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後,hòu,從從夊者,後也。,suī,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現在已簡化為“”。

1. 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前”相對:~窗戶。~面。~學。~綴。~進。

2. 時間較晚,與“先”相對:日~。~福。~期。

3. 指次序,與“前”相對:~排。~十名。

4. 子孫:~輩。~嗣。~裔。~昆。無~(沒有子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部首
  • 總筆畫:9
  • 結構:左右結構
  • 簡化字:後
  • 五筆:TXTY
  • 組詞:後面、後來
  • 筆順:ノノ丨フフ丶ノフ丶
基本字義,釋義,名,形,副,動,方言集匯,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後,hòu,從從夊者,後也。,suī,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
根據《簡化字總表》,“後hòu”全部意思簡化為“”。

釋義

(1)在時間上與「先」、「前」相對。禮記·曲禮下:「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來│~天│~代│先來~到。
(2)在空間、位置上與「前」相對。如:「背後」、「村後」、「敵後」、「幕後」、「向後轉」、「懲前毖後」。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塞其前,斷其後之木而弗殊。」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邊│~方│~台│~門│向~轉。
(3)子孫。如:「名人之後」。詩經·大雅·瞻卬:「式救爾後。」鄭玄·箋:「後,謂子孫也。」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4)姓。如五代時後漢有後贊,清代有後禮。

(1)時間較晚的、未來的。如:「後天」、「後代」、「前因後果」。
(2)次序、位置近末尾的。如:「後排」、「後半段」、「後院」、「後門」。

(1)遲、晚。如:「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1)落後。論語·雍也:「非敢後也,馬不進也。」韓非子·喻老:「趙襄主學御於王子期,俄而與於期逐,三易馬而三後。」
(2)延緩、趕不上。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3)摒棄、排除。漢書·卷五十一·鄒陽傳:「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

方言集匯

◎ 粵語:hau6
◎ 客家話:[客英字典] heu5 [沙頭角腔] hieu5 [梅州腔] heu5 [台灣四縣腔] heu5 heu1 [客語拼音字彙] heu1 heu4 [寶安腔] hiu3 [陸豐腔] heu6 [海陸豐腔] heu6
◎ 潮州話:au6
English
behind, rear, after; descendent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𨒥𢔏《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音厚。《說文》遲也。從彳麼夂者,後也。《徐鍇曰》麼,猶𦌾躓之也。《玉篇》前後也。《廣韻》先後也。《詩·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後嗣也。《禮·哀公問》子也者,親之後也。《書·蔡仲之命》垂憲乃後。《左傳·桓二年》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
《集韻》亦姓。
《韻會》然後,語辭。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厚去聲。《增韻》此後於人,不敢先而後之,先此而後彼之後也。《老子·道德經》自後者,人先之。《論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詩·大雅》予曰有先後。《傳》相導前後曰先後。
《廣雅》娣姒,先後也。《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注》兄弟妻相謂曰先後,古謂之娣。今關中俗呼為先後,吳楚呼為妯娌。
葉後五切,胡上聲。《揚雄·趙充國圖畫頌》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