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珊,廣東中山人。父親是中國近代實業家。徐婉珊年輕時熱心教育事業。 徐婉珊曾先後收養過十幾個貧窮的兒童和遺孤,有的撫養成人,有的大學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婉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中山
簡介,生平事跡,概述,創辦女中理想實現,不畏強暴歷盡艱難,艱苦辦學矢志不懈,重視師資辦學特色,人物評價,
簡介
徐婉珊,女,出身於名門富家,是虔誠的基督教
教徒。清末上海女學勃興,徐決心獨資創辦一所女子學校,為提高婦女地位奉獻畢生精力,她的決心得到其父的支持。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2月,徐將她的全部嫁妝費用於投資辦學,在愛而近路(今安慶路)福壽里創辦啟秀工藝女塾,自任校長。徐提出的辦學宗旨“為女子啟發知識,增長才能,專授關於女界切實有用之科學,以為自立基礎。”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徐婉珊39歲時用妝奩費在上海愛而近路(今安慶路)創辦了啟秀工藝女塾,自任校長,聘請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教師授課,並從本校畢業生中擇優培養教師。清宣統二年(1910年),學校經遷移和擴充校舍,增設國中部和高中部,改名私立啟秀女子中學(今為上海市第十二中學)。附設國小、幼稚園及義務國小。學生從30多人發展到560餘人。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事變,校舍毀於戰火。徐婉珊四處集資,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634號重建校舍,堅持辦學。
抗日戰爭期間,徐婉珊在校內舉辦國貨展覽會抵制日貨,動員學生縫製寒衣、棉手套支援抗日軍隊;不受漢奸吳世寶的利誘,拒絕吳世寶當啟秀女中校董;把自己的銀器、衣物等捐獻義賣,支持學校教師進行抗日救亡活動。民國28年12月,該校教師茅麗瑛遭敵特暗害,住醫院搶救,徐婉珊冒險前往看望。茅麗瑛犧牲後,徐婉珊在全校開展悼念活動,帶領全校師生去萬國殯儀館參加對茅麗瑛的公祭儀式。
徐氏創辦的啟秀女學校曾獲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頒發的嘉禾一級勳章。1985年,前國家主席李先念夫人林佳楣為母校題辭"播下革命火種,培養建設人才"。
後學校幾經遷移,徐把她父親遺留給她的全部財產投入學校。民國2年(1913年),在閘北東寶興路租地自建校舍,學校改名啟秀女中,至民國26年抗日戰爭前夕,在校學生562人,教師33人。同年八一三日軍入侵上海,炮火炸毀啟秀女中校舍,損失達20餘萬元法幣。徐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覓屋集資,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634號租到1幢老式樓房,復校開課。
徐婉珊熱愛教育事業,富有愛國心和民族責任感,曾收養10餘名窮苦兒童,供他們讀書。她對有困難的教職員工關心照顧,茅麗瑛童年喪父,母女倆生活無著,徐收留她們。茅母在校做工務員,茅從國小到高中畢業都在啟秀女中讀書,畢業後在母校當教師,並從事抗日救亡活動,徐對她從事抗日救亡活動給予支持。民國28年11月15日,茅麗瑛遭汪偽特務暗殺,受重傷,送醫院搶救,徐不顧個人安危,前往探望、陪伴。茅麗瑛犧牲後,徐萬分悲痛,在全校開展悼念活動,宣傳茅麗瑛的英勇事跡。
