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關節盂成形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關節盂成形術
  • 外文名:arthroplasty of posterior glenoid
手術名稱,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切口,顯露關節,截骨,縫合,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名稱

後關節盂成形術
後關節盂成形術

分類

骨科/關節脫位及關節損傷手術/肩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切開復位術

ICD編碼

79.8108

概述

肩關節復發性脫位是外傷性肩脫位常見的併發症,一般發生於原始脫位復位後2年內。往往在遭受輕微外力時即可引起肩脫位的復發,隨著脫位的復發,關節越來越不穩定,這種損傷的病理變化,包括關節囊的破裂,肩盂前唇上的缺損,肱骨頭後外側壓縮性骨折。
後關節盂成形術
還有一種無損傷性脫位,平時肩關節正常,輕微肌肉牽拉即可脫位,這種脫位往往有解剖發育的變異。治療上要根據不同的病理變化採用相應的手術方法。
手術相關解剖。

適應症

後關節盂成形術適用於:
肩關節復發性後脫位。

麻醉和體位

1.全身麻醉。
2.先取健側側臥位,消毒,鋪巾後使病人再向健側傾斜45°半俯臥位。

手術步驟

切口

經後路顯露肩關節。皮膚切口從肩峰端外側開始,沿肩峰邊緣至肩胛岡的遠側,呈弧形切口。

顯露關節

將皮膚向兩側切開後,在肩胛岡三角肌起點處骨膜下剝離,三角肌翻向遠側,切除肩峰突出處,以後作植骨用。
確認小圓肌和岡下肌間隙,在岡下肌外側止點切斷部分肌腱,將其牽向內側,顯露後關節囊、切開後關節囊,顯露肱骨頭及關節盂窩。

截骨

用手指確定關節盂後緣及關節盂窩深度。切骨部位恰巧在關節盂窩內側。骨鑿要向內,以免進入關節盂窩內。逐層打入骨鑿,向外上撬起關節盂,使之形成約1.5cm間隙。試驗肩關節穩定性,然後將備用骨塊修整後嵌入截骨處,骨片應置於下方,使關節盂向前上傾斜。如骨片不穩定,可用U形釘固定。

縫合

縫合關節囊,如關節囊鬆弛,可重疊縫合。將岡下肌止點重新縫合,縫合三角肌,關閉傷口。

術中注意要點

1.術中切除肩峰突出部不僅為了植骨,還有利於手術顯露,所以可適當多切除一些。
2.顯露後關節囊,不能過度牽引,以免損傷肩胛上神經,在牽拉三角肌時要防止損傷腋神經。

術後處理

肢體固定於中立位或輕度外旋位3周,以後開始功能鍛鍊。3個月內不進行劇烈肢體活動。

併發症

腋神經損傷,上臂外展受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