀財寶,命他入海求仙。但沒多久,
徐福就回來了,說,他見到了神仙,但是神仙嫌禮薄,需要美好的童男女和各種工匠用具作為獻禮,才能得到
仙藥,秦始皇遂派500童男女隨徐福再次出海。
第二年,秦始皇再次東巡,順便來找徐福,雖然路上遇到了刺客張良用大鐵錘襲擊,但躲過一劫的他仍按原計畫到達琅琊,可惜沒見到徐福。他再見到徐福的時候已經是十年後,他的第三次東巡。徐福依然沒有找到仙藥。 他的解釋是這樣的:本來就要拿到仙藥了,但是海上有大魚護衛仙山,功敗垂成。這次,
秦始皇親自率領弓箭手到海上與大蛟魚搏鬥,殺了條大鯊魚,興沖沖的回去了,
想這下子可好了,徐福終於可以拿到仙藥了。但是,他還是沒有等到仙藥,在返回
鹹陽的路上,就病死了,他的手下為了篡位,密不發喪,全國人民都不知道,沒有了藉口的徐福一時也騎虎難下,於是在公元前210年,他帶著浩浩蕩蕩的求仙團隊漂洋過海,尋找虛無縹緲的三神山和靈丹妙藥。從此,再未回到中原。 故里之爭:5月16日,離一年一度的
龍口市徐福文化節還有兩天的時間,這次已經是第七屆了。屆時,將在徐福園廣場上為兩座徐福雕像舉行揭幕儀式,其中一座送給韓國濟洲島,立在徐福展示館。龍口人一直認為徐福的故鄉應該是龍口。
最早記錄徐福事跡的是《史記》,作為當時西漢武帝時太史令的
司馬遷,距離徐福東渡的時間只有七八十年的時間,定是因為此事影響甚廣,所以他在自己的不朽著作里記錄了當時求仙這一盛況:“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司馬遷說徐福是齊地人。
在龍口市西北部有個徐福鎮,鎮因秦方士徐福而名,鎮上有仿秦古祠——
徐公祠。徐公祠不大,不過一個四合院,裡面有徐福的雕像,和中外因徐福而進行的文化交流展示。“這裡以前有個小廟,是當地人為紀念徐福建的。廟前就是徐格莊,據說就是徐福的
老家。”徐公祠的管理人員李樹植說。平時來這裡參觀的人並不多,但是,每來一個,李樹植都會這樣熱情的告訴遊客,
龍口就是徐福的故鄉。
司馬遷沒有說出徐福的籍貫。那龍口人為什麼認為徐福的故里是龍口呢?這源於 《漢書·地理志》的記載:“東萊郡有縣十七 ……,徐鄉。”關於徐鄉的由來,元代研究齊國史地的學者於欽在《齊乘》中說:“徐鄉,蓋以徐福求仙而得名。”《齊乘》被史學界推為善本,是全國名志之一。“鄉”在秦代是一個行政區域單位,而徐鄉縣在漢代就是指黃縣,今龍口市,龍口市保存了很多有關徐福的遺蹟。譬如,徐姓是黃縣的大姓;城東絳水河畔有一登瀛村,傳說徐福東渡
瀛洲時,就是從這裡集結童男女開始啟航的;風景優美的屺島上立著徐福的雕像,屺島原叫寄島,因當年徐福東渡時,將母親暫時安置在這個島上而得名,當然,這也只是個
傳說。
贛榆--弦歌聲處是故鄉:有關徐福的故鄉還有另外一種說法。1982年6月,
江蘇贛榆縣(現贛榆區)進行了一次地名普查,在縣城北金山鄉南一公里的地方發現一個叫“徐阜”的自然村。據當地人說,“徐阜”原名“徐福”,明清時仍稱“徐福村”。另據出土文物可知,贛榆縣在
戰國時屬齊地, 秦時屬琅琊郡。由此,位於今江蘇贛榆縣城北金山鄉南一公里的徐阜村,也稱是徐福故里。這兩種說法在目前史學界上爭論頗多, 因為都沒有確鑿的證據,一時爭論不止。但這並不妨礙人們紀念徐福活動的展開。
徐福節
江蘇
贛榆區金山鎮(原徐福鎮)的
徐福村是秦代方士徐福的故里。徐福(?—?),即徐巿(注,是“巿”〔ㄈㄨˊ〕〔fuˊ〕而不是“市”〔ㄕˋ〕〔shiˋ〕),字君房, 秦朝時出生於齊地(今贛榆區金山鎮徐福村)。公元前219年,他受秦始皇所遣率三千童男女東渡日本,尋取長生不老之藥。在日本,他傳授農桑、醫藥百工,成了日本司農耕、蠶桑及醫藥之神,被日本後人稱為開國第一代神武天皇,被日本人民尊之為神,在日本新宮市有徐福公園,園內有
