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璆(qiú)(生卒年不詳)字孟玉。廣陵海西(今江蘇灌南)人。東漢末年大臣,度遼將軍徐淑之子。
徐璆少時博學,召入公府,舉為高第。不久升遷為荊州刺史,當時董太守的姐姐之子張忠做南陽太守,因有權勢放濫不羈,得贓數億。徐璆臨當之部,太后派中常侍把張忠囑託給徐璆。徐璆回答道:“臣身為國,不敢聽命。”太后發怒,連忙召張忠作司隸校尉,用威勢相臨。徐璆到州後,揭舉上奏張忠臧餘一億,派冠軍縣上簿給大司農,來揭發其事。又奏五郡太守及屬縣有貪賊的,全部法辦,威風大行。中平元年(184年),與中郎將朱俊攻打黃巾賊在宛縣,破了他們。張忠恨了徐璆,與諸閹官捏造無端之罪,徐璆便因罪被召回來。因為破賊有功,得免官回家。後來再次徵召,遷汝南太守,轉為東海相,所在之處風化大行。獻帝遷都許昌,徐趚以廷尉徵召,應到京師供職,半路上被袁術所劫,授徐璆以上公之位。徐璆嘆息道“:龔勝,鮑宣,是何等樣人?守之必死!”袁術不敢逼他。袁術死後軍破,徐璆得到袁所盜的國璽,到了許昌,上交皇帝,並送交前所假汝南、東海二郡的印綬。司徒趙溫對徐璆說“:君遭大難,還保存了這個嗎?”徐璆說“:從前蘇武困於匈奴,沒有墜失七尺之節,況這方寸之印么?”後來被拜為太常,派他持節拜曹操為丞相。曹操讓給徐璆,璆不敢當。死於官位。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璆
- 別名:徐孟玉
- 國籍:東漢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陵海西(今江蘇灌南)
- 職業:官員
- 主要成就:不畏權貴,隨破黃巾,重獻玉璽
- 官職: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