徐艱苦辦學40餘年,一直擔任校長。在辦學過程中,她不僅獨資辦學,而且把全部精力投入教育事業,終身未嫁。
生平事跡
概述
徐婉珊,廣東中山縣人,生於一八六六年。生前創辦上海首批女子中學之一的啟秀女子中學(即現在思南路上海市十二中學前身)。其父徐雨之又名徐潤是前清民族資本家,招商局總辦,曾從事多種利國利民的事業。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到十六日工商界和上海市政協召開紀念會,隆重紀念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前輩、洋務運動的前驅徐雨之先生誕辰一五O周年,各報章雜誌也紛紛刊登紀念文章,《新民晚報》、《解放日報》、《珠海特區報》、《聯合時報》等均給以高度評價,如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解放日報》載文:“徐雨之先生是中國早期民族資本家中較有影響69代表之一,曾從事多種利國利民的事業。他出資籌建輪船招商局並任總辦。首創中國保險公司,創辦同文書局,引進先進印刷技術,還保舉大批學生出國留學,造就傑出人才,開礦建廠,創辦茶棧……”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四日《新民晚報》頭版登載本市各界人士舉行紀念會訊息,認為徐潤先生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前輩,生平曾從事多種事業,上海之所以能形成全國經濟中心,徐潤先生也曾起過積極作用。一九八八年—卜二月十六日《聯合時報》登載:“本市紀念徐潤誕辰一五O周年。他是中國近代經濟史上著名人物。”徐婉珊就是在這樣的家庭里成長的。同時,她的族姐徐宗漢是辛亥革命風雲人物黃興的夫人。徐婉珊的青少年時期,正是中國處在鴉片戰爭以後列強各國蠶食侵略的時代,清王朝昏暫腐敗,喪權辱國,激起了中華民族生存圖強的覺醒。孫中山、黃興等領導的革命運動在海內外風起雲湧。辛亥武昌起義前後,黃興經常在上海進行反帝反清革命活動,這對身處在那個時代的勤奮好學又立志教育事業的新女性徐婉珊,勢必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創辦女中理想實現
徐婉珊在這樣富裕的家庭中生長,完全可以過著養尊處優的嬌小姐生活.但在其父親和族姐夫熱衷於社會活動的深刻影響下,她不甘心做一個封建禮教束縛下的賢妻良母,立誓要象父親徐雨之和族姐夫黃興那樣在社會上千一番利國利民的事業;她個性剛強,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正義感。有一次她向父親提出要為一所學校募款,她父親鼓勵女兒獨立創辦一所女校,這正符合她的願望,她早已下定決心,願為提高婦女的地位,推動女子教育,獻出自己畢生精力。這樣,由中國人主辦的一所女子中學就創辦起來了,徐婉珊早年的宿願終於實現了。清光緒三十一年(一九O五年)二月,始創啟秀女中,從當時招生簡章上可見辦學宗旨,簡章上明文寫著:“為女子啟發知識,增益才能,專授關於女界實用之科學.以為自立基礎。”啟秀校歌也寫著:“風雨如晦夜冥冥,東海日生啟明。……巍然我校誕生,一堂化雨被群英,學術中西研訂。”
創辦學校首先是需要一大筆經費,才能購房添置課桌椅和其他教學用品。徐婉珊將家庭給她作嫁妝的費用,全部投資辦學,意欲終生不嫁,全力以赴辦好女子教育,以後她又將祖產景倫衫襪廠分到的紅利也全部用作辦學經費。
不畏強暴歷盡艱難