徐福墓。贛榆人民為紀念這位中日友誼的最早使者,曾於1990年開始,先後成功舉辦了三屆徐福節。
1982年6月,江蘇贛榆縣進行了一次地名普查,在縣城北金山鄉南一公里的地方發現一個叫“徐阜”的自然村。據當地人說,“徐阜”原名“徐福”,明清時仍稱“徐福村”。另據出土文物可知,贛榆縣在戰國時屬齊地, 秦時屬琅琊郡。由此,位於今江蘇贛榆縣城北金山鄉南一公里的徐阜村,被認為是徐福故里。
徐福村建有
徐福祠,徐福祠內供奉著徐福塑像,建有徐福故里文物陳列室和漢畫像石長廊。徐福祠前的廣場上豎有趙朴初先生題寫“徐福村”碑和彭沖先生書寫的“徐福故里”碑。海內外人士拜謁者絡繹不絕。
第七屆徐福文化節暨徐福文化國際研討會
以“徐福東渡與和諧東亞”為主題的第七屆徐福文化節暨徐福文化國際研討會日前閉幕。在徐福故里——連雲港贛榆,連日來隨著
徐福廟落成、徐福雕像揭幕、《中外徐福研究》首發式的舉行以及中央電視台“贛榆魅力——徐福故里”大型文藝晚會的舉辦,使得本屆徐福文化節的規模、影響都超過了歷屆。(光明日報2007-10-30 08:52)
徐福文化國際研討會是徐福文化節的重頭戲。會議共收到數十篇論文,來自中、日、韓等國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對徐福文化進行了視角獨特、見解新穎的探討。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專程赴會並作了特別講演。兩千多年前,徐福東渡日本的壯舉,對東亞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和平交往方式,是人類相互提攜共同進步的楷模。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研究徐福東渡的目的不應該局限於徐福從哪裡出發、登入,要以徐福研究為平台,弘揚徐福精神,傳播和平、合作的聲音,為中日友好發展、構建“和諧東亞”作出積極貢獻。
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與徐福故里的情緣
近5年來,日本前首相、眾議員羽田孜先生曾兩次訪問徐福故里,一次是2002年6月25日抵贛榆;一次是2007年10月25日抵連雲港。兩次抵達徐福故里,皆為“25日”,似乎有其寓意,然而,據我所知,純屬巧合,並非刻意安排。
多年夙願得了卻
羽田孜先生出生於1935年,日本長野縣人。1958年畢業於成城大學經濟系,在小田急公共汽車公司工作10年,曾任公共汽車科科長、眾議員羽田武嗣郎(羽田孜的父親)的秘書。1969年12月起,曾10次當選眾議員。1985年起,先後任日本內閣農林水產大臣、大藏大臣、副首相兼外務大臣。1994年4月25日,當選為日本第80任首相。上任僅兩個月,就於當年6月26日讓位於村山內閣。以後相繼任太陽黨黨首、民主黨幹事長。現為眾議院議員,兼日本徐福會顧問。多年來,他以徐福的後代而自豪,並執著地關注徐福研究。
2002年6月22—24日,中國徐福會主辦的徐福國際研討會在北京金台飯店隆重舉行。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有關專家學者到會。羽田孜先生因日本眾議院開會選舉,未能參加這次會議開幕式,委託他的堂兄羽田計樹先生在會上讀了他的祝詞。
6月24日下午3時許,羽田孜先生偕次子羽田次郎風塵僕僕來到金台飯店,出席徐福國際研討會閉幕式,他在熱烈的掌聲中說:“我是和兒子一起來的,是來中國尋根的!”
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的羽田孜先生侃侃而談:“我們的身上有徐福的遺傳因子,在我的老家還有“秦陽館”,作為徐福的後代,我們感到驕傲……”
在演說中,中國徐祖會羽田孜先生告訴大家:“贛榆縣徐福村徐福祠,我要去參拜!”
演說過後,中國徐福會李連慶會長特地把我介紹給謙和的羽田孜先生。這便是我與這位日本著名政治家的初識。
第二天(6月25日),羽田孜先生攜次子羽田次郎在中國對外友協有關人員的陪同下,由北京飛青島,再由青島轉車來贛榆。他受到了劉永忠市長的熱情接待,並在劉市長等人的陪同下虔誠地拜謁徐福祠。
顯而易見,羽田孜先生首次訪問贛榆,是自己主動安排的,其目的就是尋根溯源、祭祀祖先。
羽田孜先生來往奔波一天,留下了“日中友好始祖徐福”的墨寶,並種下了象徵中日友誼的銀杏樹,道出了“我和你們一樣都是徐福的後代”這發自肺腑的感人話語。
一幅圖片和一張報紙
在東京日本眾議院第一議員會館羽田孜先生辦公室內,陳列著兩幅十分引人注目的圖片:一是羽田先生伯父的《秦陽館》油畫作品,一是中國連雲港市蒼梧晚報記者張曉暉《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在贛榆》的攝影作品。這兩件作品成了羽田孜先生向客人介紹徐福及其故里的生動載體。
“‘我的祖上是姓秦的。’羽田孜指著一張照片說。五六年前,他特地前往江蘇省贛榆縣,那裡據說是秦朝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鄉。羽田孜特地把他和那裡孩子合影的一張照片放大,擺在他國會事務所的桌子上。”《南方都市報》特派東京記者在報導中如是說。
2007年11月4日,中央電視台在《東方時空》“高端訪問”欄目中,播出了資深主持人水均益《訪問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的節目。
在水均益與羽田孜先生的訪談中,螢屏上不時出現“徐福村碑”、“徐福祠”、“秦山島”等畫面,尤其是《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在贛榆》的照片反覆出現。當水均益提及這張照片時,立即引起了羽田先生對首次訪問徐福村受到熱情歡迎盛況的回憶:“當時的情況很不得了,人數很多,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我和很多孩子照了相,效果很好。他們個個笑容滿面,我希望看看他們,是否都長大了。”
羽田孜先生於今年10月來連雲港贛榆縣訪問時,也在多種場合提到這張照片:“我把與徐福村兒童合影的這張照片放在國會的辦公室里。看到照片,就會記起熱情的贛榆人,記起徐福故里在連雲港。”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張照片,為何受到羽田先生這樣厚愛?