在舊社會,一個婦女要在社會上獨立創建一所學校,其艱難的程度可想而知。當時社會上不少流氓地痞常要到學校來敲詐勒索,甚至還想欺侮女校長、霸占校產。那時曾有一個原啟秀的畢業生,名叫余愛珍又叫餘妙珍的,後來成了流氓頭子吳四寶的小妾,她在吳四寶的授意下,幾次三番到學校來找徐校長,假惺惺地說“如果徐校長同意讓吳四寶也做個啟秀學校的校董,那么吳四寶就會捐上一大筆錢來支持辦學的。”徐婉珊沒有被余愛珍的花言巧浯騙住,相反。她態度堅決地一口回絕了她,流氓欺霸校產的陰謀始終未能得逞。
艱苦辦學矢志不懈
啟秀女中創辦時,先設國小,校名為啟秀中西女塾,徐婉珊自任校長。校址在當時的英租界愛而近路(今安慶路)福壽里.學生只有三十多人。以後,因徐校長嚴謹治校,學校管理得有條有理,學生日益增多,為擴充校舍,幾次遷校,一九O七年搬到老靶子路,一九O九年又搬到海寧路。一九一O年增設初、高中部,一九三一年八月正式立案,啟秀中西女塾改名為私立啟秀女子中學附設國小、幼稚園及義務國小。校舍由租房辦學發展到租地自建校舍辦學,校址遷到閘北東寶興路即北四川路寶興里十八號,占地三畝,學校始成為初具規模的完全中學,一九三三年學校又租借北四川路東寶興路口一八三號一座小洋房為校舍,將幼稚園至國小四年級學生全部遷入上課,至抗戰前夕,已有教員三十三人,學生五百六十二人,其中有一百多位女學生是住宿在校的。每天清晨,徐校長親自和校工一起上街買菜,不管颳風下雨,她堅持自己買菜,注重學生一伙食營養,她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一心一意辦好教育事業,一時在周圍居民中傳為佳話。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變,日寇侵入虹口、閘北等地,校舍一旦毀於戰火,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徐婉珊沒有知難而退.相反是知難而進,堅持辦學的決心不減。她和養女徐婉球二人,到處奔波覓屋建校,最後終於在馬斯南路(今思南路)口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上設法租到一所野草叢生、搖搖欲墜的舊洋樓作校舍,經請人大加修繕後,逐步購全了教學必需晶,這樣,幾經波折後,啟秀女中重又恢復上課。因學生較多,只得採取半天辦中學,半天辦國小的辦法,保持了學校原有的規模。徐婉珊熱心辦學,終身未婚,竭盡了全副精力,她主管學校行政人事,全面關心學生成長,辦事有魄力,處理事務有膽有識,為女子教育事業,埋頭苦幹,嘔心瀝血,堅持辦校四十三年,且學校管理得成績卓著,生前曾獲總統嘉禾一級勳章(約是黎元洪頒發的)。終於因患奶癌,於一九四八年逝世,開追悼會時,學校的教師特地將這一枚圓圓的銀質大獎章掛在她胸前,這獎章象徵著她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閃閃發光的一生。
重視師資辦學特色
徐婉珊在籌建學校時,深深明白,要辦好一所有高質量的女校,如願實現辦學宗旨,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有學識的人才,關鍵之一是要選擇質量高的師資隊伍,在建校初期,她就聘請當時在蘇州景海女中執教的,原金陵女大高材生,博學多才的陳招悅共商建校大事,並聘任陳為教務長,負責課程安排及一切教育事務工作。徐婉珊除了把在本校畢業的學生送教會大學深造後再返校任教外,還重金聘任出國留學歸來,學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到校任教,如前清心女中校長張蓉珍,留美博士呂松泉、陳招星、陳彬和等。他們都是教學認真,誨人不倦的良師。