羽田孜先生首訪贛榆縣金山鎮徐福村時,村民們在徐福祠廣場敲鑼鼓、鳴鞭炮,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羽田先生觸景生情,非常激動,走近村民,放開喉嚨:“大家好!我和你們一樣,都是徐福的後代。看到你們真高興!”說著,與大家親切握手致意。記者張曉暉用相機留下了這珍貴的瞬間。
今年1月底,我隨連雲港徐福研究會赴日本、韓國徐福遺蹟考察組在東京拜訪羽田孜先生時,以連雲港市徐福研究所的名義,將這幅放大的圖片贈送羽田孜先生。
沒想到這幅圖片竟得到羽田先生如此厚愛,更沒想到媒體如此關注。
水均益訪問羽田孜先生時,曾拿出一張報紙,指著報上的一張照片問羽田先生:這是什麼?羽田孜先生回答:“這是應徐福研究所的要求,給他們題詞。”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為了聯絡國內外徐福研究者加強對徐福東渡的研究與傳承,並以此為紐帶促進國際間的友好交往,連雲港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發起成立了連雲港市徐福研究所。羽田孜先生應邀屈就徐福研究所顧問,並欣然拿筆,以遒勁的“徐福研究所”書法作品致賀。熱心的神奈川徐福研究會會長田島孝子女士,多次往返於川崎與東京之間,把珍貴的墨寶適時用特快專遞寄給我,後來,羽田先生題字的照片在日報上登出,並成為主持人訪問羽田孜先生的由頭。
十月可去連雲港
早在2006年贛榆第六屆徐福節前,贛榆縣委領導同志就委託我與有關方面聯繫,邀請羽田孜先生參加當年的徐福節。但因羽田孜先生當年的活動日程已安排完畢,無暇出席徐福節,特寫了祝辭委託出席徐福節的田島孝子女士代為宣讀。
今年1月31日,連雲港徐福研究會赴日本、韓國徐福遺蹟考察組受孫榮章會長的委託,在東京拜訪了羽田孜先生,邀請他參加今年10月在贛榆舉辦的第七屆徐福節和徐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羽田孜先生一方面對我們的盛情邀請表示感謝,另一方面又對參加贛榆徐福節感到為難。他告訴我們:今年的活動日程去年底已排定,10月要去非洲訪問,組織慈善活動;8月份前,國會選舉,無法出訪;9月份也安排了一些活動。
我一再講述縣市領導邀請羽田先生訪問徐福故里的迫切願望,請羽田先生理解我們一行的責任,支持我們完成邀請任務。
大概羽田先生感到徐福故里的一片真情,沉思片刻說:“不在徐福節時去,可以嗎?”
我說:“不論您什麼時間去,徐福故里的領導和人民都會熱情歡迎您!”稍一停,我接著說:“如果方便調整日程,還是請您出席徐福節為好。因為徐福節活動多,與會人員多,邀請主流媒體多,您若出席,會在國內、國際產生重大影響,有利於宣傳和弘揚徐福精神,也有利於中日友好交往。”
羽田先生問陪同我們的田島孝子女士:日本能去多少人?田島女士回答:“估計10多人。”
羽田先生停了停,說:“好吧!10月去連雲港。”
我們如釋重負,慶幸羽田先生隨和大度、善解人意,支持我們完成了一項重要任務。
羽田孜先生今年10月的連雲港贛榆之行,使贛榆徐福節和徐福文化研討會盛況空前,吸引了國內外多家主流媒體和網站競相充分報導,亦獲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中外徐福研究》首發式
羽田孜先生一行為出席10月26日舉行的中國·贛榆第七屆徐福節,於25日下午從青島機場抵連雲港。他們不顧一天的奔波勞累,未去下榻的雲台賓館,徑直去市行政中心會見市委書記王建華等連雲港市黨政領導。
下午5時許,羽田孜先生等又來到連雲港市博物館,出席《中外徐福研究》首發式。中國原外交部副部長、中國駐日大使徐敦信,原中國駐日大使楊振亞,中國徐福會會長劉智剛,連雲港市領導仲琨、凌迎兵陪同羽田孜先生在主席台就坐;徐福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外徐福研究者、連雲港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等近百人出席了活動。
年過七旬的羽田孜先生,興致勃勃地參加了《中外徐福研究》發行式,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
《中外徐福研究》是由淮海工學院徐福研究所、連雲港市徐福研究所和連雲港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組織編輯的一部系列叢書,作為徐福研究所顧問的羽田先生,借參加贛榆徐福節之便出席該書首發式,自在情理之中。羽田先生親筆為《中外徐福研究》封面題簽,對此書給予厚愛,亦為人之常情。更重要的是,羽田孜先生對中國一如既往的友好態度和對徐福故里的片片深情,用他自己的話說:“凡是與中國沾邊的事,我都高興去做!有關徐福的活動,我都要爭取參如!”