徐婉珊辦學有特色,學校重視英語教學,一九四八年出版的《上海市中等教育概況》一書中介紹啟秀女中一貫教學特色“課程與一般中學相符……而英文課本則採用名著,尤注重各生課外讀物及作業……”學校附設的國小二年級小學生已開始學習英語;中學二星期英語要安排十幾節課,高中世界史、外國文學史已用英文原版教材上課,高中學生曾用英語排演過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啟秀兼收的住宿生,每晚安排夜自修,英語是重要的自習學科,英語好的可破例直升國中,啟秀的英語教學很早就名揚國內外,平時學校制度嚴格,除英語外,其他各門學科也抓得很緊,課外生活也豐富多彩。早在三十年代,啟秀女子中學的籃、排球隊頗負盛名。市排球冠軍隊以啟秀隊員為主力,名教練陳咼德指導的女子籃球隊,在校際比賽中也常為學校奪得許多優勝錦旗,課外活動還有唱歌班、繡花班、戲劇班、鋼琴班等,班級之間也常開展班際歌詠比賽,著名美籍滬江大學歌唱教授也被聘來訓練唱歌班。參加校際音樂比賽中。啟秀的女子歌詠隊,赫赫有名,也常獲得各種獎旗。學校規定每年至少有二次大型的遊藝會,由學生主持,節目精彩,有時師生同台演出。
人物評價
正義感和愛國思想
徐婉珊熱愛教育事業,鐘愛青少年一代,她曾收養過十幾個窮苦小孩為學生,雖然啟秀女中未專門設立過獎學金、助學金,但徐校長對家境困難,無法繼續升學的學生是非常同情的,常常破例同意學費全免,對一些孤兒寡婦,她更是富於同情心,盡力給以安排、幫助。如東寶興路的校舍被日軍燒毀時,有一位自告奮勇留校守門的工友,不幸死於非命。徐校長對她留下的孤兒,一直培養他讀完大同大學。當時還有好幾位職員,均是無法生活的寡婦,有的還拖著幾個子女,男孩子都由徐校長幫助聯繫到男校去讀書,女孩子則全部留在啟秀女中、國小繼續求學,茅麗瑛烈士母女便是其中之一,徐校長盡力安排茅麗瑛母親在學校任職員,還留茅麗瑛在啟秀上學,以後又留她在啟秀做教師。茅麗瑛烈士是中共黨員,在上海地下黨組織領導的上海戰地服務團工作,曾擔任中國職業婦女俱樂部主任,她是上海工人運動史上傑出的革命者,通過組織義賣、義演等活動籌資支援我新四軍開展革命鬥爭,她還積極組織領導上海工人抗日救亡愛國運動。敵人視她為眼中釘,時時威脅她,有一次她又收到了一封恐嚇信,內附有幾顆子彈,茅麗瑛大義凜然地在上課時,大聲對學生說“我就是願意為義賣而生。為義賣而死!”這種豪言壯語使敵人的陰謀徹底破產。茅麗瑛烈士於一九三九年遭日偽特務暗害。電影《七月流火》就是反映她一生的革命事跡。徐校長平時非常喜歡她,對她倍加愛護,尤其對茅麗瑛烈士組織發動的一些救亡愛國活動,她總是積極支持的,有好幾次徐校長在校內發動師生捐獻時,帶頭將銀器、私蓄全部捐出來,又曾在大禮堂里擺了不少縫紉機組織師生連夜趕製棉大衣,送往抗日前線,支援那些正在和敵人浴血奮戰的抗日將士。有一次還在大禮堂舉辦過“抵制日貨的愛國展覽會”。全校師生參觀後,深受教育。據徐婉珊親侄女徐讓如回憶:有一次,我陪同娘娘(即徐婉珊)到香港去掃墓,當時茅麗瑛即同徐商量,要托娘娘順便帶上一個女同志,同赴香港,徐一口答應護送這個地下黨員安全到達香港。這表明了徐婉珊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愛國思想。當茅麗瑛被日偽特務暗害,傷重住院時,訊息傳來,徐校長十分悲傷,她不顧個人的安危,在特務重重監視下,毅然衝破特務的阻攔,前往看望陪伴。茅麗瑛面對白髮蒼蒼、淚流滿面的老校長說:“不要難過,我是為國犧牲,很光榮的。”當茅麗瑛烈士遇難的噩耗傳來時,徐校長又一次不顧敵人的搗亂,親自帶領全校師生佩上白花戴上黑紗。前往萬國殯儀館,參加公祭活動。一九三,八年啟秀女中學生中就有了共產黨員,一九四五年社會上開展義賣助學活動,徐校長又一次將家中收藏的所有毛巾、肥皂、衣料捐獻出來。雖然徐婉珊是個篤誠的基督教徒,但她愛憎分明,對地下黨員組織的革命活動,常用自己實際行動來積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