《中外徐福研究》首發式,可謂規模小,規格高,影響大。至今,多家網站報導首發式盛況,並且,已有北京、杭州、廣州、重慶等地的六家網上書店發行該書。
花籃與石刻
今年9月中旬,田島孝子女士通過愛知縣立大學逵志保博士發來了電子郵件,告知羽田先生10月25日抵連,26日上午參加徐福節開幕式、徐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下午去上海。實際上,羽田孜先生在贛榆的有效時間只有半天。
26日上午,羽田孜先生一行在徐福廟參加過徐福節系列活動後,在國家有關部門和連雲港市、贛榆縣領導同志陪同下來到徐福像廣場,恭恭敬敬地向徐福像敬獻花籃。在鮮花爭艷的花籃前,羽田先生神情自若,雙手整理著隨風飄舞的緞帶。大概因為彌補了去年()未來參加徐福聖像揭幕儀式的缺憾而欣慰,羽田先生流露出滿臉快意。
了解內情的人都明白,羽田孜先生從日本帶來的並非敬獻的這隻花籃,而是一個精美的花瓶。
安排羽田孜先生敬獻花籃和羽田石刻揭幕等活動,主要目的是讓羽田先生在徐福故里留下長久的印象。事前,我通過日本朋友向羽田先生建議:如果方便,最好從日本帶來小巧玲瓏的花籃,以便在徐福紀念館永久收藏。
不久,田島女士發來傳真:“花籃日本帶來,鮮花請贛榆準備。”為此,她提前一天抵贛榆。但當她在贛榆賓館拿出“花籃”,打開層層包裝,呈現在眼前的卻是一個精美的鏤雕陶瓷花瓶。田島女士告訴我:這個花瓶是羽田孜先生專門在日本有名的工廠定做的,品質很好。看到這潔白如玉、造型美觀、製作精良的花瓶,不能不感謝羽田孜先生這位日本著名政治家的良苦用心了。
徐福節組委會的同志認為,10多米高的徐福像前,擺放一個幾十厘米高的花瓶,顯得太矮,建議羽田先生敬獻贛榆縣特意加工的花籃,花瓶作為縣領導拜會時的贈品,事後再送紀念館陳列。我將此意見向田島女士轉達後,她愉快地接受了此建議。
將來徐福紀念館收藏的是花瓶而不是花籃,或者花瓶、花籃皆收藏,其箇中原因,就在於此。
徐福生態園徐福像左前方,有一兩米多高未加雕琢的立石。那是羽田孜先生手書石刻的。敬獻花籃儀式結束後,贛榆縣委書記孫榮章先生主持了石刻揭幕典禮。
當羽田孜先生和連雲港市政協主席俞素娥女士,將蒙在石刻上的紅綢徐徐揭下時,廣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人們爭先觀看,攝影留念。
石刻的陽面鐫:
“日中友好始祖徐福 眾議院議員 羽田孜 二OO七年七月一日”;
陰面是:
“羽田孜先生,日本國長野縣人。眾議院議員,第八十代內閣總理大臣。貳零零貳年陸月貳拾伍日拜謁徐福祠之際題此以贈,復於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之際重書。特勒斯石,以志永念。
龍口徐福鎮(古稱徐鄉縣)為秦朝方士徐福故里。現存部分徐福遺蹟,如黃河營古港遺址、屺木洞、徐母墳等。現今在徐福鎮,建有徐公祠,它背負漢宣帝祭拜過的乾山,面對齊國八神主之一的月主祠所在地萊山,占地6600平方米。整個建築由祠門、東西配殿、大殿四部分組成,力求體現秦代建築特點和風格。大殿內塑有徐福像,生動逼真,他手持竹簡,雙眉微皺,兩眸機警有神,似胸懷文韜武略。左為童男手持寶劍,右為童女手捧藥葫蘆,隨從左右,侍護他尋覓海中仙山,採集長生不老藥。人們參觀遊覽徐公祠,仿佛又回到2000多年前的秦王朝,親身感受到那時的社會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